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来源:互联网 shenrui |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正文:

  摘要: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没有好的家庭,同时又没有好的父母是绝对不会培养出好的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将从以下几点谈一谈:

   我记得我的母亲就说过这么一句话:“根不正,苗不正,结了葫芦歪歪腚”。这里的“根”啊“苗”啊就相当于我们的父母,父母给予孩子的思想和榜样不正确,错误的,葫芦就相当于我们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的思想也就会受到影响,偏离正确的轨道,影响孩子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不正确,还指望孩子有出息是不可能的,如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呢?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是很合理的诠释吧!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足以验证这句话。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心理问题,需求,习惯养成,长辈等。

   一、存在的问题:

   1、现在的农村家庭,留守儿童特别多,大多父母要么离婚,要么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孩子犯了错,他们也不舍得管教,真所谓,这就是“隔辈亲”吧!他们舍得管教自己的儿女,就是不舍的管教自己的孙子,孙女。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他们好,熟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最终是害了他们,孩子长期以往,就导致了孩子自私自利,任性,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即使是违背道德的,违法行为的事情也要做,越大越不好管,小错不管就会酿成大错,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古语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2、现在农村家庭的父母或长辈非常慣养孩子,这也可以理解,现在每个家庭就那么一两个孩子,最多也就三个,家家拿孩子都跟宝贝似的,不像以前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孩子,甚至个多,那是孩子多,也就不那么受宠,现在不一样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不例外,对孩子也是全身心地关注,但我是爱孩子,而不是溺爱,孩子有错误时,我会及时的管教孩子,疏导孩子,培养孩子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做到这样,由于孩子少,个个都是家人的宝儿,在家孩子要什么就买生么,只要花钱能买到的,都不是问题。满足孩子想要的一切,孰不知这样教育的环境下培养的孩子自私的,脆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他们的意识中,我就是太阳,地球就得围绕着我转。这样的教育对人格发展十分不利。做事我行我素,十分任性。同时,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十分不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有三个阶段:

  A.低级阶段:

  1.生理的需要:包括呼吸,水,事物,住所,睡眠,生理等所有物质层面上的。

  2.安全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家庭安全等,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基本的保障。

  B.中级阶段:

  1.归属的需求:包括友情,爱情,性亲密,情感和归属。

  2.尊重的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和被他人尊重。

  C.高级阶段:

  1.自我实现:包括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

   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都是心灵层面的,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人的一生的需求和追求。他们相互支撑,相互推进,形成金字塔状,被称为马斯洛金字塔需求层次理论。现在的孩子从小物质供给过于丰富,低级阶段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孩子,没吃过苦,没受过罪,不需要劳动,就什么都有,习惯一旦养成,不劳而获,有谁还想劳动,他们日后只会只会享受,享乐。不然,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一看,当今社会的啃老族,巨婴族怎么会这么多,他们心理上都长不大,经济上,想法上都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它们会成什么样子?如果家庭教育还是这个样子,家长的教育观点,方式方法,理论还不改变,时间久了,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真不敢想象。教育的成果只会是让他们不思进取,懒惰成性,因为物质需求都得到满足,有谁喜欢劳动,又有谁还想劳动呢?

   这时,他们不是没有需求,是有,只是他们的需求更高级了,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进入心理层面。由于长辈们长期无条件地给予,使他们已无法创造价值,无法获取更高层次的追求,也不具备这方面能力,他们只会凭空想象,不愿付出行动与努力,最终的想法只会形成泡影,风一吹就破了。只想不做,不会成功,不断受挫,不断失败,时间久了,自信心,自尊就会受到伤害,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孩子的心理就会不健康,出现心理异常现象等心理问题,比如:精神压力大,焦虑,忧愁,抑郁,消极,沮丧等负面影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其不利,乃至一生都受到心理问题的影响,这就是现在孩子得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会逐渐好转,但农村家长大多数都没什么文化,也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结果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重,由一般心理问题转变为重症心理疾病,得不偿失。在长辈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下,孩子的心理问题患者逐年上升,需要做心理辅导的人也越来越多,上个世纪70,80,90年代心理问题是不多见的,那时的人,物质生活很难得到满足,物质需求都是问题,天天学习,要么就是劳动,也没有精力想太多,孩子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高,想法都简单,天真,即使有也只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所以那时也就没有太多精力去思考更高的需求,思想也就没那么累,心理疾病患者也就没那么多。

  3、现在的农村家长的三观存在很大问题,没有怎么上过学,也没有什么文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正确,不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去感受世界,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根本就没有概念,还把一些错误的认知传授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有了无知的想法,比如说:我是从有的家长口中获知“现在种地挺挣钱的,孩子也不用好好学习,识几个大字,会算数就行了,将来种地也可以养活一家子人。”生活就是这么无话,让人开口无言以对。

   还有的家长只会说风凉话,某某某大学生,念完大学都找不着班要么就是找不到班,要么就是辞职不干了,在家闲待着的言语比比皆是,他们不会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只会在别人背后谈论是非,这样的家长怎么会培养出好的人才,如何能培养出国之栋梁。

   更有的家长心疼孩子,从不让孩子做劳动,做家务,还和别人炫耀,我从不让孩子干活,那么小能干什么?不干活咱家也能养起,干嘛让他干活?话又说回来了,什么叫能养得起?你能养他一辈子吗?你养出来的是什么?有自理能力,有情感吗?孩子长大能不能养家糊口先不说,不让他去参与劳动怎么会知道劳动的辛苦,感受父母的恩情,怎么会知道挣钱不容易,又怎么会感同身受父母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又如何报答父母双亲的养育之恩。不劳无获,不去参与实践,观察,摸索,习得,如何感知生活的美好,如何体验生活带给我们人类的幸福和快乐!

   针对以上问题所述,家庭教育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我认为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思想,反思自己,不断学习。

  二、解决的措施:

  1、家长和孩子要做好依恋的关系。

  孩子小的时候主要情感依赖父母,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一个家庭,父亲,母亲要有责任心,对家庭和对孩子要有义务,还有就是对孩子要有爱心,父母要相爱,家庭要和睦,即使双方不愉快时也不可以当孩子面发生争吵,孩子的依恋关系才能正常发展,否则时间长了就会偏离正轨,孩子的身心就不能够健康成长,有的父母就责任心缺乏,让孩子长时间由祖辈抚养,父母该玩玩,该乐乐,就是不管孩子,也有的父母工作日都忙,只有周末有空闲,选择做孩子的周末父母。还有的父母只管生不管养,这样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会造成孩子的情感缺失,依恋关系建立不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孩子从小心理上的缺失会用一生去寻找,去治疗,但都未必能治愈。

  2、学习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帮助孩子成长。

  现在提倡优生优育,家长也好,父母也好,要多学习一下现代的育儿理念和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才懂教育,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提升孩子的思维, 智力,注意,记忆,常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的科学培养,创新,发展都得到升华,特别要学习育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孩子的需求,科学育儿,正确育儿的方法,了解儿童不同时期,有对应不同的需求,家长根据掌握的方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需求,掌握心理学技术可以帮助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知道孩子什么时期应该做什么事儿,家长也能提供合理的意见或建议。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世界,与人和平。人生有意,体现价值。只有三观正确,孩子才能向正确的人生发展,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才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三观就像人生的尺子,规则,制约孩子走向正确的,适合的人生轨迹。成为国之栋梁,社会有用之人,有价值的人,使人走向人生巅峰。家长要做出正确引领,疏导,孩子就会按照家长树立的标杆,尺度向阳生长。

  4、做到表里如一,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孩子的模仿天赋超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监视,孩子也都去模仿,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优秀的父母可以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优秀与就是孩子今后的一面镜子,一个真实的写照,如果说一对父母打老骂少,那么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不言而喻!潜移默化一定会传给孩子,即使孩子有意识不想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也会成为这样的人。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电视剧《都挺好》,相信每个人应该都看过,非常不错的一部电视剧,居中主演苏明玉的妈妈传统思想,重男轻女,性格十分彪悍,一家之主,一直压制着苏明玉的爸爸苏大成,苏明玉出生后,因为是个女孩儿,她的妈妈从小就不喜欢她,打压她,对她十分苛刻,严厉!哥哥们有的,他没有,特别溺爱她的两个哥哥,父亲十分软弱无能,根本也没有发言的权利。苏明玉从小对她的的妈妈心怀恨意,看不惯妈妈的行为,立志长大绝对不会像她的妈妈一样,但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开始厌恶她的妈妈,原生家庭对她造成的影响在她的脑海当中挥之不去,越是不想成为像她妈妈那样的人,最后越是成为像她妈妈这样的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思想要正确,观点要明确,培养自己的儿女要以身作则,不要把负面的,不健康的东西展露在孩子面前,尽量让孩子接收父母好的方面,扬长避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每一个娃娃就如同一颗颗小树苗,教育就如同土壤中的养料,娃娃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就如同小树苗的成长离不开土壤中的养料一样,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娃娃能够长大成人,成才是一个道理,当然了,吸收能量越充足,小树苗越粗壮,娃娃受教育吸收正能量越多,娃娃的成就将来就越大。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成功,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好的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未来。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受益,社会受益、国家受益,相反,孩子受害,社会受害,国家受害。

   参考文献:

   1、变态人格心理学、韩笑、台海出版社。

   2、儿童教育心理学、阿弗雷德.阿德勒、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心理抚养、李玫瑾、上海三联书店。

   4、教育公众号。

   5、儿童教育书籍。

   6、教育杂志,文摘等。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邮箱:274758108@qq.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悦海花园3栋4单元201室

电话:13895773396

邮编:1519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木兰镇中心小学

代雪秋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季刊)创刊于199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语言文字应用学术刊物,是国家语言学/汉语类核心期刊。 《语言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双月刊,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医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广西医学《广西医学》
《广西医学》杂志,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122/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病例报告、...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317/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医...
日语学习与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
《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619/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习...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368/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联络
2007-2021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qkwtougao@126.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1 中国期刊网(sook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0005474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qkwtougao@126.com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