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由于难点多难度大造成的难点,要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分散难点的办法来解决。对难点较多、难度较大的难点,可设计若干台阶,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爬上去,最后使难点得以解决。
5)由于问题错综复杂造成的难点,要综合分析,化复杂为简单的加以
突破。有的问题涉及到大量理论知识,牵扯的问题较多,需要同时综合地运用多种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先要细致地层层分析问题的复杂因素,然后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知识,逐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几个简单而又基本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易于接受。
6)由于内容相近或相似易混淆造成的难点,要通过反复对比的方法加以突破。有些内容相近或相似,容易使人混淆,使人误解。解决的办法是新旧联系,反复对比,从分析比较中辨别正误。
总之,教学中的难点是多种多样的,对待各种类型的难点,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摸索,进一步探讨,寻找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理论依据
1、哲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本课题是以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它的哲学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多媒体课件通过亮丽、清晰、逼真的小动画;精美的图形、图像;形象的声音;醒目的表格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2、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直观性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很好的直观性教学手段。
3、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根据心理学提出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的理论。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声情并茂,协调学生多种感官的接受能力,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分析研究、对比实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教材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来突破教学难点为手段,系统地制作出难点突破的一系列课件,探讨多媒体技术教学在医学课程中突破难点的可行性。
研究的主要步骤:
开题报告(详见开题报告部分)
2007年11月15日,我校课题组召开会议,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进行开题报告。
资料收集、学习(详见学习资料)
2007年11月16日——2007年12月31日举办讲座和培训班学习了相
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如何突破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手段和方法。)、国内外多媒体课件使用的现状、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确定研究的教学难点
2008年1月1日——1月31日各学科组认真研究教材、教学大纲,认真
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教学难点:
1、微生物教研组研究的难点为:
(1)抗体各部位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四种类型的超敏反应。
(3)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4)全身感染的四种类型。
(5)病毒的增殖过程。
2、病理教研组研究的难点为内容多且又抽象难懂,具体形态难理解描述,病机复杂或有动态变化过程,各期病变相互关连的内容:
(1)炎症渗出。
(2)栓子运行。
(3)血栓形成。
(4)肿瘤转移。
(5)动脉粥样硬化。
(6)大叶型肺炎。
3、药物学研究的难点为:
(1)根的初生和次生构造。
(2)冬虫夏草的正品与伪品的鉴别。
(3)鹿茸的不同商品及其鉴别。
(4)人参的野生品和栽培品的鉴别及原植物的鉴别。
4、生物学研究的难点为。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3)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吐作用)
(4)细胞质(各种细胞器)。
(5)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6)胚胎发育。
(7)三大遗传定律。
(8)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5、生理学研究的难点为: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血型分型理论、血型分型依据。
(4)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制作多媒体课件
2008年2月1日——2008年12月31制作多媒体课件,并通过对比教学,论证课件的科学性、实用性。
组织教学公开课,示范课
2009年1月——2009年6月组织了一次教学公开课,四次示范课、
相互探讨研究、相互取长补短。
收集反馈意见。
2009年7月——9月通过随机谈话、问卷、座谈等形式听取了教师和
学生的反馈意见。
总结完善。
2009年10月——12月完善总结、结题。
在全校各学科推广应用。
2010年1月开始在全校进行推广应用。
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两年半的研究和实验中,课题组成员对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题组成员对研究课题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共识。
教学难点的确定是本课题的基础;
教学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教师对教
学难点把握得准确与否,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因素。只有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出有效解决难点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们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研究,认为确定教学难点一共可以通过下列的方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教材的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寻找教材难点,再突破难点,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确定教材的难点。
了解编者为什么把某一节教材安排在某一单元内,明确这一节教材在本
单元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能明确难点;教师掌握教材本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确定它的难点。
根据教材练习训练内容确定教材的难点。
每节课教材后的练习题,往往分别提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单元教学中的重点训练项目确定教材的难点。
在研究教材难点时,先查一查它在哪一个重点训练项目之中,就能发现
难点是什么了。
分析教学重点,发现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有时会与教学重点完全一致或包含在教学重点
中。有些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认为不难,但学生接受困难较大或与以前所学知识有混淆,那么这些内容也应该确定为教学难点。教师在分析教学重点的时候,应该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相联系,以确定该教学重点是否也是教学难点。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