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活动型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活动型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互联网 shenrui |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正文:

宁波市第四中学 闻颖 315000

   摘要:优化情境创设路径是构建活动型课堂的应有之义和关键环节。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情境创设,可采用身临其境法、见微知著法、巧布歧途法、悬念延宕法、引经据典法等策略,让学生乐参与、深理解、强思辨、会运用、重认同。但应注意分别避免情境选择的表象性与呈现的失重性,避免情境内涵的片面性与适用课堂的无针对性,避免情境性质的折中性与过强的预设性,避免情境想象的随意性和反馈的无区分性,避免情境引用的失当性和绝对的静止性。

   关键词:情境创设;策略;避免

  

  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新课标修订的特色之一,“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除社会活动之外,课堂活动仍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情境是组织课堂活动的必要准备与重要依托,活动型课堂的情境教学更关注学生参与、理解、思辨、运用、认同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情境创设的“五法”策略及应注意的“五避”问题,以涵蕴学科核心素养。

   一、身临其境乐参与

  身临其境法是指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利用具有生活性、时代性、情感性的人、事、物,激发学生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感,在沉浸、专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提升其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和能力。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交往的过程,交往各方应是平等、民主、互惠的关系。传统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师生话语权失衡的状况,学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而真实情境因其引人入胜的独特价值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得以成为课堂的主人,而非被动地落于“下风”。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北大图书馆李大钊与辜鸿铭等、嘉兴南湖李达与毛泽东等、湖北武汉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三则对话情境。旨在分别突破新民主主义革命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理论的科学指导、有中国共产党这一主心骨的坚强领导、有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正确引导,因此能够取得伟大胜利。在使学生感受到革命家们的澎湃热血和坚定信仰的情感基础之上,进行内容教学与素养渗透,更为顺其自然且事半功倍。又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学,对政治认同、观点论证的要求较高,故将“寻找身边的红色记忆”作为主题情境。利用本土的红色资源,天然地在教学目标与学情生情之间建构起桥梁,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江北朱洪山烈士墓、余姚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海曙开明街鼠疫灾难纪念碑、鄞州和丰创意广场工人运动旧址等背后的故事,无一不体现着党的为民本心,从而使学生能够自内心深处自觉涌现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与拥护。

  避免情境选择的表象性与呈现的失重性。在选择环节,情境若流于形式、只停留在“找材料”的层面,或指代不明、缺乏实质性的学科内容,便会归于无效。课堂热热闹闹,脑袋却糊糊涂涂。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失重性则表现为内容与情境的主次颠倒、顾此失彼,教师过于聚焦情境的呈现和说明,忽略了对本质的透彻分析。创设情境仍然是为课程内容的传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其目的是澄清概念、论证道理、审视价值。合适的情境应既能调动学生思维和行为,又涵盖本堂课的必备知识,更可以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便利。

   二、见微知著深理解

  见微知著法是指通过创设微观的情境,选择具体贴切的点和线,体现完整综合的面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致广大而尽精微”,见微知著法正是以小情境见大真章,从一个人看一个群体或阶层、从一件事看一个国家或社会、从一个问题看一个朝代或时代。一方面,事关世界发展大势、国情社情民情、大政方针政策等较为宏观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细节事实予以佐证,才能彰显真理的力量。同时,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认识发展历程,学生更能深化理解、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就“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教材内容而言,理论性和历史感强、情感性和故事感弱,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难以感同身受,这给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等的培育带来了不小的阻力。针对这一难点,笔者选择“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双田的人生故事”作为一脉相承的情境,从中透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陈双田成立互助组,是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在农业领域的缩影;人民公社化浪潮中陈双田被称为“右倾”、“保守大王”,是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严重曲折的表现;后党中央刹住浮夸风,陈双田重新担任汤溪大队党支部书记,则是党勇于纠错、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生动证明。而这其中始终如一地暗藏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社会发展普遍规律。情境与教学内容的时间线完美贴合、人物典型具体、事实准确有力,这一历史时期的整体镜像已缓缓铺陈开来。

  避免情境内涵的片面性与适用课堂的无针对性。微观情境并不意味着内容的单一化和浅显化,仍应涵盖认识对象的种种矛盾和丰富内涵,是多样化统一的事物整体在一个“点”上的反映。基于对这个“点”的层层剖析,能够逐一再现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必须承认,某些宏大的主题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客观上无法通过某一“点”来完整呈现和全面囊括,因此见微知著法并非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切的情境创设方法,企图“一叶见泰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思维怪圈。

   三、巧布歧途强思辨

  巧布歧途法是指通过创设冲突的情境,将争议性问题呈现给学生,使其在思考、选择和辨析中明确学科观点、构建学科体系、培养学科思维,“迷途”知返踏“正途”。适度的冲突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是保持思维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认识发展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学生若能直面冲突情境,继而展开观点交锋,最终达成价值共识,其学科核心素养定能实现质的飞跃。

  例如在“公正司法”教学中,对于“张玉环再审无罪”的结果,一位网友的看法与主流观点截然不同:“哪有什么正义虽迟但到!真凶仍逍遥法外,对于两个被害的幼童而言,正义在哪里?”故意设置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之间的冲突,目的是让学生在思辨中更透彻地领会程序公正的内在价值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为了追求普遍认同的惩恶扬善之实体正确而牺牲过程,恰恰成为滋生冤假错案的土壤,其结果也是“毒树之果”。又如社会上存在着许多认为离婚冷静期入法妨碍了婚姻自由的声音,创设该情境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立法必须符合国情和实际、进行多方考虑衡量。再如西方媒体一直以来鼓吹中国崛起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潜在威胁不可避免,基于对此情境的驳斥,让学生理性分辨“实力”与“动机”。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不能成为阻碍其继续发展的理由,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典型行径。

  避免情境性质的折中性与过强的预设性。指向性和开放性得兼是巧布歧途法的典型特征。首先,诸多“歧途”之间应具有明确的对立方面,体现为可选、可议、可辩,“假冲突”本质上无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能力。教师也不能对学生的生成进行无标准地折中、无原则地调和,必须注重基本观点和正确立场的引导,发挥冲突的正面效用。其次,情境也不以追求绝对的对抗和斗争为标准,而具备非常开阔的思辨空间和复杂的理解向度,可以进行更多维的解读和表达。教师充分全面的课前准备并不等同于封闭固化,动态生成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切忌因过强的预设性而禁锢了学生原本活跃的思维。

   四、悬念延宕会运用

  悬念延宕法是指通过创设留白的情境,教师有保留地交代部分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自主想象与合理补充后续情境。亮出谜面但藏起谜底,学生必须在教师提供的先行情境中寻找蛛丝马迹,结合知识经验合情合理地破译,这是对运用能力的锻炼。犹如阅读一本悬念丛生的小说,带着紧张与期待的心理迫切想了解情节的发展,悬念延宕法也因此能够牢牢牵制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保证了课堂的有效参与。

  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教学,笔者采用拍摄一部关于“中国高铁”微电影的形式,从中感受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教师将微电影的前三个部分“改变——高铁带给我们什么”、“抢手——中国高铁走出去”、“美囧——奥巴马的高铁豪言”,作为课堂情境提供给学生,分别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知识内容。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交由学生执导,设定词条为“功名——中国高铁人的付出”,学生从中油然而生文化自信与政治认同。又如在“严格执法”教学中,教师展示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安全头盔、流动摊贩等领域的个案,请学生续写政府执法活动,为法治宁波建设贡献力量。在生活实践的实操中,学生对严格执法的要求已了然于胸。只有政府履职“重尺度”、规范执法“有硬度”、公正执法“添信度”、文明执法“显温度”,才能托举起人民群众的高“满意度”。

  避免情境想象的随意性和反馈的无区分性。悬念延宕法呼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同时也强调足够的证据支撑,坚持以理服人。情势的牵引不是漫无方向的,就像风筝离不开线,虽然翱翔在不同的天空,但结果仍在手的掌控之中。教师在前置情境中要隐含伏笔,让学生有话能说、有据可循。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悬念延宕法的独特优势即在于能够考验学生知而行之、落到实践的效果,这也是评价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尺度。但应注意教师的反馈语言不能模棱两可,在鼓励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同时,更应关注学习能力的增进程度,明确的否定或存疑才能呼唤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与求索。

   五、引经据典重认同

引经据典法是指通过创设经典的情境,融通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有益经验,为现实的改革与发展服务,让学生在伟人光辉的思想智慧陶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经典得以广泛且久远地流传,其生命力在于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对解决人们当下的现实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大道至简,参悟经典必将一生受益。

  例如在“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中,笔者引用“一条大船”、“一只好猫”、“一声春雷”三个经典情境,深化学生对辩证思维的理解。习近平主席用“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的比喻生动阐明了时代发展大势,他呼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共同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此即为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邓小平同志用“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精准诠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正是辩证思维整体性特征的体现。李大钊先生向国人传播布尔什维克主义,犹如一声春雷振聋发聩,旧文化迫切需要革新启示我们应坚持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最后用马克思的名言“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进一步领悟究竟何为“辩证”,应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止性的对立统一中科学把握事物。创设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经典情境,试图让学生自觉认同辩证思维的价值,树立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以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伟大探索和奋斗精神。

  避免情境引用的失当性和绝对的静止性。失当表现为毫无引用、引用过多、引用不适切等。合理的引用能够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增添结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因此必须提高引用情境的质量,或抽丝剥茧地揭示事理,或锦上添花地强调认识,或慷慨激昂地升华情绪,助力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但引用并非简单重复和绝对静止,而是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学会鉴别经典之得失。积极推动情境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事而制、顺势而为,对其进行生活化的改造和创新化的发展。例如对盲人摸象的解读,众人只知盲人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实则不然。一是盲人绝不会这样摸象,这是正常人对盲人的主观误解;二是普通人即便睁开双眼也无法把握大千世界的全貌。这才是伟大的辩证思维,人们只有对自己所摸到的象去伪存真、接续探索,才能尽可能准确地描绘客观事物的完整轮廓。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可以采用多样的情境创设法,真实情境、微观情境、冲突情境、留白情境、经典情境等各有所长、因课而异,教师在实践中应注意甄别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之友》
《语文教学之友》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04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古诗...
国际外科学《国际外科学》
《国际外科学》杂志,于197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96/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国际医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598/T,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现代中国文学论丛》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年刊)创刊于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为文史大家,其谈文学,多从文化思想入手,注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本书三十余篇,上起古诗三百首,下及...
今日海南《今日海南》
《今日海南》杂志,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6-1054/G,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市县连线、...
英语世界《英语世界》
并非《英语世界》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英语世界》杂志,月刊,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联络
2007-2021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qkwtougao@126.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1 中国期刊网(sook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0005474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qkwtougao@126.com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