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互联网 shenrui |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正文:

石家庄市槐安西路小学 尹艳敏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和许多老师一样,我挚爱着教育事业。缘于这份信念,26年来一直保持对教学一丝不苟、勤奋务实的可贵态度,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将心中的爱化作潺潺的清泉浇灌着学生的心田。

   刚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园游戏型教学到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其实,他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较小,竞争的是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事实证明,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下面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就一年级新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树立威信,让家长放心,让学生信服。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要想让自己的班级管理早日纳入良性的轨道,享受六年快乐的教育工作,刚开始我们非常有必要向家长和学生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展示自己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让家长充分信任你,知道你有能力让他们的孩子渡过六年快乐、充实的童年时光。你一定要让你的家长、学生认为你很了不起,你是最棒的,这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开学准备

  一年级报到第一天作为班主任的我早早的来到学校,穿着大方得体的服装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迎接孩子们。

  1、带学生参观学校,认识校长室、教导处、教师办公室及各功能室、操场、食堂等,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校有个大体的了解,教师可以当导游边参观边介绍,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尤其是要让学生熟悉男女厕所的地理位置,教育学生应该在什么时间到厕所方便,怎样辨别男女厕所;在厕所要做到“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不要在厕所乱写乱画,不要随便丢弃垃圾等知识。

  2、练习站队,要求必须做到三个字:“快、静、齐”。训练怎样站路队,明确路队要求,选定路队长。这里教大家一个站队“快、静、齐”的小窍门。这个小窍门就是:由于刚入学,我们与孩子们不熟悉,孩子们之间也大都互不相识。集体站队站一次,乱一次,往往是整好前面,后面又乱了。学前教育头一天,我们将孩子们按男女生、大小个排好四路纵队,分别是一队,二队,三队,四队然后给每个孩子编上序号,一队的一号二号三号,二队的一号,二号,三号依此类推,让孩子们牢记自己的编号。这是一年级刚开学最乱也是最难的一件事,需要反复训练。

  3、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坐、立、行的习惯养成教育:可以分两个时段进行(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一定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坐的时候脚要放平、放稳,手该怎样放,腰要挺直;站的时候应该挺直腰板,双手贴近裤缝处;走的时候要慢走,不要跑,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

   三、管理要精细化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终身有益。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学龄前儿童到一年级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班主任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

   (一).良好的课堂习惯。

1.专心听讲,认真倾听的习惯。眼睛看老师的眼睛,耳朵听老师、同学讲,脑子跟着想。(告诉孩子,要想做个聪明的孩子,就必须用好眼、耳、口、心)

  2、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要求发言态度大方,声音洪亮,让教室所有人都能听到。(可通过表扬回答问题棒的同学,还有举办讲故事、朗读比赛,等形式激励孩子们表达的热情。)

  3、举手发言的习惯。上课不准随便说话,有问题举左手,得到老师的允许站起来回答,老师说请坐后再坐下。

  4、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的习惯。课间要把下节课用的学习用具准备好,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再出去活动。我把它称作:“课间五部曲”:1.换书本2.摆桌子3.放椅子4.捡垃圾5.安安静静出教室。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字“三个一”,写字姿势非常重要,一尺一寸一拳头三个一一定要做到。每天写作业家长要时时提醒“写字注意“三个一”,左手按本右手写。除了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更重要的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决不能草率马虎,书写潦草。

2、.善于积累。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和课文。(现在教科书上的每篇课文尽量都要背诵,也可背诵唐诗、《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3、晨诵午读暮省的好习惯。一定让孩子远离电视,与书交朋友。 早晨到校晨诵,中午来校就读书——落实到底,终生受益。在我们教室的黑板左侧写着一句话:走进教室就读书,每天我都提醒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都能做到走进教室就读书,早晨起来不管来几个人,班长就领着孩子们开始了读书,每天早上7:30左右放车子的时候,都能听到我们班的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

1、坐立行走:正确地坐立行走是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良好习惯。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这个跨度很大,刚入学的孩子肯定有的跪着,有的趴着,有的盘着腿,有的翘起脚,千姿百态,什么样的都有。家长要与老师配合培养孩子“站有站相 坐有坐样”。我们的要求是:坐“头正身直脚放平”;立“挺胸抬头手下垂”;行走“二人成行三人成队”。(养成起立之后把椅子推进去的好习惯)

2、礼貌谦让文明交往:要鼓励孩子和同学友好交往,一起游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时要注意教育孩子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自私、不任性,文明游戏:玩笑不可过分,游戏不能动粗,杜绝打架骂人. 会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见到师长主动问好。

  3、劳动卫生:不乱扔纸屑、主动捡拾纸屑、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兜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四).遵守纪律的习惯。

纪律是成功的关键。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养成好习惯的保证,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石。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遵守规矩的人,才能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五)养成教育的方法

 当然,一下子给学生定下了这么多的规矩,他们还不能够完全适应,需要教师多动脑想办法。

  (1)多提醒,常抓不懈。一年级学生自制力差,总是管不住自己,这就需要老师多提醒。我班有五、六名学生上课动作特别多,老师讲的内容一概不知道,所以,每节课我都要提醒他们好几次,并且多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使之集中精力。此外,教学设计上多下一些功夫,尽可能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课件和课中操、游戏等适合低年级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儿歌形式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利用儿歌形式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是在儿歌中长大的,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了提醒学生课前要做哪些准备,可以告诉学生:“铃声响进课堂,文具书本摆正当,身体坐正看前方,专心致志来听讲。回答问题先举手,坐姿端正声音响。”为了提醒学生上课的坐姿,可以告诉学生:“身正、背直、肩平、足安”或是“一二三,向前看。五六七八,闭上嘴巴”等。

   (3)即时表扬,天天评比

??一年级的孩子的特点是单纯,好胜心理强,所以要多表扬、多鼓励。对一年级学生的表扬不仅是语言的激励,如“你真棒”“你又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真了不起”等等,还要注意运用肢体语言,如点头赞赏、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赞赏,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

   为了激发好胜心,强化行为习惯,随时随地发小粘贴是最好的评价方式。晨读中朗读认真的;上课最快准备好学习用品的;翻书最快的;下课站队最齐、在走廊不跑跳的;眼操、间操做得最认真,动作规范的;中午吃饭最干净的;课堂认真倾听,能重复上来老师、同学话的;发言声音响亮的……都会得到一枚粘贴,贴在手背上。每天放学前都要及时总结,得到粘贴最多的五名同学,就可以获得一个奖品。奖品并不贵重:铅笔、橡皮、格尺、动物磁力扣等都可以。尤其是颜色鲜艳、外表美观的小奖品最能激发到他们的感观。对孩子越有吸引力的奖品,就会产生越大的自我约束力!

   (4)以身示范。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当发现门口有纸片时,我总是立即拣起;教室桌椅不齐时,我总是轻轻地摆放整齐;讲台不干净时,我总是及时清理干净??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学着去做。

   (5)、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一年级孩子虽然喜欢表扬,但也不能一味的称赞。对于那些行为习惯特别不好的,做出违反原则行为的孩子,要进行适当的惩戒教育,让孩子经受一点挫折,明白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

   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要使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在富有童趣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纪律的教育,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它需要学生长期的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就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促使他们逐渐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凝聚力。

   1、教育学生明确集体主义观念,集体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团结温暖的集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反之,不利于我们茁壮成长。告诉孩子们同学们都是班集体的一员,班集体的好坏,是由每个同学决定的。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评价专栏,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每次学校颁发流动红旗,回来以后我们都要总结,一旦因为谁使班里丢了分数,全班学生都会对他进行指责。教育学生优异的成绩需要团结的力量,需要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是的,只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班才会多次得到流动红旗。

   2、组织开展了 “一帮一”活动,号召大家要互相帮助,谁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活动中让学生感到生活在这个集体中都感到温暖,为这个集体感到自豪。我们班的座位基本都是一个好学生挨着一个差点的学生。如我班的符煜豪,王奕涵等几个同学,没有上过学前班,学起知识来感到很困难,我让班里几名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多多帮助他们,现在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六、培养优秀小班干部,协助教师管理班级。

以上这些评价和奖励制度,如果单靠老师一个人来执行,那一定会非常辛苦,而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充分发挥孩子的管理才能,尽快培养起来一批小干部。发挥他们的“小助手”的作用,一年级新生报到后我注意培养有特长的小朋友当干部,干部分工明确、具体。卫生干部:放学后检查室内卫生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纪律干部:做到课前课后要检查,避免了学生在操场上和去卫生间时追打或嬉戏而出现的纠纷,使班里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班长、组长协助老师做好作业任务的检查,这样在老师和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不但保证了良好的班风,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班的张傲涵,付雨嘉两位同学早读,午读,自习课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能组织学生们朗读,写作业,给学生听写等,这就减轻了老师很大的负担。

   养成教育要坚持不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这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做好并不容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已经看到了成效和回报。从学生进校到现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会认字,会表达,能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生活基本能自理,我觉得这个变化太大了。这一年下来,学生基本上能适应学校的生活了,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的各种常规,并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从教26年来,与学生共同分享和体验过太多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我们之间既有精神与精神的交流,更有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我们彼此真情地付出,就一定会留下岁月有痕的生活。我想: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关乎着未来,所以我会坚持用责任与爱心在这片净土上默默耕耘,收获希望!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赤峰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现...
小说评论《小说评论》
《小说评论》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017/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作家访谈录...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521/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社会学...
电子出版《电子出版》
《电子出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昌学院学报》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689/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自动控...
大数据《大数据》
《大数据》杂志,于201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321/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题:边缘计...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联络
2007-2021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qkwtougao@126.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1 中国期刊网(sook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0005474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qkwtougao@126.com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