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市金牛区成外附小西宸学校为例
摘要: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随一同颁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本文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为背景,将对成都市金牛区成外附小西宸学校校园足球的足球课程建设、足球场地设施条件及经费保障、足球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足球文化的打造、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视程度、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影响、非体育学科及家长对校园足球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探究校园足球在学生成长中起到的育人功能作用以及在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将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探究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在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立德树人;小学教育
1.研究背景
1.1 社会背景
教育部于2022年4月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将作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学科仍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三主科,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每个年级都需要安排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安排需占总课时安排的10%-11%,这样的可是占比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与2001年版、2011年版课标对比,新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可是占比虽是10%-11%,但其可是数并未增加——20年来一直未变,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
2009 年校园足球活动拉开帷幕,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手合作研究部署工作,先后出台利好政策和措施促进其发展。随着校园足球的推广,各省份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也在快速增长,青少年足球水平相对于过去有了明显提高。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不相同,虽然都可以为国家培养并输送高水平的足球人才,但职业足球是以竞技比赛、获得成绩以及商业价值为重,而校园足球重视“育人”的价值,将育人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为职业球队输送人才。2014 年刘延东副总理在工作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工作进行部署,指出校园足球肩负着中国足球梦、体育强国梦的历史重任,校园足球重在增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培育青少年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2015 年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到校园足球是青少年学习规则意识,培养道德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校园足球具有显著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是“体教结合”的新尝试。2015 年 8 月,在《教育部等 6 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校园足球的开展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结合,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新尝试。2018 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基本要求》中提出:学校应加大校园足球文化宣传推广,营造足球文化环境提高青少年足球兴趣,体教结合增进身心发展,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从近年来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非常重视校园足球的育人作用。
1.2 学校背景
2021年10月,成都市金牛区成外附小西宸学校(以下简称“成外西宸”)成功申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校园处处可见,足球氛围遍布校园,每年学校会举办一次校园足球节,其中涵盖五人制足球比赛、足球射门大战、家校足球联赛、足球小报等,每次足球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参与率达100%,获得全校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2021年11月,成外西宸“小学校·大体育”育人品牌正式立项,学校将体育放在第一位,致力于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也要做到人人都是体育工作者。品牌建设将以足球为基础,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并以此为模版,拓展到更多的体育项目中去。
2.研究目的
小学教育是每个人受教育过程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智成长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此阶段是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最佳的黄金时段,学生在这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校园足球活动设置参与群体侧重在小学,要求小学阶段的关键任务是注重普及、培养兴趣、扩大学生足球人口基数,为国家提供足球人才储备。本文主要对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作用、足球育人相关理论和育人功能的发挥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校园足球活动的本质。对成外西宸校园足球的实施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发挥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制约育人功能发挥的主要原因。探讨如何提高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发挥的成效,对制约育人功能发挥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成外西宸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启示,为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3.研究意义
以“探究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为主题,旨在促进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实现,为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学校体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试行,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考察了成外西宸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发挥的成效和现状,并提出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发挥的见解和开展建议。为往后的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4.研究对象与方法
4.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成都市金牛区成外附小西宸学校校园足球育人功能为切入点,以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
4.2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以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立德树人、小学教育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有关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研究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2.2 问卷调查法
将对成都市金牛区成外附小西宸学校一至六年级28个班分年级进行抽样调查,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调查。
4.2.3 访谈法
通过访谈成都市金牛区成外附小西宸学校校领导、足球项目负责教师、5名班主任、5名非体育教师以及7名体育教师,了解学校足球项目开展现状,足球育人功能是否发挥作用,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为本文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参考依据。
4.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 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整理。主要使用描述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研究
5.1.1 校园足球德育功能研究
社会公德是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在生活中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和公物,对待他人文明礼貌、乐于助人,是公民具备良好公德的体现。校园足球育人重在培育学生的品德,德育在先促使学生德才兼备。足球比赛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赛场上学会遵守规则,能培养场下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校园足球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培养文明礼仪、团结互助、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在活动中学习,这种体教结合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
在对学生在参加足球比赛中尊重对手情况调查得出:非常愿意的占比 52.05%,比较愿意的占比 24.65%,愿意的占比为 23.28%,没有不愿意尊重对手的学生(见表1)。 总结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有显著的效果。
表1学生在足球比赛中尊重对手情况(n=146)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愿意 不太愿意 一点也不愿意
人数 76 36 34 0 0
比例(%) 52.05 24.65 23.28 0 0
5.1.2 校园足球智育功能研究
体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运动能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和调节情绪。校园足球活动能够磨练意志,增强意志品质, 提升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并培养观察、应变能力,提高预判、决策能力[24]。现今学生学业任务繁重,通过参与校园足球活动,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劳逸结合让体质和学业协调并进。在参与足球运动的中,不同方式的传球、复杂的跑位、各式各样的射门、节奏变化的运球等技术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认知与观察、判断与决策、思维与创新的能力。另外,学生在参与足球活动的过程中会经历胜负体验挫折,会提升抗挫折的能力,提高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在对参加校园足球活动后学生文化成绩情况调查得出:非常好的占比为17.8%,较好的占比为 55.47%,一般的占比为 26.71%,差和非常差的占比为 0(见表7)。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文化成绩在参加校园足球活动后都有所提高。说明校园足球对文化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表 2 参加校园足球活动后学生文化成绩情况(n=146)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
人数 26 81 39 0 0
比例(%) 17.80 55.47 26.71 0 0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校园足球的德育功能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其主要体现在在足球活动中学生能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没有不愿意尊重对手,说明校园足球具备德育功能。
(2)校园足球的智育功能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抗挫能力,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在参加足球活动后并未出现成绩较差或非常差的情况,由此可见校园足球同时具备智育功能。
6.2 建议
(1)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互相融合,充分体现体育的育人本质;优化校园足球育人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2)构建有特色的校园足球文化,建立合理的育人机制,强化校园足球宣传,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3)分工明确,建立完善的校园足球管理制度,明确学校领导、校园足球工作小组的分工和职责。
(4)将学校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足球活动过程的安全开展。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立校园足球专项资金,为校园足球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 从“有”到“强”: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18,38(04):3-7+21.
[2] 喻坚.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真义[J]. 体育学刊, 2016, 23(6).
[3] 蒲燕. 校园足球在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价值初探[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34):73-73,75.
[4] 吴剑, 桂蓉, 曹电康. 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3):138-142,160.
[5] 袁静. 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6 (01): 46-48+102.
[6] 梁红. 关于校园足球的理性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4):128-128.
[7] 郭科峰. 开展校园足球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和发展对策分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