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琴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人民医院 湖北十堰 442200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门诊输液患者13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达98.30%。结论: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安全的综合质量得分,这对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输液室安全 隐患 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患者希望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成为我们工作的重心。门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代表医院的形象,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感性认识,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门诊治疗的落脚点。由于患者流动性较大,突发事件较易发生,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发生护患纠纷的多发区。[1]及时有效防范各类护理风险,是降低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的重要措施。我院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在优化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着重对高风险环节进行控制,均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门诊输液安全隐患因素
1.1护士方面 门诊患者病种复杂,易造成交叉感染。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商品名[2],容易因药名混乱而引起差错。同时药物品种繁多是引起用药错误的根源[3]。护士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也使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增多[4]。护士工作量大,情绪容易急躁,有时只注意护理技术的操作,忽略了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交流,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5]。
1.2 患者方面。由于现代社会患者的自我保护观念以及健康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因此对于护理的服务期望值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护理过程中稍有不如意便容易指责护理人员、干扰正常的护理秩序,这也就为医患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1.3健康教育不到位。忽略了输液过程中健康教育的宣传,没有及时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以及药物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等,有些患者为了缩短输液时间擅自加快输液速度,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2. 防范措施
2.1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2.1.1 实行首接负责制 ①窗口护士接到病人的电子医嘱和药品时,根据医嘱单收药,核对本次治疗的天数与药物总量是否相符,查对药物剂量、名称及有效期、有无配伍禁忌,认真检查药物质量,药液瓶口有无松动、裂纹,对光检查有无杂质、变色,有问题及时与药房联系。②查对需做过敏试验的药品批号,皮试结果及上次输液间隔时间有无超期,全部核对无误后签字。
2.1.2 实行三查制度 一查:窗口护士首次查对,收齐当天用药,两名护士核对电子医嘱无误后打印输液卡,交给配药护士。输液卡标注液体组数,拔针时核对输液卡瓶数,避免漏输。二查:配药护士查。药品配制前常规查对,无误后配制,配制后复查药品有无沉淀、变色、浑浊等异常现象并签字。三查:输液护士操作前后查对姓名、年龄、药名及药品质量等。查对时应采用开放式提问,采用两种以上方法(姓名和年龄),先请病人自述一下姓名再核对年龄以保证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治疗。
2.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2.2.1 ①落实手卫生,带口罩,一人一针一管,一人一止血带、一隔离巾。②输液室每日擦拭消毒两次,输液大厅空气消毒机每日循环消毒三次。③定期进行空气培养,发现细菌菌落数超标立即调查处理,保证微观环境清洁。
2.2.2 对怀疑呼吸道、肠道、肝炎,等传染病人与医生沟通确认后安置隔离输液室,配备专用的处置用物,并做好床边消毒隔离,在病人输液结束后作好严格的终末消毒处理。
2.2.3 根据实际情况将流行病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与老人小儿孕妇等抵抗力差的人群分开。
2.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护士应加强“慎独”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工作标准、操作规程。配制合格的输注液体是安全输液的重要措施之一,所有的输液器具应符合无菌要求。①正确抽吸药液:防“一把抓”式的姿势,加药用的针头或注射器勿反复使用,针头不可过大,针头越大,加药时切下的瓶塞颗粒也就越大,颗粒进入人体后,不能通过一般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引起血管栓塞。②加药注入药物时勿太快,会减少瓶塞的进入或泡沫的产生[6]。
2.4加强护士操作、应急处置能力及沟通技巧培训 安排护士接受系统的护理培训,确保每一位护士都能够熟练掌握静脉治疗行业标准,输液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一般分为核对医嘱、摆药、配药、输液、巡视、应急处理等环节。[7];加强护士的沟通技能,与患者建立亲情式护患关系,切断引发纠纷的导火索。
2.5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用药前对患者,特别是患儿家长要告知用药目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诉不能外出输液,以免发生药液污染、输液反应或其它意外[8]。特别强调擅自调节输液速度所造成的危害,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9],提高患者依从性。
3.小结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针对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规范输液室护理操作流程,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都得到很大提高。
参 考 文 献
[1]郭志美.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3,23
[2] 黄霜霞.对输液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5,27(4);519.
[3] 吴绪峰,马丽莉.门诊输液室的风险识别及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5,22(12);152.
[4] 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3.
[5] 郑亚华.输液室护士受暴力行为侵袭的原因及对策【T】.护理与康复杂志,2005,4(3);229.
[6]桑红琼.浅析安全满意的静脉输液方法.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0,2 (20):67
[7] [2]陈小梅,陈枫,林淑清.影响门诊输液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4,18
.[8] 王文光,赵敏丽.小儿严重输液反应原因及对策【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3):175.
[9] 凌云,陈朔晖,诸纪华.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