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让德育之花在教学中开放
让德育之花在教学中开放
来源:互联网 shenrui |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正文:

    

    

   石家庄市槐安西路小学 尹艳敏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德育进行有效的渗透,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和品德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充分考虑到语文这门课程的学科特色,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以及思想品德建设。具体来谈,教师应当对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更加健康。本文以这一背景为基础,对如何将道德教育的知识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道德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1]。”依据习近平主席的教育思想,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德育工作摆到各个环节,尤其是在课堂上。而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教师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德育融入其中是极其关键的。首先,教师要将道德教育作为一个日常教学中的重要的内容,并确立一个清晰的道德导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具体的道德教育目标细化到教学计划中。其次,对于教师来说要探索到真正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否则即使树立了清晰的道德教育目标也很难实现。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与价值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道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优秀的文章与德育相结合以加强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这对学生自身身心的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的进步都是有益的。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入手,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从而提高学生个体在学习方面的习惯、能力。

  (二)有利于形成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由于当前外界的思想理念具有过于复杂、多样的特点,在小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基础上极易被外界不良的思想“带偏”,所以这时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及时地识别哪些是正确的思想哪些又是具有不良因素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学会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如此以来他们也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应逐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教学纳入到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之中,以帮助学生在辨别是非的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学习理念和道德修养,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更加健康

  目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在课堂上将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还能够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极大的改善。端正学生的学习观念,使他们在道德教育的学习与探索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对其自身的发展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思考

  (一)在互动中展开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讲台上只讲教材[3]。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主动者而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长期下去,将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受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时也是一味的给学生讲道理,学生同样会感觉到枯燥从而削弱了德育的渗透效率。

  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通过更生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把道德教育思想灵活地引入到课堂中,可以增加师生间的感情也让学生对于德育的理解更为透彻。另外,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人格特性,在教学中探索到更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性得到凸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比如,在教师向学生教授《大禹治水》一课时,如果语文教师一味主动地给学生讲大禹是如何治水、大禹治水反映了什么道理的话,那么学生并不会对此影响深刻。反之,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上要求学生尝试着扮演大禹,而语文教师则可以提问:你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你觉得自己在治水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是一个具有什么样精神的人?如此以来,学生对于大禹以公忘私、创新奉献、科学进取的道德品质与大智慧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了。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大禹治水的课堂,让学生准备更多类似的,能够反映出主人公无私奉献精神的历史小故事,并主动当小小故事家,为同学们讲一讲这些故事以及故事中学到的精神品质。

  (二)在德育中融入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道德教育活动,通过情景剧或者辩论比赛等方式与历史故事进行互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一些科学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求知欲。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出来的道德内容,从而让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的洗礼,并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表现和创造力。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一课中,在课前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并要求每一小组的学生自行挑选角色,在小组中商量谁扮演主角,谁扮演配角。而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礼让精神与沟通技巧。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精卫》的表演,并让孩子们互相进行评分,分数最高的小组将获得集体的小红旗。如此以来,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学习了《精卫》这一课的知识内容,还能够真正理解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更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在教学中营造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素质就要先注重营造课堂环境、注重把德育教学与语文教学内容更好地结合,以提高实际的知识教学与德育渗透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学习、整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并结合教学要求,创造更具有学习氛围的环境,更高效地将德育与语文知识糅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微课、慕课等,依托更多的工具进行更高效的德育教育。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开国大典》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用多媒体播放真实开国大典的影像来创设教学情境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此可以避免学生在枯燥的课文阅读中既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热情又不能够及时地接收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在播放完影像后还可以播放爱国的歌曲,让班级中唱歌比较好的同学作为领唱来带领大家一同学习演唱这些歌曲。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我们的祖国,谈一谈他们眼中的爱国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借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华民族在无数先辈的努力与奉献中崛起,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结束语

  总之,就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而言,与小学语文的理论知识教学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所在,二者同样重要应该是融合推进从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实际的语言课堂上,老师要在互动中展开德育教育、在德育中融入实践、在教学中营造情境,从而把语文与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顾悦仙.试论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学科的相互渗透[J].甘肃教育研究,2021(04):84-86.

  [2]李国林.新时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8):152-154.

  [3]洪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J].教育科学,2019,35(01):43-47.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甘肃轻纺科技《甘肃轻纺科技》
《甘肃轻纺科技》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
人事天地《人事天地》
《人事天地》(月刊)创刊于2000年,是由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刊物。 《人事天地》杂志坚持“服务机关、服务人才、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发布人力资源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中南矿冶学院学报》、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以材料、冶金、选矿、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地质、采矿、土木等专业学科为主的科技期刊...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自创刊以来,以“关注政府的关注、关注市场的关注、关注百姓的关注”为主旋律,以“共筑质量信誉、美化人民生活、繁荣市场经济”为目标,...
甘肃教育《甘肃教育》
《甘肃教育》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2-102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研、课堂...
重庆中草药研究《重庆中草药研究》
《重庆中草药研究》(半年刊)创刊于1958年,是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主办。 《重庆中草药研究》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联络
2007-2021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qkwtougao@126.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1 中国期刊网(sook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0005474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qkwtougao@126.com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