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管理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管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管理组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组人员的基础护理、操作技巧、健康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管理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且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培养其管理能力,强化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储备人才。因此,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管理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荣誉,护理质量管理属于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重要当中重要环节。手术室属于一个较为重要的科室,为病人提供安全的围手术期护理为宗旨,运用流程化管理模式,实现专科化的手术配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1]。手术室管理上重点在于安全、效率、成本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不仅护理人员较多,工作时间也也相当的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仅限于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本研究主要以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管理对象,分析和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3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管理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管理组,对照组护理人员16名,年龄分布年龄分布21—53岁,平均年龄(37.56±6.79)岁,管理组护理人员16例,年龄分布23—55岁,平均年龄(39.69±6.32)岁,其中助理护士2名,护士7名,护师8名,主管14名,副高1名。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
方法:由科室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安排,将每位护理人员所需工作进行合理分配,各尽其职。
观察组: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方法:(1)首先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我院护理部管理相关制度的要求,将手术护理管理工作分为以下小组无菌组、环境管理组、考核组、评估记录组、质量控制组。将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到各小组,所以护理人员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各方面,以及遇到突发紧急情况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自身能力。(2)各小组工作内容:[1]无菌组:对手术室整个环境、物品、器械等进行消毒,做到严格的无菌,对医护人员也要进行防护措施,并将污染物品、器械进行处理,切勿与无菌物品混合。[2]环境管理组:小组人员要对手术室进行区域划分并进行标注,特别注意手术室内的空间划分,需将室内所需物品进行摆放、分类等,做到室内整洁、干净等;检查所有物品、药物的标签,查看物品登记本及药品登记本的记录情况,有无遗漏,是否完善,检查抢救物品及药物、设施等是否完善,摆放是否整齐等。[3]考核组:主要负责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培训情况,检查护理人员的学习、培训等情况,并定期进行相关业务或操作的考核,进行记录。[4]评估记录组:主要负责患者病情的分析、预防记录情况、检查手术的体位情况,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内容,还需仔细核对护理过程中的医嘱单、登记单、术中护理记录单及护理记录表等情况。[5]质量控制组:主要负责对科室管理制度、工作内容、人员安排及应急措施等情况进行检查。
1.3疗效判定
(1)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操作技巧、健康教育的评分.
(2)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器械不足、医疗设备受损、遗漏医嘱标签。
1.4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后,管理组人员的基础护理、操作技巧、健康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管理后,管理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操作技巧、健康教育的评分(n,分)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操作技巧 健康教育
对照组 16 89.35±0.78 90.34±1.27 87.65±1.89
管理组 16 97.24±0.56 98.45±0.87 95.72±1.54
T值 - 33.879 21.721 13.648
P值 - 0.000 0.000 0.000
表2 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手术器械不足 医疗设备受损 遗漏医嘱标签 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 16 2 2 3 7(43.75)
管理组 16 1 0 1 2(12.50)
x2值 - - - - 3.865
P值 - - - - 0.049
3.讨论
以往手术室均由护士长一人进行管理,但容易受个人主观因素、个人文化程度及水平的影响,在实际工作评价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出结果不够公平公正,给人以整个科室所有事情均由护士长一人做决定,让科室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大家相互监督,对自身不足或科室管理不足进行总结,让后将其不断的完善;本研究显示以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属于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2-5]。将所有工作和人员进行分组模式进行管理,由护士长进行合理分配人员,对工作内容进行分配,将自身所在的小组工作内容进行有质量的完成和管理,以这样的管理方式进行能够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极大程度激发,能够有效改进护理管理质量,所有护理人员均参与其中可以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积极发挥个人的才能。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作为每位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从而体现医院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利于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与氛围。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护理管理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且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培养其管理能力,强化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储备人才。因此,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吴娟娟.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4):218-219.
[2]时征.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9):148-149.
[3]董文娟, 魏晓英, 陶颖,等. 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0):262-263.
[4]仇丽霞.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6):109-109.
[5]张芬.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8):00303-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