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来源:互联网 sk002 | 赵永烈,王良叶,王玉来,郝瑞福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偏头痛  天麻素  研究进展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 目的  探讨总结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分析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文献,从天麻素的药代动力学、天麻素的毒性实验、天麻素的镇静催眠作用、天麻素的镇痛实验、天麻素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天麻素预防给药对偏头痛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几方面总结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及疗效。结果   天麻素的药代动力学在动物体内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天麻素后进入体内后,较大部份以原型形式由肾脏排出,部分在肝及血中降解为天麻甙元,而天麻甙元可透过血脑屏障,与脑内相关受体结合,进而发挥中枢抑制保护效应。天麻素及其代谢物天麻甙元毒性很小。天麻素可减轻长春新碱诱导的大鼠化疗痛反应;天麻素与天麻苷元均能显著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的痛阈,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且呈剂量依赖性;天麻素可调节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进而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能预防偏头痛发作;天麻素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区域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对损伤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天麻素单独应用治疗偏头痛,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氟桂利嗪对照,天麻素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天麻素和尼莫地平联用、天麻素和氟桂利嗪联用、天麻素联合甘露醇治联用、天麻素和神经营养剂联用、天麻素联合脑血管扩张药物、中成药活血、止痛药等,治疗偏头痛均能提高临床疗效;应用天麻素作穴位注射,比单独针刺治疗,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所提高。结论   天麻素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镇痛、神经保护作用,其毒性及副作用很小,并具有吸收快、分布广、消除较快等特点,临床应用治疗偏头痛疗效可靠。
关键词:偏头痛  天麻素  研究进展
 
天麻素(gastrodin)是天麻的干燥根块提取物,其化学名称为4-羟甲基苯-β-吡喃葡萄糖苷,分子式为C13H18O7,分子量为286.28,熔点154-155℃。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氯仿和醚。其主要代谢产物为天麻苷元(gastrodigenin,p-hydroxybenzyl alcohol,HBA)。近年相关学者对天麻素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天麻素药代动力学、镇静催眠作用、镇痛作用、抗焦虑作用、抗惊厥作用、抗癫痫作用、神经保护作用、抗疲劳作用、改善微循环作用等,现就近年天麻素对偏头痛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1. 天麻素的药代动力学
蔡铮等[1]研究了灌胃天麻素后小鼠脑中天麻素的药动学特性,结果显示天麻素经小鼠口服给药后,能较快入脑并代谢为天麻甙元, 脑组织中天麻甙元的质量浓度与时间曲线呈现双峰(tmax1=15min,  tmax2=90min),即15 min即达第一个峰,药时曲线下面积为52 822. 5ng/min/g,消除半衰期为54.8 min。
孙成春等[2]研究了18名健康志愿者天麻素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单剂量双交叉口服天麻素胶囊200mg,采用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表明,天麻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5. 50±1. 80) h, tmax为(0. 81±0.18) h, Cmax为(1.480±0.315) mg/L, AUC0-16为(5.73±1.90) mg/h/L,AUC0-∞为(6.445±1.897) mg/h/L,天麻素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0±6.3)%。华雯妍[3]研究了1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50 mg天麻素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Cmax/ng·mL−1为378 ± 84,T1/2 /h为2.1 ± 0.4,Tmax/h为0.8 ± 0.3,AUC0-12/ng·h·mL-1为878 ± 175,AUC0-∞/ng·h·mL-1为897 ±175,表明天麻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较为迅速,能快速起效。
王俏等[4]采用体外匀浆孵育,高效液相法测定天麻素代谢物。结果显示在脑、肝、肾匀浆中,天麻素代谢物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醇)的生成反应速度常数分别为0.0305, 0.0121,0.1409μg·mL-1min-1,天麻素在大鼠脑、肝和肾匀浆中的清除率分别为(29.7±2.1), (10.4±0.8)和(299.5±22.7) μL·min-1·g-1,天麻素在脑、肝匀浆中代谢较慢,在肾匀浆中能被迅速代谢。在脑组织不同区域中,天麻素被代谢生成苷元的反应速度常数以小脑、脑桥与延脑、丘脑3个区比较高,皮层、纹状体、海马3个区比较低,前者为后者的约1.5倍。天麻素在大鼠小脑、丘脑、皮层中的清除率分别为(45.9±7.4),(39.6±5.6)和(24.4±3.0) μL·min-1·g-1。表明天麻素在非酶体系中稳定,在肝、肾、脑组织匀浆中天麻素可被代谢为天麻苷元。在组织中的代谢,以肾最快,脑次之,肝最小;在脑组织中,天麻素在小脑、丘脑、脑桥与延脑区域代谢速度快于皮层、纹状体和海马区。
程刚[5]采用胆管结扎术和颈静脉插管术,同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天麻素浓度的变化,应用3P8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天麻素在25-800μg·m L-1 浓度范围内样品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 0. 995。提取平均回收率83.6% ,日内、日间RSD< 15%。天麻素静脉给药在大鼠体内分布迅速,代谢很快,给药20 min左右血药浓度即达极低水平,经灌胃给药后天麻素在大鼠体内分布很快,25 min左右达高峰,而后迅速衰减,表明天麻素在体内不易蓄积。大鼠灌胃给药200 mg·kg-1后的生物利用度很高,达86.1%,说明天麻素在大鼠胃肠道吸收较快、较完全。大鼠静脉注射天麻素后体内药动学符合开放性双隔室模型,而灌胃给药符合开放性单隔室一级吸收模型。大鼠结扎胆管前后AUC0-180分别为(18±9),(15±13) mg·min·mL-1,表明天麻素在大鼠体内不存在肠肝循环。
刘克辛等[6]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天麻素在大鼠体内的生理处置,于大鼠在体肠袢注入天麻素后15min及30min分别回收给药剂量的66%和47.4%,1h后则测不到原形药,说明本品自肠袢吸收迅速且较完全。应用离体胃肠道温孵实验,结果表明,天麻素在离体胃、小肠的回收率分别为92±7%和98±7%,说明天麻素几乎不被胃肠道破坏。天麻素静脉注射后2min以肾脏含药量最高,血浆、肺次之,心脏、肝脏、肌肉、脾脏、脂肪等含量很低,脑组织中未测到天麻素。静脉注射5min及10min的组织分布与2min所得的结果基本相似。天麻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但其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醇(苷元)在脑组织中可被检出。天麻素血桨蛋白结合率为7.8%,组织温孵实验表明,天麻素在全血、肺、肝和肾组织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9.1%, 99.8%, 91.2%和47.68%。体外肾切片温孵可使天麻素转化为其苷元。天麻素主要以原形药的形式从尿中排泄,胆汁中排出甚微,龚便中未检出原形药及其苷元。
刘克辛等[7]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家兔、大鼠、狗血浆中天麻素(甙)及其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醇(甙元)。实验表明,天麻素在家兔、大鼠和狗血浆中药代动力学明显不同。iv 100mg/kg后,天麻素在大鼠血浆衰减最快,t1/2β为8.41min,家兔次之,t1/2β为38.4min,狗最慢,iv 50mg/kg后t1/2β为105min。大鼠ig后的生物利用度为81%,而家兔ig后则血中测不出原形药,同样剂量给家兔ig,血浆中未检出原形药,但十二指肠给药后血浆中可测得天麻素,其生物利用度为2.8%。在家兔iv天麻素后的血浆中可测出甙元,而在狗和大鼠均未测出。这都表明,天麻素的药代动力学在三种动物体内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经济学》
《中国劳动经济学》是2004年创办的全国性劳动经济理论刊物,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和华南师范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主办。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
城市与环境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
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211/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
药学学报《药学学报》
《药学学报》杂志,于195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16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药物分析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是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42年3月,初定名《国立西...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现已更名为《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旬刊)创刊于2008年,是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联合国全球人类发展中国协会指导,国资...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