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燕芳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在西药调剂室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期间,西药调剂室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设为对照组,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期间,西药调剂室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且设为研究组,比较不合理处方及科室分布情况。结果:①对照组9892份用药处方中,117张不合理处方,占1.18%(117/9892),研究组9892份用药处方中,21张不合理处方,占0.21%(21/9892),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并无明显差异(X2=0.681,P=0.409)。②138份不合理处方中,59份肾科,27份神经内科,21份中毒科,15份普外科,9份泌尿外科,5份骨科,2份妇产科。结论:西药调剂室管理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西药调剂室;管理;效果
合理用药是保证治疗期间获取最佳疗效的关键所在【1】。用药处方一旦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直接影响疗效,导致不良反应,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为了探究评价西药调剂室管理工作中全面质量管理的效果,本文笔者通过实践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期间,西药调剂室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设为对照组,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期间,西药调剂室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且设为研究组。对照组:9892份用药处方,3401份肾科,3217份神经内科,1128份中毒科,754份普外科,687份泌尿外科,521份骨科,184份妇产科。研究组:9892份用药处方,3297份肾科,3112份神经内科,1098份中毒科,851份普外科,628份泌尿外科,627份骨科,279份妇产科。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即按照西药调剂室常规管理流程及标准,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研究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资料,药剂科组建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详细制定工作制度、主要任务和质控指标,对药品质量严格把关,对处方审核严格把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①每一批入库药品,保管员需详细检查并核对其基本信息,如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批号、生产厂家、进口药检、冷链运输情况、两票信息等,若是发现不合格药品,拒绝验收,并做记录及时上报。②药房工作人员根据药品特性,分类合理保存,注意避光、防火、防潮、防虫及防污染等。特殊管理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高警示药品、易混淆药品)按照相关规定保存在指定位置。③质控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调剂室和药库药品质量和特殊药品管理情况,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2)医院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培训,药剂科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要求各药房药剂师熟练掌握各种药物间的配伍禁忌、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法用量等,提高其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至日常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3)处方调配过程中,药剂师严格按照“四查十对”操作流程,认真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药剂师若是发现处方用药存在不规范、超常处方,且用药剂量超标,或者出现不适宜用药情况,需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予以纠正,做好处方差错记录,以便分析原因,确保用药安全合理。(4)医院组建处方点评小组,每月分析总结处方点评情况,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约谈,并给予全院通报,确保处方点评持续改进有效。(5)西药调剂室设立专门的药物信息咨询窗口,高年资且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药剂师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服务。药剂师指导患者遵照医嘱合理用药,详细记录患者咨询的问题与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定期随访,了解治疗效果。(6)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全面参与医嘱审核、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治疗方案制订等,对临床科室合理性进行监控,及时干预。(7)医院由医教科牵头组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制定临床合理用药各项指标,并列入科室考核体系,落实奖惩措施。全面监控临床科室的用药合理性。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归纳不合理处方科室分布。
1.4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用SPSS20.00软件进行分析,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处方不合理率比较
组别 n 不规范处方 不适宜处方 超常处方 不合理率(%)
对照组 9892 52 41 24 1.18%
研究组 9892 11 7 3 0.21%
X2 - - - - 0.681
P - - - - 0.409
2.2对照组和研究组不合理处方科室分布表
组别 科室 肾科 神经内科 中毒科 普外科 泌尿外科 骨科 妇产科
对照组(n=117) 不合理处方数 47 35 17 8 5 4 1
不合理率% 40.18% 29.91% 14.53% 6.84% 4.27% 3.41% 0.86%
研究组(n=21) 不合理处方数 9 5 2 2 1 1 1
不合理率% 42.85% 23.81% 9.53% 9.53% 4.76% 4.76% 4.76%
3讨论
这些年,大量资料显示,西药不合理处方数量逐年增多,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3】。本次研究,对照组不合理处方率为1.18%,研究组为0.21%,通过采取加强药品质控,处方点评,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合理用药监控等多项措施,使全面质量管理在西药调剂室管理中显著有效,为保证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医院应该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加强对西药调剂室的监督与管理,完善西药调剂室管理体系,优化药学服务模式,规范药学服务流程,提高西药调剂室工作效率,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4】。研究中也发现肾科和神经内科的处方不合理相对较高,其中医师的习惯性用药是造成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予以纠正。其次溶媒选择不适宜是也是造成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之一,药品说明书是重要的医疗凭证,应组织学习更好得提高医师对药品说明书的重视。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中,不仅应该注重药剂师的培训指导,提高其综合素质,熟练掌握各种西药的作用原理及配伍禁忌等,配药时,详细审核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认真核对药品信息,避免混淆2种相似药品,消除临床隐患,也要将处方点评分析情况和临床药师查房情况列入临床医师周会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处方的合理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总之,西药调剂室管理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不仅可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而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投诉,提高西药调剂室工作效率,为临床疗效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蔡蕤,杨玉玲,冯玲. 循证医学原理在西药调剂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5):136-138.
[2]曹立辉. 试论全面质量管理在西药调剂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9):80-82.
[3]蔡青. 建立药剂科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措施与成效[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4):139-141.
[4]汪涛,杜静. 建立药剂科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措施与成效[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5):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