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总述课题概况,说明课题研究方法,回顾课题活动情况,阐述课题研究所得到的认识:各学科确定教学难点是突破难点的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实施难点突破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是难点突破的重要环节。
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基础医学难点的研究
课题类别:阳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
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注意力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从而呈现最佳学习状态,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更显示出其独有的优越性,医学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缓慢而抽象的生理过程,使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这个变化过程;也常有一些微观世界的复杂变化,看不见摸不着;而中等职业卫校的学生年龄偏小、理解力非常有限,同时由于高中扩招学生素质逐年下降;这些教学内容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学难点直观简化,使学生能够非常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的抽象运动变化,从而对生物现象、生理、病理过程的本质能一目了然。为此我校决定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基础医学难点。
研究目标:
总目标:积极探讨信息环境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书本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情景交融、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使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医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点是不容易只靠讲解和画图能解释清楚的,若配以图像、动画加以演示,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从而突破医学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
(1)初步探索出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教学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手段。
(2)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并建好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3)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
学设计,并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网络教学之中
研究意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灵魂。为实现这一
目的,教学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分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学难点的教和学没处理好。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传统教学中有很多方法,但有些难点用传统方法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法突破,多媒体技术为教学难点的突破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条件,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医学教学难点的确立的科学方法、探寻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的优势和方法。意义在于促进新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结合,寻找突破难点的最佳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此项探究不仅对基础医学学科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研究内容:基础医学课程各学科教学难点,包括生理学、病理学、
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学、药剂学。
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9年12月
研究对象:阳泉卫校2007级学生
研究组织机构:课题组由教学校长直接领导,由基础医学教研室
主任任组长,生理、药剂、生物、微生物免疫、病理学科组长为组员。
课题的界定
1、多媒体及多媒体课件:
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或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多媒体通常是指信息感觉和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及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图像以及活动视频),在各种媒体间按某种方式建立逻辑连接,使其成为具有交互能力的系统。多媒体课件是各种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利用性能卓越的硬件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软件设计,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影像等多媒体素材根据创作人员自己的创意融为一体,形成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软件。本课题侧重于将基础医学某些学科中的教学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多媒体课件,突破学科教学难点。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分析这个落差,搭建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用的突破难点的方法一共有下列几种:
1)由于知识抽象造成的难点,要以形象、直观、实践的教学加以突破。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些理论性的知识,由于学生缺乏与之有关的感性认识,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对这类难点,解决的办法有:(1)讲解时,多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用活生生的实例来讲解抽象的东西,或以形象的比喻方法进行讲解。(2)运用板书、板画、挂图、模型、幻灯、录象、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讲解,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创造条件。(3)组织学生参观或现场教学,在实际体验的基础上讲清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
2)由于缺乏基础知识造成的难点,要以“以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
法加以突破。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题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有些已学过的知识,由于时间过长,应用不多,一时学生不知运用,这也是正常的。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回忆旧知识,然后再导入新知识。
3)由于对新知识过于生疏造成的难点,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去突破。
有的知识,运用过去的思维逻辑很难理解,需要在认识上有个新飞跃,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它。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下水”,要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使难点得以解决。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