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者姓名:刘秀华?????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新华路街道联校陈庄小学
摘要: 中外文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阅读名著的平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但是,当前小学生的名著阅读大多局限于入选课本的一些名著节选,这种阅读量以及阅读范围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教授入选教材之中的名著名篇时适时地拓展和激发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这样,既能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的完整书籍,又能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名著。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能力
深入阅读中外名著名篇,意在引导学生进行一种健康和理性的阅读风气,使小学生在心智成长的道路上以名著来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和人文精神。因此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如何在课外阅读名著,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的喜欢上阅读名著,成为小学语文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简单探讨一下:
一.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虽然影视作品并不能完全替代书本阅读,但是,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情趣,是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我国的“四大名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影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有更直观的印象和理解,也使名著的情节内容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名著的兴趣,从而在阅读名著书籍时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说比较经典的《西游记》就有各种版本的动画片和电视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其中内容。经典名著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而名著阅读的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将学生引入经典名著的大门。引导学生与名人沟通和交流,丰富思想的泉水,打好精神的底子。再如《红楼梦》当中有一处非常有意思的桥段——刘姥姥进大观园,当学生阅读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观看媒体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在授课前,预先在网上找到影视剧中演绎的这一部分的内容,上课的时候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利用“看”的形式就可以进行直观的了解,从而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更加高效,对于学生来说,便是在名著阅读中最大的收获。
二.利用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虽然在阅读名著的时候,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但是由于阅读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学生在进行长时间的阅读后,容易导致其思维停滞,无法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更多的思考,而且小学生正是处于一个爱玩的年龄段,单调的阅读过程容易使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逐渐对课外阅读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去活跃课外阅读课堂,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名著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表演的新形式来进行教学。在表演的时候,学生需要记住各自的台词,而学生记住的这些台词就是书籍当中的文字,这其实就相当于学生换了一种方式在阅读书籍,而在亲自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和语言表达出文章中具体事件的情节,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深意,从而能够有效地体会书籍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阅读书籍的效率。而且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完全改善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对课外阅读更感兴趣,积极地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带来更大的提高。比如在《西游记》这本书中,有非常多的部分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在上课的时候安排好角色的分配,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事先编好的剧本进行背诵,之后让学生进行片段的演绎。这样可以让阅读课堂的活跃性实现最大化,使学生对阅读更加地感兴趣,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每名同学都能够亲身体验《西游记》中的场景,使学生的理解能够更加地深刻。
三.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有效理解名著内容。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经常都是独自一人来完成,其中也包括了课外阅读的过程。学生在独自阅读的时候,由于书籍当中存在大量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要想全部将它们记住并理解,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而且小学生在一个人阅读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孤独,对于书中的一些问题和理解,他们没有更多能够倾诉的对象,这样容易使小学生阅读的进程大大减慢,从而使课外阅读的效果大大降低。为了能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同时降低学生在阅读时候的孤独感,教师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在小组合作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内的每一名学生专门读其中的一部分,阅读之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在阅读时候的难度,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另外,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一同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自行进行小组内的讨论,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同学可以将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表达出来,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其他同学对文章的阅读思路,拓宽自己的视野,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对理解文章内容更有帮助。比如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因为这本书中有很多具有一定深度的内容,如果仅靠小学生独自来完成阅读,恐怕无法有效地理解这本书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通过不断的沟通与讨论,利用小组成员的力量,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了解书中所描写的内容,从而使阅读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利用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评价过程对于小学生阅读名著来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每堂阅读课之后,都会对课堂上自己阅读的内容有一个总结性的理解,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可能理解的角度和意思与书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有所偏差,如果没有教师的评价,会让学生在日后的阅读过程中继续按照原有的思路来理解文章,这样不利于小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会使阅读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每堂阅读课之后,应当主动了解学生在本堂课的阅读情况,并积极给出评价和引导,使小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先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理解的内容,然后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对于学生理解比较深刻和优秀的部分,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夸奖,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而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告诉学生为什么不能这样理解,并且给出改正的方案,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评价,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阅读名著时的情况,同时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善,从而能够在阅读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阅读能力越来越高。
新课改特别地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要具有人文性,名著阅读便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良好途径。搞好名著阅读的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不仅能够锻炼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能够丰富思想,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做好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针对当前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