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论罗伊·哈里斯《第三交响曲》的音乐语言特点
发布时间:2023-10-06 来源: 访问:

谱例2-1


如果从纵向关系来看这三条和声性旋律线条,整个乐句就是由B-#D-#F-C大小七和弦这个不协和和弦及其经过音所构成,加之,低音单簧管搭配巴松管的配器手法,哈里斯成功地将神秘与阴郁的音乐氛围烘托得无以复加。听众能够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作曲家似乎有很重要的情节要娓娓道来,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长乐句的出现,故事的内容即将被和盘托出。
阴暗的和弦色彩——“不同音高的结合所带来的不同的协和感,或纯净,或丰满,或空洞,或混乱,或嘈杂的丰富的变化效果”[]【4】在低音弦乐、低音单簧管与巴松管的支配下成为了音乐的主角,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提琴组的齐奏旋律是典型的美国民间的五声音阶,然而在哈里斯其它的作品中,这种写作手法则大多倾向于嵌入一个管弦乐对位法的构架中,既有管弦乐的宏亮度又有相当适宜的和声支撑。就音响效果而言,近似于古朴的美国圣诗。美国圣诗,主要是英国清教徒在移民初期所带来的英国宗教赞美诗与世俗歌曲,其旋律通常采用英国传统歌曲曲调。如约翰·迪金森(John Dickinson,1732-1808)作曲,皮威廉·博伊斯(William Boyce, 1711-1779)作词的《自由之歌》(The Liberty Song)中的合唱部分:
谱例2-2
     
随后,整个管弦乐队都参与了进来,充溢其间的四度、五度音程构成了宽广的共鸣效果,而这种手法在当时的交响乐作品中十分典型。哈里斯在写作强拍节奏时,有时会利用节奏这一音乐元素来区分乐句主体中的低音旋律线条,同时伴随着四度、五度音程下行。如下面所示谱例中的第1-3小节:
谱例2-3


而当他在运用弱拍节奏时,经常会用二度、三度这类的小音程来支撑它,就这一点而言,哈里斯或多或少参照了传统和声处理技法。此外,“和声经常在外形节奏上,甚至在低音层次上,扮演一种重要的角色”,[]【5】哈里斯常常利用和弦式节奏来造成与之前和声音调的鲜明对比。如下面所示谱例中的第4-5小节:
谱例2-4


紧接着,建立在三和弦基础上的音乐结构浮上台面。最终,乐曲从阴暗的色调过渡到明亮的状态,这也预示着“抒情的”第二乐段的来临。
作品的第二乐段节奏进行相当紧凑、旋律律动相对较快,间或有力度上的加强,乐段主题材料主要来自于第一部分,这映射出了哈里斯创作初期的较为惯用的乐曲发展手法。
谱例2-5


如谱例2-5所示,每一条密集的旋律线都是由分解和弦的上下进行与半音音阶来构成的,并其中掺加了大量的多重和弦、混合音程和弦:在抒情性高音乐器长笛所引出的旋律中,由骨干音bE、G、bB、#D、#F、A、#C组成的多重和弦(增大七和弦与大小七和弦)的分解形式交替呈现;在双簧管与英国管引出的旋律中出现了一个由C、#C、#D、E、#E、F、#F、#G、A、bA、B、bB音组成的半音音阶以及bA-#C-E-#G、bB- bD-#F-#A混合音程和弦;单簧管与低音单簧管交替引出C-E-#G-B与bB-D-#F-A这两个增大七和弦的分解和弦,类似于加以变化的模仿式复调形式。“模仿是细腻地发展乐思的一种最丰富的形式,因为在模仿中虽然几个旋律在同一时间内形成对比,但在不同的时间内它们显然是一样的——在每一指定时间内第二声部中出现的旋律和第一声部中的完全不同,但同时它正是在完整地重复第一个声部中的旋律。这样,在模仿中就有可能使整个多声音乐具有特别高度的统一性”。[]【6】哈里斯在此处运用这种旋律写作方式搭配单簧管纯净、圆润以及低音单簧管富有表情性的音色,与第二乐段的抒情性的主题十分契合;巴松管奏出的A-#C-E-#G增大七和弦与bE(#D)-bG-bB小三和弦的分解旋律线条搭配巴松管中音区的柔和甜美的音色恰当地配合其它木管乐器传达出了这一乐段的感情基调。
随之,作曲家奇妙的让整个管弦乐队开始轻声吟唱,听众被带到了第三乐段——田园风格的音乐世界中。渐渐地,乐曲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曲调变得轻柔盈润。就在这时,一段长笛独奏急转直下,预示着由弦乐器、圆号和木管乐器演奏的清新主题的悄然展开。
谱例2-6


“田园的”第三乐段是整部交响曲中的“种子乐段”,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可以呈现原始的、自然的音乐氛围的音响结构。在以往的音乐作品之中,不乏有表现春意盎然的大自然情怀的优秀范例。例如: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5-1741)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中的表现手法:
谱例2-7



维瓦尔第运用小提琴连续不断地奏响E大调主和弦与下属和弦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联动,将春风燎原的惬意姿态与世人对大自然的愉快记忆表现的恰到好处。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 1770-1827)1808年创作完成的《田园交响曲》(SymphonyNo.6 in Fmajor Op.68)中,作曲家利用基于密集节奏型的F大调主和弦的音程起伏律动呈现出了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了大自然中祥和安宁的氛围。
谱例2-8


20世纪瑞士作曲家奥涅格(Honegger Arthur,1892-1955)在作品《夏天的田园曲》中,利用长笛与单簧管的短小动机的更迭营造出了别样的夏日田园风情。由于在和声色彩方面深受法国先锋派的影响,所以其音响效果较为迷幻。
谱例2-9


不同于上述作曲家们对于田园风格的表现手法,哈里斯第一次通过对于音响与结构的利用来营造出大自然的氛围。木管乐器——英国管与单簧管的独奏部分,哈里斯运用A-#C-E-#G大大七和弦持续不断地引领出优美的旋律乐句,同时,跌宕起伏的弦乐组琶音急奏则将一个充满魅惑的背景画面投射出来。
谱例2-10


第三乐段主题近似于第一乐段主题,确切的说,它是植根于第一乐段开始部分的分解和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然而,哈里斯同样会将某个动机的主题动机自由发展。
第四乐段的赋格从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就注定会令人难以忘怀。赋格的主题由铜管乐器演奏,结构简洁、情感强烈、令人印象深刻。这段音乐的编排之精简与打击乐之强烈平衡了第三乐段较为迂回的主题。它再次印证了哈里斯本人的创作才华。
谱例2-11


这段赋格有一条长大的旋律线贯穿其中,乐句长短不一。通过弦乐组各部分之间的卡农式琶音模仿而造成的复调式弦乐背景。“一个表达出音乐形象的基本特征的主题在多种形式下一再出现时,就可能把音乐形象的发展中所产生的一切新的表情色彩全部表露出来,并且能表示出这些表情色彩对作品中乐思进行的统一而连贯的过程所具有的密切的从属关系”。[]【7】所以,哈里斯运用赋格手法将这一乐段中戏剧性表情更为直观的表达了出来。
谱例2-12


同时,此乐段中还充斥着基于不同根音的三和弦叠加形式。如下图所示,在1-3小节中,哈里斯运用了E-G-B小三和弦与D-#F-A大三和弦的叠加;而在第4小节处,则运用了#C-E-G减三和弦与B-D-#F小三和弦的叠加。这种作曲手法也是哈里斯音乐风格的标志性手法。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杂志,于197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422/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
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时代》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094/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中国猪业中国猪业
《中国猪业》杂志(双月刊)是由中国农业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部级...
品牌与标准化品牌与标准化
《品牌与标准化》杂志,双月刊,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主管,辽宁省...
中国民用航空中国民用航空
《中国民用航空》(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主办。 《中国民用航空》是研究民航发展的重大...
化工管理化工管理
《化工管理》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91/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