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庆海
日期:2022.07.29
新角度下体育教学策略的转变——小学体育教学案例探析
摘要:在小学阶段,体育是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教育渠道,也是令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与同伴正常交友的重要活动阵地,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教育环节。为了为学生打造趣味性更强、内容更加丰富的体育课堂,实现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本人从自身体育教学经历出发,对新角度下的体育教学策略转变有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素质;教学策略;
一、案例背景
在新课改及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教育逐渐从原本被忽视、边缘化的状态转变为教师、学校、家庭尤为重视的教育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与学生共同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彼此配合完成运动项目来引导学生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并通过运动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身体素质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本人从自身体育教学经验出发,认为体育教师不应仅局限于基础热身运动、跑步等单一体育运动教学,而是应当从学生整体发展、学生运动兴趣、运动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等角度出发开展内容丰富、教育意义明显、趣味性强的体育教学,并通过体育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本人结合自身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创新和教学思路,对新角度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转变以及教学思路设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与经验总结。
二、案例描述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足够体育锻炼的重要教育渠道,其本身内容十分丰富,适合小学阶段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等[1]。教师既可以通过热身运动、体育竞技比赛来锻炼学生的优胜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但由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在部分地区依旧存在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教学策略单一、死板等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对于单一的体育技巧学习以及热身运动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敷衍运动、不愿因参与体育项目学习的情况。此外,由于小学使学生许多兴趣爱好培养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许多家长会为学生报考兴趣班,对在校体育课程的重视度有所不足。在此背景下,需要体育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并以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角度出发设计体育课程,本人在此以自身在体育教学中设计的“团队式足球锻炼体育课程”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
(一)教学思路设计
足球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体育运动项目,而在女足获得亚洲杯冠军后,女足精神以及足球热潮成为小学生口中讨论的热点,此时将团队式足球锻炼体育课程作为体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体育锻炼兴趣。而为了令学生更有代入感,在教学中本人还借助主题背景教学,为学生营造亚洲杯足球比赛的氛围,为学生营造更加沉浸式的体育课堂体验和体育锻炼背景。
教师:同学们,女足获得亚洲杯冠军是一件举国欢庆的事情,女足在足球运动中展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团结配合也令我们感动,今天,我们就模拟一下女足锻炼,4人一组,每人都是女足成员,同学们之间需要团队配合,共同完成足球比赛。
通过教学设计和背景营造,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足球运动状态,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团队配合意识和竞争精神,是通过具体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
(二)技巧教学
在应试教育中,体育教育长期处于被忽视地位,教师也没有系统性、体系化的教学思路,其教学一般以热身运动、自由活动为主。而在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理念的渗透下,体育教师应当改革体育教育内容,适当增加技巧训练和模拟体育运动的比重。在此方面,本人尤为强调对学生足球运动的技巧教学。足球运动是一项需要一定身体素质基础和技巧的运动,学生光有一身蛮力、无法团队配合、不懂足球运动的技巧是无法真正获得比赛胜利,也无法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的。因此,本人以一个月的体育课程教学为基础,为学生设计了技巧教学、实战教学、足球比赛三个环节,其中,技巧教学和实战教学是学生足球运动学习的核心,而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热身运动、基础运动等则贯穿于每一节体育课程,从长期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和周期性足球运动学习两方面出发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运动习惯。
(三)实战教学
与文化课程学习不同,体育教育更强调学生的实际锻炼情况和运动情况、运动习惯养成等,强调通过系统化的体育课程切实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本人在本案例的实战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运动习惯、身体素质和体育思维、体育精神四方面的培养出发进行综合考核与学生评价,通过对学生在团队式足球锻炼中的表现来评估本案例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在实战教学中,本人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团队,并根据技巧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完成对抗式足球实战,在足球运动中,本人发现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在经过系统性的技巧训练后都对实战教学“摩拳擦掌”,想要检验自己的运动成果。在体育教学中,本人注意到学生普遍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面对团队实战,并且有意识地运用足球运动技巧、团队合作战术开展实战,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身体素质方面,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出现气喘吁吁、停止奔跑的次数明显减少,身体素质有明显提升。
(四)足球比赛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在本案例中,本人也为学生设计了校园足球比赛,以年级为单位鼓励班级之间开展足球比赛,并为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比赛奖品。校园足球比赛分为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每个班都组织了一支足球队伍参赛,并且积极寻找体育教师的帮助,由体育教师为其设计足球比赛战术,并着重锻炼团队之间的配合等。无论是在足球比赛过程中还是比赛结束后的颁奖环节,同学们都能够享受运动的乐趣,并在今后的体育课程以及课后活动环节有意识地组织足球运动,形成校园运动的良好风气和积极锻炼的体育学习氛围,实现本案例体育教学策略创新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教育目的。
三、案例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本人认为,新角度下,体育教学策略应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其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制定都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运动习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开展体育锻炼,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目标。在本次体育教学前,本人就关注到班级的李同学经常出现上课迟到、不配合教师锻炼身体、消极对待体育运动的行为,这些行为甚至影响到与李同学关系好的其他同学。因此,在本次体育教学中,本人以李同学的态度和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转变为基础进行教学观察和案例分析,重点关注李同学在体育教学前、后的行为和思想变化,关注李同学能否通过体育教学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不配合体育锻炼的态度。
在体育教学初期,李同学在热身运动时依旧有一些与朋友随意说话、敷衍热身的行为,而在技巧教学时,李同学被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的事迹所感动,对足球运动有明显的参与兴趣,并且随着团队配合学习足球运动技巧以及实战训练,李同学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也能够认真对待热身运动和体育运动,行为和态度十分端正。在此,本人也积极表扬了李同学的转变,并从李同学的转变引申,将李同学作为体育教学榜样,鼓励李同学分享自己变化的原因和想法。
在体育教学后,本人又私下与李同学沟通,并约定李同学积极配合体育教学,并将李同学与朋友安排在一组进行比赛,鼓励李同学在足球锻炼中学习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团队的领头羊。经过本人的体育教学和引导,李同学在接下来的体育课堂中都能够坚持积极完成热身运动以及技巧学习、团队配合等,履行了与老师的学习约定,本人也积极表扬李同学,形成良好反馈。
四、教师反思
在本次体育教学案例中,本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热议的“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事件作为体育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与女足精神产生情感共鸣,并从学生的体育锻炼、足球运动的角度涉及体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在教学方面,本人以足球体育运动为教学项目,关注到学生对体育教学趣味性的需求,为学生设计了团队合作、技巧学习、实战训练和足球比赛等多种学习方法,并且关注到学生对团队合作、与朋友一起运动的需求,积极展开相应的体育锻炼,践行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反思中,本人也注意到自己作为体育教师,在学体育精神培养、爱国精神培养等方面依旧不够深入,未能深入探索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培养问题,且对于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如何开展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渗透不足,且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时常和教学场地的限制,在技巧教学方面不能更加深入,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了解依旧停留在表层,不利于学生对足球运动的深入学习和足球兴趣发展。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本人应当树立体系、全面、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和体育事件,并展开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雪莲. 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研究[J]. 名师在线, 2022(2):3.
[2]李泊洋.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教学.2019.
[3]潘浩凌. 浅谈如何运用游戏手段促进小学体育教学[J].教育科研.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