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一、杜甫爱国忧民意识的形成............................2
一、杜甫爱国忧民意识的形成............................2
来源:互联网 shenrui |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正文:

  

   

   二、杜甫爱国情怀的内涵................................3

   三、杜甫的爱国忧民情怀的作品影响了那些诗人............4

   四、杜甫的爱国情怀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4

   五、结束语............................................5

   六、参考文献..........................................6

   

                 

引 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是诗的国度,说到唐诗自然少不了诗圣“杜甫”,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社会黑暗,政治腐败。杜甫以他凝重的诗笔、带血带泪地歌唱那个黑暗的现实社会。他的诗中充溢着对国家的热爱,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这正是他的博大之处,也是他诗歌达到现实主义顶峰的原因。

   

    

    浅谈杜甫诗爱国忧民的情怀

内容摘要: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爱国忧民。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各种尖锐而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广大人民灾难深重的生活,展现了诗人悲天悯人及爱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杜甫的诗如“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同时,他的诗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及启示。

  

关键词:杜甫 爱国忧民情怀 仁爱

  宋代苏轼说,杜甫之所以是诗人之首,是因他有浓厚的爱国忧民思想。在古代,忠君就是爱国,要做到忠君爱国,则要关心人民疾苦。他叹“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他穷途潦倒也要为百姓呼喊。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作品描绘的就是老百姓的悲惨图象。通过这些血泪的文字,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诗人那颗爱国忧民之心。

  杜甫的爱国忧民是真心实意的。儒家的忧患意识、仁爱之心他一生都在践行。

一、杜甫爱国忧民意识的形成

  人间杜甫才是真正的杜甫,他扬弃固有的认知,在认清历史的情况下,他或许看起来没有那么地高大,但真实,他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在长安十年,杜甫曾积极营谋官职,也投献谄媚。

  杜甫的行为仍然是奉儒家入仕思想及时代干谒风尚影响的,这是无可非议的,这和他接触的教育是有关的。他在面对石壕吏夜捉人的情况下,他也是无可奈何的,于是,他写下了《石壕吏》,陆时雍评价其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1)但他自己生下来就是被免除了兵役赋税的(因为杜甫的母亲是唐代士族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所以杜甫享有不呐租不服兵役的特权),杜甫他除了庆幸,更多是有愧怍之感的。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杜甫才明写老妪,暗示着差役,赞扬老妪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既表明自己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又写出了老妇这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封建时代社会动荡,政权的更替,往往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这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想法,使他面对破败惨碎的山河才有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惆怅。

  他经历了安史之乱,他深切地体会到百姓的辛酸,这更能使他面对沧桑的李龟年慨叹“落花时节又逢君”。也是“有弟皆分散”“家书抵万金”的悲酸,他推己及人,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愿。诗人即使一无所有,心中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至死不渝。这就是杜甫,他超越了个人的苦痛,化痛苦为济世情怀!为了天下苍生、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宏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博爱的情感,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是这仓廪不实而才知礼节,衣食不足而才知荣辱的品质精神,让人更加敬佩他的人道主义的厚重与关怀。

  “安史之乱”这段时期,他不停地四处漂泊与逃亡,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这一路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国势的倾颓。虽然是这样,也正是这一时期他时刻面临着死亡威胁,而这种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丰富的人生经历,才为他诗歌题材和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他在逃亡的过程中,经过了石壕村、新安道……杜甫他目睹了国家的满目疮痍和国家的凋零衰败。因而,他诗情异常澎湃,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优秀作品。

  这一时期的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基本是忧国忧民的思想。杜甫“长安十载乞食”,而且半生过着漂泊辛酸的生活,这使他对儒家忠君爱国济世的思想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杜甫的忧民意识与爱国情怀在他的作品中更为深邃,沉郁,深刻。

二、杜甫爱国情怀的内涵

  杜甫一生的喜、怒、哀、乐是和国家的命运的兴盛和衰败息息相通的。杜甫诗内容广泛深刻,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政局变化和各阶层的社会生活,以及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2)在“安史之乱”前,他目睹了唐王朝的奢侈腐败,在《丽人行》中,通过写杨国忠兄妹在曲江游宴的事,揭露了他们的骄纵跋扈、荒淫奢侈的丑态,这从侧面反映了统治集团的腐朽与政治的黑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成鲜明的对比,富者宴饮达旦,醉生梦死;穷者饥寒交迫,朝不保夕,表现出统治者淫乐的生活以及黎民百姓饥寒交迫的残酷现实,以巨大的事实反差,传达出诗人内心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愤怒不平。(3)更加鲜明地暴露了政治极其的黑暗,可见统治者的极端腐败。面对这样的统治者,社会的矛盾自然是尖锐的,恶劣的。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的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

  “安史之乱”后,杜甫为义军的惨败痛心,乱军的得失而焦虑、悲愤。于是,他写下《悲青坂》等诗来怒责乱军的骄横及哀悼死亡的战士……从诗中可以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对收复京师的深切的希望,字字带血,实在使人不忍卒读。一字一句都凝聚着杜甫的爱国情怀,当诗人面对战后的荒凉,他抚今追昔,写下《哀江头》、《秋兴八首》抒发诗人追念祖国昔日的繁华之情。

  国家危难时期,诗人写下《春望》,对着三春的花鸟感伤流泪。可一旦战争初定,好消息传来,诗人又会惊喜若狂,即奋笔疾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浦起龙评价:生平第一首快诗(4)来表达他此刻的情感。诗人一心想着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幸福快乐,天下太平,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凸现于世人眼前。当然,他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毫不吝惜自己词汇赞美一番。

  诗人的这种炽热的爱国情怀令我们为之动容,后世无数的爱国文人也受到启迪、震撼。总之,杜甫的爱国情怀是他最好的底色,也永放文坛光辉。他的高尚情操是和他生活的时代紧密相连的,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三、杜甫的爱国忧民情怀的作品影响了那些诗人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他在后世被推崇,尤其是他与李白仙圣齐名,被认为是唐朝诗坛的双子星,可这往往给今人一个错觉,那就是杜甫生前诗名很大。“但是在当时人们对于杜甫,而是十分冷淡的,就在他同时代,比较著名的诗人中,无论是认识与不识,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到过杜甫的诗。”可见杜甫是生前寂寂,死后荣光。

  中晚唐在唐人唐诗选本中,几乎无杜甫,韩愈等人对他的欣赏也只仅限于小圈子中,是不入主流的,元白、小李杜等人对杜甫是多加称颂,这样才使他逐渐被人承认、认可,然而,距杜甫逝世已有八九十年之后,他的封神“称圣”那是后世百年不断研究,打捞的结果。“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面衰的转折期,诗艺卓著,才华横溢,但他的才是诗才而非治才。

  可就是这样,他的诗给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他的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不管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能达到高度统一,来借此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情感,是一种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是可贵之处。

  所以杜甫诗作的最大亮点在于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他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的理念、根源是可以追溯到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诗经》,和《诗经》《汉乐府》是一脉相承的。他的作品能很好地体现到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以此来反映社会底层大众的心声。

  他爱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崇高的人格魅力,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时期知识分子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因此,激励了无数后世的爱国诗人。诗人伟大的诗篇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及理念,启迪了后世一代一代的诗人。从陆游到黄遵宪,他们作品中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这些精神品质都和杜甫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是一脉相承的。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诗人。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他这种思想到“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这种伟大的思想。他们以天下为己念,执着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四、杜甫的爱国情怀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

  我们虽不同于杜甫所处的时代,但杜甫诗歌中的爱国精神,和当今时代倡导的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一致的。我们每一个人应对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应该怀有强烈的归属感、热爱之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在体会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同时,也可以强化我们每个人自身爱国意识。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到他诗歌中爱国情怀的浸润。所以,杜甫诗中所体现的爱国品质,对当今社会的学生树立爱国主义价值观有着非凡的意义。

  同时,杜甫的诗歌所反映的是唐朝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这告诫当代人应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我们应意识到杜甫所处生活的时代的局限性,杜甫的爱国情怀与“忠君”是连在一起的。于杜甫的诗,我们要剔除其不符时代的内容,吸其于现实社会有益的成分,于传统文化给予新的时代内容。

  杜甫诗歌中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杜诗中有对家人、朋友的牵挂和眷念,如《得舍弟消息》中“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的忧虑,战乱之际,诗人漂泊异乡,表达了对兄弟的挂念;《月夜》一诗中,杜甫想象着妻子在清冷的夜色中,面对明月思念自己,发出“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感叹,抒发了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有对弱者的关爱同情,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杜诗中这些浓浓的人情味,深刻体现了杜甫的人文关怀思想。

  他作品中有儒家“仁爱”思想的体现,这在当代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杜甫诗中的“仁爱”思想,依然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传统文化留给当代社会的思想财富,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怀有“仁爱”之心,这有助于形成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我们这一时代人的精神坐标。推而广之,在国际化浪潮中,当今的时代的主题始终是:和平与发展。这也是对华夏文化精髓思想的传承。

五、结束语

  杜甫诗歌中所体现的积极入世、爱国忧民与人文关怀的思想给当代人有太多的启示。我们从杜诗中感受到了高超的,出色的表现手法,还能体会到杜甫“诗圣”的博大胸襟。我们作为华夏的主人,要善于吸取杜甫作品中的精神养料,将他的思想和时代的发展融合起来,使杜甫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力量。

  总之,杜甫的诗歌,它所表现的都是家国情怀。当然,家国情怀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之不竭前进的动力。杜甫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格局之大,他有可贵的爱国情怀,忧民情怀。这正如闻一多先生对诗人杜甫的评价“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参考文献:

  (1)作者:郭兴良、周建忠,书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上第23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作者:张明非, 书名《唐诗宋词专题作品选》第9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3)作者:黄鸣,书名《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第242页,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

  (4)作者:郭兴良、周建忠,书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上第23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大众商务《大众商务》
《大众商务》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379/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企业法制、...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中华胃肠内镜电子》
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华胃肠内镜》杂志,季刊,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学...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11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管...
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社会》
《人口与社会》(季刊)创刊于1985年,是南京邮电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社会科学类期刊,其前身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读者对象为从事人口学、社会学专...
青海政报《青海政报》
《青海政报》(半月刊)创刊于1949年,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主管。主要栏目有: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省政府文件、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国家部委文件...
国际眼科《国际眼科》
《国际眼科》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41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短篇报道、...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联络
2007-2021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qkwtougao@126.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1 中国期刊网(sook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0005474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qkwtougao@126.com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