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析
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析
来源:互联网 sk004 | 周锡海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创新、路径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摘要:职业教育要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创新精神的培育,结合学生自我发展需要,创设宽松环境,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新、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教育大众化、创新化、国际化的趋势下,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高职院校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创造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充分结合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创设宽松环境,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激励机制;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宽松环境,在兴趣中培养创新精神

  开放的创造学习的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所必需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教师提供一个民主、安全、活跃、开放、温暖的创造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教师的热爱、敬业、期待中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反过来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在传授某一知识前或在传授新知识的进程中,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举出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或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再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创新精神决定了人们对创造寄予无限的希望。创新精神是创造的能力,而创造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它来自于对事物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意识。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创新动机即直接激励和推动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对人的创造行为起着导向、激发和强化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与表扬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同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培养途径。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他们的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掌握知识的起点,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量的多少等方面出发,改革课程体系,体现现代课程理念。

  创新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开发,不仅仅是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变革,而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人才的培养要由学科型向素质型和综合型转变,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和主线,针对行业岗位要求进行内容组合,重新审定,合理调整总体课程设置,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加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的课程,充实新知识、介绍新态势,删除过时的内容。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们善不善于创造、能不能进行创造。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品质中的核心因素。在教学中创造开放的学习气氛,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求同思维是求异思维的基础,求异思维有利于提出各种设想,但需要求同思维 予以验证。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特点,科学上的新观念、新概念、新方法多来源于求异思维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创新能力的大小与求异思维能力成正比。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重视培养求同思维的传统下,更应重视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结合。逻辑思维是直觉思维的前提,直觉思维是高度成熟的逻辑思维的产物。没有直觉思维做先导,难以提出新问题、新设想、而新问题、新设想 提出之后,仍须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论证。教学中要主意扭转忽视直觉思维存在和作用的倾向,通过大量实验、观察、激发学生依靠直觉思维,提出新问题、新见解、新假设,开阔学生新的思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抽象思维是舍弃本质属性,抽取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它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形象 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主要指创造想象,没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性思维活动难以展开。教学中要注重形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学生只有不墨守陈规,敢于打破原有框框,不迷信书本和教师的定论,不盲目效仿别人的想法、说法、做法,而是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已的独立思考,去质疑、思维、探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学生追求新疑、独特甚至异想天开,积极发言,参与研讨,才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问题,找到新规律,总结出新方法,培养新能力。

  三、开展操作设计,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任何创造,都是从观察开始,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实物能使学生的认识建立在直接领悟的生动形象上,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操作,独立完成有关操作。实验技能是一种习得等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这种技能一经学会,便不得遗忘。对学生来说,设计操作虽然要求高、难度大,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操作能力,并在操作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学生操作设计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操作技能,教师要把握实验操作全过程。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操作技能,教师要把握实验操作全过程。首先,对学生有效地指导和示范。教师在实验课中特别要通过自己的正确示范。教师在实验课中特别要通过自己的正确示范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其次,重视操作情况反馈。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在各组间进行巡视,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了解,抓住典型错误在全体班讲解。再次,养成熟练的操作技能。实验技能的养成需要反复练习,教师应对实验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引导,使学生既能反复练习,又感到厌烦,从而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实践能力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相关的专业活动中表现与发展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提高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只有在参与创意性的策划、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切体验到创造性应用知识的满足感,从而形成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牵头组织学生兴趣社团和开放所有实验设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激发兴趣,增加后劲,进而有所创新。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河北法学《河北法学》
《河北法学》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023/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热点问题透...
中国海洋药物《中国海洋药物》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15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译文文...
中外能源《中外能源》
《中外能源》(月刊)创刊于1996年,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本刊刊发内容主要立足能源领域,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及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
新东方英语《新东方英语》
《新东方英语》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管,海外文摘杂志社主办,2003年5月创刊,国内刊号:CN11-5049/G4,国际刊号:ISSN1672-4186。本刊全文万方收录。 本刊以“提高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公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公报》杂志,于195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2-1205/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创新作文《创新作文》
《创新作文》杂志,月刊,于196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广西教育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