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附
加拨款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
民办学
校举办
人投入
捐集资
收入
事业
收入
其他
收入
合计
初级中学
8336221
498499
32557
11401
32309
640233
309864
9861656
城市
2557512
343807
9939
10376
21066
511171
216998
3671441
农村
5778709
154692
22618
1025
11243
129062
92866
6190215
普通小学
8742094
499173
22455
11181
37267
477635
318842
10109945
城市
2876364
381853
9243
10641
18845
386492
236509
3920955
农村
5865730
117320
13212
540
18422
91143
82333
6188990
资料来源:《湖北教育年鉴2009》
3.城乡居民对义务教育满意度不高
对样本地区公众义务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具体见图2),有8.27%的居民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居民比例为31.30%,即仅有39.57%的城乡居民对义务教育表示满意。满意度的衡量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实际支出负担,一个是心理负担。从实际支出负担考量,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在41%—60%区间的家庭有17.89%,比重区间在61%以上的家庭累计有17.88%(具体见图4),即大约有1/3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在一半以上。从心理负担层面考量,有43.36%的调查对象认为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认为负担非常重的比例也高达15.99%,两者累计近60%,而只有累计1.36%的调查对象认为子女上学负担不重、很轻松(具体见图3)。反映出当前“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并未很好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所导致的“择校热”、流动人口子女的免费义务教育等问题依然困扰城乡公众。
图2 湖北城乡居民义务教育满意度状况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查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图3 湖北城乡居民子女上学负担状况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查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图4 湖北城乡居民每年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状况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查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二)湖北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状况
我们从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差异、办学条件差异、师资力量差异和义务教育的可及性差异四个方面对湖北省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衡状况进行考察。
1.城乡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差异
表4 湖北省2008年城乡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元
学校类别
生均教育
经费投入
生均财政性
教育经费投入
生均预算内
教育经费投入
初级中学
3775
3382
3191
城市
7123
5628
4962
农村
2952
2829
2756
普通小学
2802
2562
2423
城市
5237
4351
3841
农村
2165
2093
2052
注:根据《湖北教育年鉴》(2009)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以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为衡量标准,湖北省城乡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十分明显。如表4所示,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大大低于城市。2008年,湖北省普通小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2165元,而城市为5237元,城市是农村的2.42倍,初级中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城市是农村的2.41倍(具体见图5);在普通小学生和初级中学生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方面,城市分别约是农村的2.08倍和1.99倍;在普通小学生和初级中学生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方面,城市分别约是农村的1.87倍和1.80倍。由城乡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对比可知,湖北省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图5 2008年义务教育城乡生均经费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2.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异
以硬件设施为衡量标准,湖北省城乡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差距明显。如表5所示,2008年,湖北省城市普通小学生的生均固定资产值为4322.42元/人,农村生均固定资产值为3710.48元/人,城市是农村的1.16倍;城市初级中学生的生均固定资产值为7569.81元/人,农村生均固定资产值为4819.88元/人,城市是农村的1.57倍。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固定资产与城市初级中学相比相差不大,但农村初级中学生均固定资产与城市初级中学的差距较大。农村普通小学和初级中学生的生均计算机数显著低于城市水平,生均图书量则差距不大。农村普通小学生的生均校舍面积已经大幅超过了城市,初级中学生的生均校舍面积略高于城市,但从校舍中的危房面积来看,尽管近年来政府为农村学校危房改造投入了大量资金,目前无论是普通小学还是初级中学,农村校舍中危房面积所占比重还都大大高于城市学校。以上指标所反映的情况表明农村义务教育的硬件设施仍然比城市差,这直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环境和质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硬件设施水平的努力方向是加大农村学校校舍危房改造的力度,增加农村学校的计算机配备数量。
表5 湖北省2008年义务教育学校城乡义务设施比较
学校类别
生均体育运动场面积(平方米/人)
生均计算机(台/人)
生均图书量(册/人)
生均固定资产(元/人)
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人)
校舍中危房面积比例(平方米/人)
初级中学
6.10
0.05
14.91
5362.48
8.63
2.82%
城市
5.18
0.07
16.07
7569.81
8.09
0.69%
农村
6.33
0.05
14.62
4819.88
8.76
3.31%
普通小学
8.29
0.03
14.50
3837.49
7.46
4.21%
城市
4.24
0.06
15.15
4322.42
5.78
0.71%
农村
9.35
0.02
14.33
3710.48
7.90
4.89%
注: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3.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差异
从师资力量来看,湖北省农村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09年,农村普通小学的生师比约为18.0043:1,城市普通小学的生师比约为17.53:l,农村初级中学的生师比约为14.68:l,而城市初级中学的生师比约为14.73:1;农村高中生师比为20.41:1,而城市高中生师比为17.89:1。[3]从教师数量上来看,湖北城乡义务教育生师比差距不甚明显,但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有相当部分的代课教师和兼职教师,除去这部分师资力量,城乡义务教育生师比差距会更大,说明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数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城市义务教育在教师数量上依然占有优势。从教师质量上来看,湖北省农村普通小学教师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57.47%,远低于全省66.75%的平均水平;湖北省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94.04%,亦低于全省95.46%的平均水平(详见图6),[4]这说明,湖北省城市的教师质量远远高于农村教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