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怎么证明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怎么证明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来源:互联网 shenrui |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正文:

   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哪一所?估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清华或北大。为什么他们这么认为呢?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因为它们的录取分数线最高,全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基本上都到清华或北大去了。有人说,因为它们有最优秀的老师,大量顶尖的学者、专家、教授都在清华北大。有人说,它们的教学设施最好,有利于学生学习。有人说,它们的毕业生最受欢迎,每年都有大批一流企业进入清华、北大录用毕业生,而且开的工资也比其他高校高,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些理由都不足以证明清华、北大最好。录取分数线最高,顶多可以证明它们拿到了最好的材料,而最好的材料跟最好的产品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你总不能说,随便一个人,只要拿到最好的布料,就一定能做出最好的衣服吧?何况分数最高未必代表学生最聪明呢!马云参加高考,数学仅得一分,可是,他多聪明啊!最优秀的老师就能教出最好的学生吗?首先,你怎么定义“最优秀”?因为他们有最高学历?写过很多论文?职称最高?所有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师有相对高一些的知识水平,但也不一定保证他们可以教出最好的学生。牛顿是物理学最厉害的,可是,他当不好老师,只好改行做研究。陈景润是数学大师,可是,他也做不好老师,曾经被学校辞退。爱迪生妈妈既不是博士,也不是教授,只是一个普通小学老师,可是,她教出了爱迪生。教学设施好跟教育质量好并没有必然联系。毕业生就业容易,可能只是因为学校名气大,老板们慕名而来,给他们试用机会,可是,谁能保证:在试用期结束后,会不会有大量学生因为学非所用、名不符实而被辞退?凡此种种,说明人们还没有一个真正客观、科学的标准用来衡量高校的优劣。人们所用的“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他们对于各高校的定位,有时是臆测的,有时是人云亦云。帝王相将,宁有种乎?清华北大,近百年来真的一直是全国第一吗?南开、复旦、交大、中山大学、深大、汕大、广西大学……它们无论怎么改革,都永远无法超过清华北大吗?或者,具体到某个特定的专业,这些大学也永远比不过清华北大吗?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怀疑的。杭州师大培养出了马云,深大培养出了马化腾,两个人轮流做首富,清华北大培养出的“首富”在哪里?这个事例,虽然不足以证明杭州师大、深大有多优秀,但多少可以说明清华北大并非样样第一。实际上,由于缺乏真正客观、真正科学的衡量标准,清华北大盛名之下,是否因为不思进取、脱离市场制造出相当一部分“废物”,以及是否已被某些高校超越,我们并不知道。

   我们每年都能在媒体上看到多个版本的世界高校排名表、中国高校排名表,在这些排名表里面,清华北大基本上都被视为中国最好的高校。那么,是否我们可以据此放下疑问,踏踏实实地相信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高校?也许,清华北大确实是中国最好的高校,但问题是,仅凭这些排名表就能充分证明它们最好吗?我认为,当我们试图象侦探破案、象数学论证一样严谨时,这些排名表仍然是不够严谨的,换言之,它们可能存在误导大众的成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且来看看上海交大“世界高校排名表”的编排依据:一,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得主的学生数(权重10%);二,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得主的老师数(权重20%);三,各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数(权重20%);四,国际最权威刊物《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数(权重20%);五,被国际通用的科学论文索引和社会科学论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量(权重20%);六,全职教师的人均学术表现(权重10%)。这个排名表仅仅是关注了顶尖学生和顶尖老师的学术成就,完全忽略了其他学术成就一般的学生,也忽略了学生在学术之外的表现,例如,象比尔.盖茨、贝索斯、巴菲特、克林顿、奥巴马这样杰出的学生,竟然不能在排名表上为学校增一点点光。难道高校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出一流的学术高手?这是极其可疑的。

   我觉得把毕业生视为学校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是合理的。家庭、社会、国家为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学校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不能带来“利润”,学校的教育就是失败的。仅仅观察几个顶尖学生的学术成就,并不能全面了解全体毕业生是否适销对路(适合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创造高额“利润”(跟投入的成本比,他的贡献很大)。仅仅是老师具备一流的学术成就,也不代表学校具备制造一流“产品”(毕业生)的能力。所以,这种排名表的排名依据是不够科学的,它的排名是不太令人信服的。

????有没有更科学更全面的排名依据呢?我认为:衡量学校优劣的最科学的依据应该是——用钱来衡量。简单地说,就是,哪所学校“生产”出来的学生最能赚钱,哪所学校就被视为最好的学校。更为准确地说,我们可以通过“毕业生人均年收入”、“毕业生总收入”、“毕业生失业率”等指标来科学地衡量学校的优劣。比如:一、某届毕业生人均年收入。将不同学校同年度毕业生人均年收入进行排序,例如清华a元,北大b元,交大c元,假如a>b>c,我们便可以大致了解:这三所学校在相关年份所制造的“产品”的竞争力的优劣。二,某专业某届毕业生人均年收入。例如,会计专业2015届毕业生2016年人均年收入,假如清华北大交大分别为x、y、z,且x>y>z,我们也能大致了解:这三所高校所设会计专业在2015年产出的毕业生谁更有竞争力。三,某年度毕业生不同专业人均年收入。假如2019年全国高校有10000个专业,将每个专业毕业生人均年收入进行排序,我们将可以了解哪些专业最吃香,哪些专业“钱景”暗淡。四,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假如2019年清华北大交大毕业生失业率分别为4%、3%、2%,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哪所高校的产品比较滞销,哪所高校的产品比较畅销。五、不同专业毕业生失业率。假如2019年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失业率为15%,程序设计专业毕业生失业率为0%,等等,我们可以大至了解哪个专业更为紧缺,哪个专业供过于求……

????用钱来衡量学校的优劣,尽管有诸多好处,但是,许多传统保守的人可能会提出许多冠冕堂皇的反对意见。例如,“用钱来衡量,会使学校教育掉进钱眼里,使学校教育变质为拜金主义教育,不再重视培养高尚品德。”我们先来看看现行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现行教育是高分主义教育。就是说,学校总是希望学生考试成绩优良,总是希望升学率越高越好。尽管素质教育一词流行多年了,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学校、老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考取高分。拼命追求高分就意味着学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吗?我看未必。拼命追求高收入就意味着学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吗?我看也未必。正如企业一样,我们不能说那些拼命追求利润最大化、财源滚滚的企业就是坏企业,那些淡泊名利、濒临倒闭的企业就是好企业。恰恰相反,当人们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去从事高收入、低失业率的工作时,他们实际上正是在不自觉地满足着社会最迫切的需要,在为社会做着更大的贡献。不是吗?当三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时,他们的工资会偏低;当两个人干一个人的工作时,他们的收入会高一些。另外,品德高尚的人更受社会欢迎、朋友更多,也有望获得更稳定、收入更高的工作。我们经常讲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学校盯着毕业生人均年收入、失业率这样的指标去培养学生时,学校教育正是在迎合社会的需求;当学校仅仅是依据考试成绩、升学率培养学生时,学校很可能已脱离了社会的需救而不自知。

????其实,如果是私立学校,更加应该用钱来衡量学校。如果你是学校的投资方,你一定希望看到学校有漂亮的财报,希望学校的产出大于投入,能赚到钱。家长们含辛茹苦地送子女进学校,难道不希望他们将来能自己养活自己、过上好生活吗?国家、社会方面,难道希望学校培养的学生不适合社会的需要吗?难道希望学校在供大于求的专业上不断地重复投资吗?只有钱、只有毕业生的收入信息和就业信息能够最有效地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供求情况,能够为国家、社会、学校、个人提供最有参考价值的关于教育终端产品的市场信息。当然,钱确实不能包含毕业生的全部经济、社会信息,也许还应该有犯罪率、捐款额、发明专利、优秀学术论文、国际大奖之类的信息加以补充,但无论如何,毕业生年度收入、失业率信息,无疑是最为关键、最重要的衡量毕业生个人竞争力和高校教育优劣的信息。

????在现行制度下,由于衡量高校教育优劣的方法与钱无关,没有参考毕业生的人均年收入和失业率,会造成以下弊端:一,高校设置专业和规划招生人数主观性严重。例如,某某专业,相关毕业生改行率50%,失业率30%,人均年收入远远低于同等学历的其他专业毕业生,但是,由于学校决策层完全不知道这些数据,仍然因为自己偏爱这类专业而决定设置这类专业,并大量招生。而学生方面呢,也因为缺乏这些数据,而仅凭脑门一热,就选择了这类专业。其结果是,学校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制造过剩的人才,但又永远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同时,又永远不受“惩罚”——投资人(公立学校投资人一般是各级政府)总是一如既往地给学校拨款,社会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提供赞助。另一方面,毕生们不得不纷纷改行,大量大学生不得不跟中学生抢夺低收入的饭碗,甚而至于因为放不下身段,不得不成为失业者。二,高校不知道教育的质量是否及格。以企业管理专业为例,有些高校并没有真正的企业管理专家,它们只是从师范大学招来一些毕业生当讲师,这些讲师没出过校门、不了解企业更没有任何从事企业管理的经验,学校给他们发一些别人编写的所谓企业管理教材,然后让他们给学生讲课。老师们真的弄懂了他们自己讲的东西了吗?学生们真的掌握了要领了吗?学生们进入用人单位,真的依靠学到的本领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并且赢得理想报酬了吗?换言之,学校、老师给予学生的教育有没有误人子弟?诸如此类,学校一无所知。

????毕业生人均年收入、失业率信息是高度概括的、可以用来评估高校、专业的竞争力、供求状况、教育质量的重要信息,可以为投资人正确投资、为学校改善教育、为学生科学选择专业提供重要帮助。当国家通过庞大的政府机构来收集毕业生收入、就业数据并加以计算整理,最终可以定期向社会提供相关数据时,社会将可以对全国各高校、各专业进行比较客观的排名,而各高校为了争取较为理想的排名,将会展开良性竞争,一场全国性的深刻的教育改革将会悄然展开。

????剩下的问题是:如何归集极度分散的毕业生收入和就业数据?我们知道,公务员系统由于是由国家发工资的,在现代网络技术下,他们的收入、就业数据是很容易归集整理的。但是,对于在私人单位上班或失业的毕业生,相关数据如何收集?这让我想起范冰冰偷税漏税事件。如果不是因为有人举报,政府是不是就不知道范冰冰有巨额应税收入?我觉得政府是应该有一个追踪所有成年人收入、就业情况的完善的系统,现代网络、通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为构建这样的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我想,只要政府下决心做这些事,都不是问题。

????回到文章的标题,我认为,目前人们还不能严格地证明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高校。有些排名表把清华、北大排在中国高校最前面,通常只是反映了它们的学术创造力,并不能全面反映它们的教育水平。只有当我们可以用毕业生人均收入和失业率数据来衡量高校教育水平,并且发现清华、北大确实优于全国其他高校时,才能证明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高校。

梁义伟? 13725546018??360331896@qq.com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环保科技《环保科技》
《环保科技》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2-1143/X,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环境论坛、...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图书馆管理、古...
统计与咨询《统计与咨询》
《统计与咨询》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377/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会计研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是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42年3月,初定名《国立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468/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灾害学《灾害学》
《灾害学》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097/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资料综述与信...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联络
2007-2021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qkwtougao@126.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1 中国期刊网(sook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0005474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qkwtougao@126.com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