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来源:互联网 shenrui |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正文:

     陈艳霞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高峰小学

            

 【摘要】本文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小学英语中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文化导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文化导入的途径及结论五大方面论述了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关健词】文化与语言,问题,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途径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共同弊病就是轻视文化的导入,只重视学习它的语音,语法等,认为把这几个因素学好就可以驾驭英语学科,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方法教出来的学生虽有一些交际能力,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英语①。大部分小学生刚学习这一门外语时,由于文化背景不熟悉,演化英语词汇的来龙去脉,怎样运用故事等知道得不多,从而直接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不仅如此中国人和外国人在社会活动方式,意识形态,言语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教师在介绍中国人访友这一课时,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三个人在晚上到Wang Tao家做客,另一张是白天到Li Hong家做客,接着教师提问到班级的某某同学:“哪一张是中国人访友的习惯?哪一张是外国人访友的习惯?”这时该同学回答道:“第一张是中国人访友的习惯,第二张是外国人访友的习惯。”教师表扬该同学“you are well done!”并总结了:“这就是中国人与外国人在社会活动方面存在的差异一方面。”

  语言离开文化不能孤立存在,它与某一既定文化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于小学英语教学,在过去的时间内,由于局限于对教学原理的认知,对文化因素的理解认识缺少系统性学习及盲目认知,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不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就应该注重不同文化传统的教学,使学生不仅了解外国国家的地理、水土、人情世故等,还扎实了自己学习语言的基础知识和交际能力,并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

二.小学英语中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未进行课改前的教法所约束,小学传统英语教法重视形式和知识点的解释,而很少涉及文化教学。重视语法的训练导致小学生的交际存在一定的困难②。虽然对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稍微掌握了一点,但在具体的情况中与人交流时,小学生往往不敢开口,表达意思很难传达到对方,势必造成不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六年级学生在听到老排表扬该生数学很好时,产生如下的对话:T:Your math is pretty good!一S:No,my math is not good。T:why?Don't you think so?—s:No,I don't.

 其次,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的综合水平不高。据小学英语教学状况调查,尤其文化素养不高③,依照《小学英语教师手册》的要求,即应有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较细致地熟知和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俗话说:“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桶水。”所以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现今英语教学中,认为进行文化导入对小学生来说太深奥、太复杂,其实不然。文化导入是可以在各个阶段层次中进行的,而并非要去专门进行文化教学课,现在“话题一功能一结构一任务”是小学英语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很贴近小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在中国互动性较强的教学中有目的性地灌输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不同点,使学生对学习不同文化的观念逐渐增强。只要深入研究、思考,就会发现其实文化导入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可通过情景对话,日常口语渗透文化。

三.文化导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化导入在小学英语阶段的实施可以提高小学生与人交流的迫切需要。通过以下一个例子来描述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关键:比如笔者在六年级授课时问到某某同学:“Excuse me,I need to wash up. Can you wait me for a long time?”(打扰我需要去方便下,你能等我一会儿吗?)结果该学生单纯地用汉语语言来理解这句话,回答说:“quickly!”教师问道:“你懂我的意思吗?”这时可解释道:“外国人吃饭时,要去洗手间表达时比较婉转,“I need to wash up”而不是“I want to the toilet.”因为吃饭时这样表达是不礼貌的。像这样的例子主要因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重视对单词表层含义的传授,而忽视深层单词的文化背景知识,通常被人说是”中国式的英语”。再例如六年级上册Unit6 Food and Health中,中国传统文化中“eat”是表示“吃”的意思,而在英语中教师问到”吃饭”怎么说时有的同学们回答:“eat breakfast。”这时教师就解释到英语中的“吃饭”用英语表示是“have breakfast”.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阶段教师不仅仅要传授语法知识结构外,更多地要让学生了解外国国家的文化、背景、人际交往等规则,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掌握能力。

 文化导入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怎样了解不同文化的使用。熟知文化知识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和人际交往的规则,一方面帮助他们扎实英语基础知识,同时拓宽了他们的眼界,还有利于中国学生理解我们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不同之处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如何处理好英语这门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而实际上不将文化知识灌输在学习中如一词多义,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结构去理解单词的含义。如教师在教授“dog”一词时解释说:“除在中国外,在别国dog还有其他的含义,如“Lucky dog”就是幸运儿的意思,为了巩固学生对词组的理解,笔者设计了踩地雷的游戏。T:Now let us play a game and see who the lucky dog is.Maybe you will get the points.Maybe you will step on mine.(笔者利用电脑自带游戏-----扫雷,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将形容词比较级图片置于地雷之上,当学生每说出一图时,就揭示结果,可能获得积分,也可能踩到地雷。)S1:The red hat is smaller than the green one.S2:The pink shoes are bigger than the purple those ...T:Great!you are so lucky!Did you have a good time?S:Yes.T:We all had a good time,踩地雷游戏的引入不仅令学生兴趣大增,而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复习了形容词比较级,而且巩固了对“1ucky dog”的理解和应用。接着又说到“在汉语中,“狗”就含有贬义的意思。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条狗,那么就是对此人的态度是“瞧不起”的”。这样学生听了笔者的解释就恍然大悟,原来“dog”还有这层意思并用右手食指向上指念到:“so easy!”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方,英语国家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特色,这些都需要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有关外国国家文化的不同点--文化意识,学生才会产生一种根据外国国家文化不同来改变自己的语言输出能力和自然流露。

 其次,在小学阶段将文化灌输于英语课堂学习中,可以不断提高孩子的适应文化能力。西方国家就餐时,习惯于用刀子和叉子,而中国则习惯于用筷子,如笔者的一位学生到外国度假时,不习惯用刀子和叉子而囔着要用筷子,这时周围的人看了都笑了。以上例子正是说不懂得其文化习俗特色的话,就会导致不适应该地的生活,也就是对文化的不适应。因此,在小学英教学中就必须进行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中学大学奠定基石的,在教学中灌输一些有意思的文化内容,包括风俗习惯等最容易被小学生所接纳,也将此产生出的知识、`情感、态度应用于英语的其他领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这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途径和策略。

  中国的学生在认真学习英语的进程中要是意识不到别国国家文化的不同之处,就会与英语国家语言交流时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灌输文化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

(一)英语歌曲教学。

  在小学课堂中,还可以适当加入英语歌曲。因为歌曲的经典容易被学生传唱,其中为学生们教授的大部分语言内容和知识信息都来自于渊源的文化传承,学生在学唱英文歌曲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语言文化的知识魅力必将应用到对英语的兴趣中,所以可积极提倡歌曲教学。例如《Bar Bar Black Sheep》,《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Three little Ducks 》等,其音乐旋律很被小学生所熟知,歌曲的内容带有外国教育孩子的浓厚韵味。是对小学生感受英美文化教育的不错素材。再如6A On Holidays的例子,Part B需要掌握一些词汇,教师可以用歌曲来引导。如庆祝母亲节《You are my sunshine》,欢庆国庆节英文歌《歌唱祖国 Ode to the Motherland》,劳动节《Worker, s Day》等等,让学生先听教师所播放的音乐,然后猜猜是关于什么的节日,再可要求学生边听边跟唱音乐,当学生们不知道英文单词时可以教授其知识,应用这种方法来探求知识会让学生铭记于心。

(二)营造互动式的教学情境。

 教师除了发挥自身的作用——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创设与他人交际的氛围,让学生更容易吸收与接纳。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的主角。可以开展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如角色表演Role playing、语言智力游戏Language games、情景表演Scene play等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Unit2 Back to school中有三个角色,教师分别请三位同学当Wang Tao,Sally,Hu Ping,并分发了图片“Big Ben'”和“Great Wall”。在这角色表演中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角色塑造中体会人物情感,一句一答中将所得的知识迁移到实际交往中,感受英语国家平日生活所常用语言。

(三)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纸上文字再如何地生动也远不如眼睛所看到耳朵所听到的。如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等资源,教的过程中可以从视,听,触多个角度进行,加上图文并茂⑤,让学生体验到最原味的异国风情,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六级下册Unit7 Dream Jobs中教师制作了关于9种职业的课件,让学生感受英美文化及风土人情。在制作PPT美国女孩Amy的梦想是成为一位“air hostess”过程中,主要通过课件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验理解为什么Amy想成为“air hostess”的原因,身临其境与不同国家文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效率。

(四)开展课外有关英语活动的实践。

  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可以通过举行“英语阅读竞赛《Reading Competition》”、“知多少?《How much knowledge do you know?》”“英语故事比赛《English Story Competition》”等,各种类型向小学生灌输传达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文化背景知识也不断地累积,从而提高文化修养。如在阅读前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客和不同体裁,恰当地教授一些能帮助学生消化所提供的阅读知识的内容等,提高小学生“忘我学习”的境界,增加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例如笔者在教授六年级英语歌曲时,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听菲奥娜.乔伊唱的《Blue Dream》中的《From The Outside》即《外面世界》,感受杰瑞和桑尼共同创作的《more than i can say》.通过Jerry Allison杰瑞.埃利森个人简介,不断平缓地导入《more than i can say》。

(五)引导学生平时多积累。

  班级可以创造一个英语学习园地,如Cultural Notes(文化背最介绍)、A11 Over The World(世界各地)等,这是一种扩展知识,能创造更多的课外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并围绕课内的知识点展开的园地。例如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格言、谜语等,在教授六年级下册“Story Time”时,就可做文化背景介绍,在教学时,教师把事件划分为①、②、③,三个小部分,两两同学合作阅读,学习排出顺序。接着让同学们自己悟出故事所传达的道理一“Why they were poor again?”作为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平时多留意英语学习园地上的内容,积累点滴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相关材料.

(六)文化旁白

 文化旁白是指在上文化课时或其它课程就有关内容加入文化的解释和翻译,例如在讲到建军节“Army Day”,就顺带介绍建军节的由来,庆祝方式和表达的意义等。在讲虚拟语气的礼貌用语时如“I wish I had more time to see you ”,可适当地讲解目的语国家的人际交往等规则。又如教师在问学生:“世界上哪种皮肤最好时?”可介绍说:“日光浴在西方是一种青年人普遍喜爱的活动。什么肤色被他们认为是最健康的?”大部分学生回答道:“白皙的皮肤当然是最漂亮最健康的。”这时介绍说:“相反他们年青人喜欢做日光浴,晒成黑颜色的皮肤是最漂亮最健康的。”像这样的解释学生就明白“为什么西方人爱做日光浴”的道理了。

五.结论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语言教学,而忽视文化的重要性。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现今教学应调整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例,其以怎样塑造小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文化只在《小学英语课程》中占据一点点的比例,微不足道,不被重视,没有明确的学习不同国家文化的目标。而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掌握一定的日常交际用语,了解一些微浅的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但是不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造成学生很难接受英语这一门知识,往往语用失误,语不答义,难以进行交际和表达。因此,从当今社会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来看,适当的导入不同国家文化,有助于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好英语这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①张占一: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7

②文仲、高一虹著,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有出版社,1997:7-9149-151173

③梅德明主编,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3-60

④李玉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M】北京人教出版社:143

⑤晨曦、何成晟:外语网络教学要素分析及教学策略【A】,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335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服饰《中国服饰》
《中国服饰》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988/T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设计趋势分...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于201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4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保险理论与实践《保险理论与实践》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保险理论与实践》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保险理论与实践...
中国冶金教育《中国冶金教育》
《中国冶金教育》(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主办。 《中国冶金教育》是为全国及冶金行业各级各类的教育管理机构、学校、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研究机构...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326/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哲...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创刊于l955年,月刊,全国核心期刊,天津市一级期刊。该刊是由天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联络
2007-2021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qkwtougao@126.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1 中国期刊网(sook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0005474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qkwtougao@126.com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