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根据自己钻研教材时的难处确定教材的难点。
教师在教学前着手研究教材时,不大容易理解、需要想一想才清楚的地
方,往往是教材的难点。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教材的难点。
学生在预习中会提出许多问题,有的正是这节课难以理解的地方。
根据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确定教材的难点。
在教学每一课之前,应对学生,尤其是占大多数的中下等学生进行调查,
然后确定教学难点。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确定不同层次的教材难点。
俗话说,十个指头,各有长短;一班学生,程度不同。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感到容易,有的学生感到困难。因此,教学时,应根据班上学生水平的不同层次,确定不同层次的难点,达到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教训确定教学难点。
教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反思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这样在下一次教学前,教师就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或教训,以作为“前车之鉴”,确定教学难点,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当然,确定教材难点,其途径、方法、方式远不止上述这几种,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其效果会更佳。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实施难点突破的关键
通过两年的研究实践认为多媒体课件制作需要把握下面几点:
1、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选择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强大。多媒体开发工具应具有所见即所得、媒体集成度高、各种特殊效果丰富且容易实现的特点。
(2)容易上手。多媒体软件的操作应简单易用,必须使一个完全不懂程序设计甚至完全不懂计算机操作的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使用方法。
(3)兼容性强。课堂教学中要用到的素材千变万化,开发平台必须要兼容绝大多数的媒体格式,支持各种输入设备,能够采用或提供各种素材。
目前,教师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开发平台是 Macromedia 公司的 Authorware 。 Authorware 的强大的、基于图标的开发环境使得无论是专业的多媒体程序员还是一般的计算机用户都能开发出生动漂亮的多媒体作品来。由于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 Authorware 多媒体开发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商业领域,如多媒体 CAI 课件的开发、新产品的介绍等等方面。不过,要熟练使用 Authorware ,必须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我们认为,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教师来说,应该选择 Office2000 套件中的 PowerPoint 。 PowerPoint 的操作极其简便,配套模板、素材丰富的 “ 电子幻灯片 ” 制作是 PowerPoint 的最大特色。系统提供的模板和各种体贴的提示使你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开发出一个生动美观的多媒体课件。 其实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你PowerPoint精通了,一般情况有PowerPoint也就足够了。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在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对课件的设计非常重要。不要一味地追求最新的 “ 技术 ” ,把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这是不准确的。因为,课件毕竟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只有设计好课件,才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那么,课件的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从课件的可教性入手。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因而,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例如,抽象的病理生理过程、细胞的分裂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学生理解、掌握它们带来一定的困难。若用计算机的动画来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理解、掌握它们的本质属性。
(2)从课件的易用性入手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 40 分钟,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还要在能够脱离本机的其它计算机环境中运行。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件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课件启动要快,不能让师生焦急等待。课件要尽可能占据小的容量,一定要改变认为课件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课件最好还要能在网络上运行。
②友好的操作界面。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要支持鼠标操作,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可以方便地向前、向后和跳跃。
③课件运行要稳定。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或重新启动,尽量要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运行的稳定性。
④及时的交互应答。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要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⑤尽量避免使用超链接,因为超连接容易造成误操作。
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自动播放。因为自动播放是按一定的固定时间设计的,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提前预见的情况,当你暂时停下讲课在处理突发情况的时候,课件还在继续播放,教师不容易控制。
(3)从课件的艺术性入手
如果一个课件的演示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说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样的课件可以说是好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完美结合。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不仅教师的美术基础要扎实,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所以这一方面的要求也不宜过高。其主要表现有:
①界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
②为使对象更加逼真,可以采用 3D 效果。
③动画要流畅,无停顿、跳跃的感觉,但运动的对象不要超过三个。
④配音要恰当,且音色优美。
总之,我们认为,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必须要进行精心的准备,要认真钻研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源于书本,高于书本,切不可将书本简单地电子化。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