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下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研究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下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研究
来源:互联网 shenrui |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正文: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聚锦小学 张惠玲

通信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大沙路66号聚锦小学

【摘要】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数学课堂,要求学生学习前置,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作为课堂的教学起点,围绕本课的知识难点和重点而展开教学。“非线性”课堂教学先让学生预习自主探索,课上交流学生为载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讨论权利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力。它不以教师原有的设计思路一路带着走,这是真正以学生的学习思路而展开的教学,整节课是随学生的思考而生成,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究性、思考性和趣味性,这恰恰与《新课程标准》(2022年)有不谋而合的地方,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和描述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同时也更加鲜明的指出“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关键词】“非线性” 创新课堂 核心素养 课程整合

  近几年的数学课堂一直都在强调创新与高效并存,作为长期处于原生态和高分数课堂中的一线教师们确实也感到了迷茫,如何去寻找一个创新与高效并存的突破口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听了钱运涛老师的一个讲座《小学数学“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给我指引了方向,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迸发新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于是我不断地沿着专家的思路去摸索去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课堂模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学科之间的整合也更紧密了,尤其是在课堂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这一重点环节,它充分体现了数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下的数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和更有数学味。

  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下的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课堂评价改变。

  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才敢说敢做,才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记得我第一次尝试用“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拿出《预习导航》和组内的小伙伴说说所预习到的知识,学生都各抒己见,但到了汇报环节却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学生愿意说。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孤勇者》,当学生放下害怕的情绪时,我因势利导说“来吧、战吧,不要让老师成为课堂中的孤勇者,我们应该做个敢说敢做的少年,谁先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呢?”在我期待的目光中有一个同学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在这个同学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跟着纷纷展示了自己的预习成果。在课堂上老师要多用“请你来说”、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吗?”……这样学生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也更愿意表露自己的想法。在遇到学生冷场的时候,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帮助我们解除学生会心理的恐惧,激发学生的潜能,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数学课堂。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们的数学课上起来更有数学味,数学课堂更加的灵活生动,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体现数学课堂的创新之处。

  (1)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创新课堂——由被动到主动。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及数学教学软件的使用,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实现“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前,我让信息课老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几何画板操作,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通过拼、割、补等方法,再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功能去寻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共同点。通过动态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比较和抽象创造了一定活动的空间和条件。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课堂伊始我便出示主题图,接着我便问道:“你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能把你计算的方法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吗?”学生纷纷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方法有:数格子、测量出来再计算,也有的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在信息课上学习几何画板的研究成果,有的学生把昨天的操作变成了现场的剪拼,也有的学生把自己研究的过程制作成了PPT……这样的数学课堂灵动地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让课堂氛围更有讨论的味道,更有学生的本土气息,整节课充满了数学味。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相融合是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可以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更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使课堂更实在、更高效。

  (2)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创新课堂——由只听到互动。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课前已经布置学生去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课件、视频、网页。上课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对于年月日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那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呢?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预习成果呢?”学生马上说出了1年有12个月,大月有7个、小月有4个和1个特殊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马上因势利导:“有科学依据吗?你能证明给大家看看你的回答是否正确吗”这时有一位学生拿出了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年历卡,也有的学生翻开了数学课本,纷纷去帮助这个同学去证明他的回答是正确的。我再次提出疑问:“那这个特殊月,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又如何去区分呢?”这时突然有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我可以借用你的电脑给大家看一段视频吗?”原来这个学生为大家提供了一段关于闰年和平年区分的视频,再通过学生的介绍不仅知道了特殊月的由来也知道了闰年和平年的区分。这样生生互动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由“师讲生听”为“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现实、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让数学课堂迸发出不一样的数学思维火花,让数学课堂的精彩油然而生。

  (3)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创新课堂——由分数到素养。

  “数学课程应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准备三根小棒并在小棒上标出长度。通过课前检查发现有的学生准备的三根小棒是一样长的,有的长度不一,有的两根一样长……如果按照以前“重视分数”的教学模式,老师就会直接给出三种情况让学生直接观察,得出结论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在“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对三角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你能不能利用你课前准备的小棒去围一个三角形呢?赶快行动吧!”通过操作发现两种情况:能围成三角形和不能围成三角形。接着我让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同学到展台演示并引导说:“为什么你们的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帮他找一下原因吧。”学生通过观察小棒上的数据,发现当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和小于或等于另一条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我又引导:“怎么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马上醒悟,举一反三说: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另一条边时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接着我让学生跟组内的同学任意交换小棒去验证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最后多媒体演示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让学生知识重现。

  三、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促进师生共成长。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下的数学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垄断教学信息源、教学过程线性推进、师生单项交流。而是强调课前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和生命潜能,通过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深度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教师能自如地做到学生都会的老师完全不讲,少部分学生不会的让优生去教,大部分学生不会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老师预先设置的,在课堂中我们有很多无法预料的东西,学生的思维是海阔天空的,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既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去引导或解决学生提出的一些关与本课学习五花八门的知识,更加考验我们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的把控能力。其实这也需要数学与信息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样与学科整合在一起的“非线性”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给学生“减负”,“减负”让学生有了更多想问题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课余也可以亲手实践。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而恰巧数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下的“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是为学生“减负”而量身定做的。在“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下的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中成长的教师和学生,都走在了“减负”的道路上,因为我们能赋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能彰显教师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4]张晓明.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33:2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钱运涛《小学数学“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讲座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31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
船舶物资与市场《船舶物资与市场》
《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636/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
艺术品《艺术品》
《艺术品》杂志,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011/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艺术·生活_...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5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杂志,于197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071/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语言学...
湿地科学与管理《湿地科学与管理》
《湿地科学与管理》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89/G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联络
2007-2021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qkwtougao@126.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1 中国期刊网(sook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0005474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qkwtougao@126.com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