行业资讯
浅析考试的利弊与改革途径
发布时间:2023-09-27 来源: 访问:
考试的“三性”功能中,仅选拔性是侧重针对学生的,而检测性则具有双重性,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测,也是对老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尤其是考试的导向性,更具有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全面发展的引领作用。
(一)督促师生改进教学方法。经过一个阶段或者一个基本学习内容的学习,教与学的效果得失如何,通过适当的考试予以检测,得到诊断和反馈的信息,然后分析原因,以问题导向对教与学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改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客观检测师生教学效果。一门学科或者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告一段落,教与学的目标完成和效果如何,通过适时地考试予以检测评定,以差距和目标为线索予以查漏补缺,从而保证完成教育目标、目的和任务,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这是考试的检测评价性功能。
(三)提供选拔升学基本依据。现在,我们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这其中,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还需要进行普通类和职业技术类的分流,还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选拔的环节,当着尺子,去量体裁衣,对学生进行选拔分流,以便于因材施教。而科学的考试能为选拔提供客观的依据,是最公平公正的选拔手段。这就是考试的选拔性功能,目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有改革的必要。
(四)引领教学改革探索方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需要在不断改革中优化,以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科学合理的考试可以发现教学目的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采用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从而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和着眼点,具有启示引导作用。
(五)促进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要求使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诸如道德与法制、体育、艺术、劳动等素质类课程,通过检测考查的办法检捡教学效果,可以促进全面开课,开足课时,达到培育思想、陶冶情操、锤炼精神、提高素养等作用,具有督促和导向的双重作用。但不宜采取单纯的书面考试方法,并一味用选拔考试的手段推进考什么科目开什么课程,因为这样容易引发素质学科应试化。
所以,考试的基本功能决定了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考试具有不可缺失的必要性。推行素质教育依然也不能缺失考试。
二、考试功能应该努力纠正倾向性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孤立独自存在,总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考试的目的发展演变到今天,也不是各自为政,狐立独行。考试的检测功能是考试的选拔功能的基础和保证,考试的选拔功能是考试的检测功能的目的和结果,考试的检测功能和考试的选拔功能都作用于考试的导向功能,考试的导向功能在所有考试功能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但是,事情又总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凡事都是利弊共存,一但弊大于刊,就会占矛盾的主导地位,形成倾向性问题,从而影响和妨碍“利”的展示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的产生和凸显,考试功能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显而易见是重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产生了负面的导向作用。
在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充分、配置不均衡,就业岗位因异而产生收入差距过大,人们都希望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就必然要参与接受优质教育的激烈竞争。而调节的手段是强化考试的功能,尢其是强化考试的选拔功能。于是,考试内容“扩军”,考试难度“加码”,考试科目骤增,考试次数频发,让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应对选拔考试的变化,从而就节外生枝--学校作业搞题海战术,社会助学机构泛滥成灾。使学生被双负担压得喘不过气,尤其在初中、高中的毕业年级,无法过上正常的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深化。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如果不适可而止,往往就会适得其反。橡皮筋有弹性能拉长,一味无止境地拉长,就会拉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双负担”问题就是如此,所以,提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问题,并三令五申要求“双减”。
但在实施“双减”措施中,忽视或忽略了产生“双负”的主导原因--考试尤其是选拔性考试的过度性。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治理“双负担”可能只会是隔靴搔痒,难触痒处。目前,各地出版机构和图书销售机构等地方,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比比皆是,浩如海洋,学生家长甚至课任老师竞相购买和使用,学生从“旧负”转移入“新负”。社会学科助学机构的“助学方式由公开转向秘密,由集体转变为个体,学生家长不惜重金,送孩子去秘密参训乐此不疲等现象就是重要的佐证。
考试的功能使用不当,加剧了人们在接受基础教育中的激烈竞争的白热化程度。而由于竞争者所处的环境不同,由此产生的过重负担不同。广大普通民众因缺乏应有的家庭良好教育,只好借助学校和社会助力,于是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应运而生。在这场竞争与负担齐头并进的过程中,考试的功能使用中的考试形式单一性不仅发挥了推波助浪的作用,而且产生了主导作用。因为课堂内作业和学校内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考试功能的过度强化,只有用超负荷的课外作业“练习”和收费高昂的社会助学机构的“助学”去弥补,这就衍生了课外作业的泛滥成灾和社会助学机构的异军突起。
倘若从考试的导向功能出发,考试确实是一根总指挥棒。它指挥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指挥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落地。它作用于教学目的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强度的维度和学生负担的轻重。选拔性考试在考试的诸多功能中占居主导地位,这是考试在中国产生之时已具有的。在漫长的运行过程中,虽有强有弱的曲线变化,但总体上一直占居主导地位,并正在日趋强化而暴露其弊端。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是一把双刃剑。要真正发挥好考试的导向性,使“双减”名符其实,成效到位而持久,应该坚持以问题导向,把考试改革当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寻找和纠正考试形式的单一性和考试手段的片面性所产生的副面作用,纠正考试功能的倾向性,实行考试目的统筹聚焦,充分发挥好考试的全面基本功能,尤其是正确的导向功能。
目前,考试目的的片面性、考试手段的单调性、考试形式的单一性和考试次数的频发性,把考试推向了考试“万能论”的高峰,但又只是也只能考出学生的智力水平,甚至连智力水平也不能完全真实检测出来。更无法考核出学生的体、美、劳,尤其是德育的真情实况。过度强化了检测学生智育水平的手段,成为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催化剂,甚至有可能退化为使培养对象成为歪脖子树的强心针,把培养对象当着考试机器,驯化成学业水平上去了,爱国情怀丢掉了,身心健康损害了的“残废人”。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译外研究 《中译外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03年,以中译外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汉英、汉日、汉俄等语言的外译问题,总结提炼...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619/B,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教育财会研究 《教育财会研究》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346/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能源...
中华地方病学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地方病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地...
煤矿支护 《煤矿支护》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煤炭工业锚喷支护情报中心站、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