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生态位视阈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生态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30 来源: 访问:

4.人才培养模式须走出同质化误区,但新生态格局尚未形成
人才培养走出同质化误区,首要任务是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生态位。人才培养生态位,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群落中,以自有资源禀赋为条件,形成相对有利的人才培养空间与比较优势,表现为差异化(生态位错位)、集群化(生态位泛化)、特色化(生态位特化)、品牌化(生态位维护)等特征。生态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物种的趋异性进化。[[4] 龚怡祖,谢凌凌.生态位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新选择[J].高教探索,2011(6):11-15][4]应用型本科作为不同于学术型和职业型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必须走出“同质化”发展困境,确立人才培养的独特“生态位”并不断实现生态位的跃迁,探寻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生态模式:一是坚持合规律原则,人才培养必须达到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二是坚持差异性原则,人才培养必须具有应用型本科个性特质;三是坚持多元化原则,人才培养必须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突显不同于学术型和职业型教育的新生态模式。但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格局尚未形成。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态学意蕴
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提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这是我国首次从教育分类体系和制度设计层面,正式确立“应用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的独特类型与合理“生态位”。
“生态位”(Niche)属生态学理论范畴,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功能地位及其关系,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翰逊(Johnson)1910年提出;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L.A),用生态学方法来研究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了“教育生态学”。着眼生态位视阈,“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5] [英]阿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等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5]P7如图1所示,外部环境(机会与挑战)与内部能力(优势与劣势),构成大学生态位变化的基本维度,大学通常会基于自有禀赋和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选择趋异性生态位战略及相应的发展模式,在与外部环境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中,不断提升自我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和创新力。

图1  基于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模式生态系统
1.生态位错位:生成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差异化模式
生成期的应用型本科,处于生态位转型探索阶段。面临内部劣势(W)和外部威胁(T)双向叠压,这类学校整体实力偏弱,财政投入不足,资源利用有限,生存空间狭窄,最大动力来自突破传统大学生态圈,寻求错位发展空间,主要症结是难以跳出传统学科化培养模式。这一时期迫切任务主要有二:一是认清自我,基于生态位错位原理,设计学校使命与愿景,根据“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等基本定位,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强化通专融合,遵循“基础扎实、口径适中、强化应用、突出个性”原则,实施基于通识教育的应用型专业教育;二是认清面向,在“立地”上下足功夫,坚定服务导向,调整优化结构,通过“产业对接”升级传统专业,建立“产业链主导→专业链对接←学科链支撑”产学研贯通机制,形成产教融合、错位竞争、特色分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进而培育差异化的应用型培养模式。
2.生态位泛化:成长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集群化模式
成长期的应用型本科,大多处于生态位转型升级阶段。学校内部劣势(W)与外部机会(O)并存,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学科专业布局大体形成,治理水平相应提高,但仍面临“缺人才、缺经费、缺资源”三大瓶颈,“依附—边缘”处境尤显突出,人才竞争短板明显,资源获取能力有限,路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容易陷入同位重叠竞争的胶着境地。这一时期迫切任务主要有二:一是认清方向,提升站位,树立集群化经营理念,主动进行生态位泛化,即坚定应用型办学方向,坚守战略定力,把握服务面向,寻求集群化发展,积极拓展可用资源增量,坚持对接需求谋发展,对接行业创特色,对接服务上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体系重构、模式创新、高质量发展;二是认清路径,搭好平台,实施生态位共生战略,即搭建产教实质融合平台,创新集群共生、协同育人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和核心能力的互补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要素匹配和模式升级能力,努力探索新型应用型大学协同育人之路。
3.生态位特化:成熟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化模式 
历经几十年发展,应用型本科步入成熟期,走向生态位特化阶段,即新型大学建设成型阶段。环顾左右,内部优势(S)与外部机会(O)耦合,学科专业特色逐步形成,培养模式基本成熟并保持稳定,质量文化底蕴变得厚实,学校经营能力与治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逐步占据高等教育更加有利的生态位;但千帆竞发,水涨船高,同类院校竞争优势丝毫不减,资源获取能力同步提升。这一时期迫切任务主要有二:一是认清导向,创新机制,以产教深入融合为重点,在“特色”上下足功夫,促进“平台与学院”整合,形成以行业学院为主体、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产科教协同育人平台新模式,打造省校共建+校地合作+国际合作大平台,开创合作共建大格局,促进产教融合机制走向成熟;二是认准重点,创建一流,以专业认证和智慧教育为抓手,在“内涵”上下足功夫,加强教育与产业对接、信息与教育融合,促进“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专业认证模式示范性建设,创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模式,凝练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化模式,全力打造新型大学核心竞争优势。
4.生态位维护:蜕变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品牌化模式
随着生命周期步入蜕变期,应用型本科走向内部优势(S)与外部威胁(T)并存的生态位维护阶段,知识产出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开始凸显,新老人才梯队显现断层,学科交叉融合难以跟进,组织权变能力出现退化,优质稀缺资源渐趋流失等,都会使学校面临蜕变期的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学校全力打造品牌化模式,主动调整组织结构,重组资源与创新要素,在巩固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校特色专长或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生态位的创新力,实现自身发展新的突破。这一时期迫切任务主要有二:一是洞察环境,扬长补短,有效把握环境变化走向,注重吸收外部环境新的资源因子,进而化解负面影响阻力,凭借人才培养特色或学科专业专长来获取协同发展优势,在“资源优化”中拓展生态发展空间,夯实可持续竞争力和发展力;二是综合施策,激发活力,注重学校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耦合,实施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创优发展战略,在巩固生态位中全方位提升“产业-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发展力,并在“资源增值”中彰显学校“最优生态位”的品牌价值。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是主要反映航空、民航、航天科...
光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季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信息产业部主管,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主办,报道国内光电行业技术动态,...
数字通信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双月刊)创刊于1974年,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数字通...
汉语学习汉语学习
《汉语学习》(季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延边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汉语学习》办刊宗旨:介绍...
中国畜牧业中国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016/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网络法律评论网络法律评论
《网络法律评论》(半年刊),由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联合主办,是以研究网络法律为内容...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