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快速理解古诗内容三法导练
快速理解古诗内容三法导练
来源:互联网 sk001 | 杨亚全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例1:(06四川卷) 夜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先把握时空人事等意象——时:深夜;地:荒野;人:游子;事:归家。

  再具体把握意象与特征——依筇而行的归客,凄冷的磷萤,昏黄月色下的村店,竹窗斜漏的隐约灯光。

  最后映现画面——夜深荒野游子归家图:深夜荒野,月色朦胧,田垄上萤火星星点点,鬼火影影绰绰,泥径中游子正拄杖孤身蹒跚而行,远处村店隐约,灯光隐约;形象表现了游子怀乡归家之急切,亲人间思念关切之挚烈,意味深长。

  例2:( 02年上海卷)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少年歌楼纵乐听雨图——歌楼酒绿,红烛照映、罗帐低垂,意象绮艳,写青春风华时的欢乐浪漫;壮年客舟悲凉听雨图——水阔天空、风急云低,风雨中大雁失群孤飞,意象衰飒,写壮年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失意悲凉;暮年僧庐孤寂听雨图——僧庐冷寂,鬓发斑白,意象萧索,凸现晚年孤寂万念俱灰的无奈心境。末二句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结论,蕴含无限凄凉,无尽悲慨。

  练习二:映现并描述下边各诗所绘画面。

  1、(02年全国卷)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8山东卷)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3、(09年全国卷1)次石湖书扇韵(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练习二答案提示:1、雨夜灯下敲棋候客图。2、雨后画楼惜春图。3、夏日水乡幽居图(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藉花飘香,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方法三 多角度切入,理解古诗情感。

  一、从标题切入。

  古诗题目或概括内容,或点明主旨,或表明情感基调,对理解全诗有导向作用。如04年江苏卷《征人怨》,从“怨”字即可初步看出全诗主题是表现征战在外的士兵内心的怨愤;聂夷中《伤田家》,从“伤”字即知表现了诗人对饱受苛税盘剥之苦的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 06年四川卷《夜归》,由题目足见主旨为表现游子思家怀乡之切。

  例1:(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目直接点明全诗重点:“闻笛”。 “暗飞声”“满洛城”写笛声的韵味,“闻折柳”则写笛声的内涵,“故园情”写 “闻笛”的感受。抓住题中“闻笛”,笛声“折柳”的内涵便迎刃而解。

  例2:(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题目中的“过” 意为“访问”“探望”。诗的题目意为探访著名香积寺院。诗中描写的重点就是在探访途中的所见所闻,而尾联就是探访之所感。

  二、从作者身世及所处朝代切入。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由此切入,知人论世,快速准确。

  例3:(10年全国卷)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此诗用白描手法描写素蝶在风中飞舞,形象逼真:园中风和日丽,素蝶随蜂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咏蝶何寓?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即“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再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联系王安石担任宰相力主改革,虽然失败而不屈服的背景,我们就能知道该诗正是诗人以梅花自喻,尽管处境艰难孤危,但仍坚持自己的政治改革态度,固守自己坚强高洁的人格。

  三、从诗前序、诗后注释切入。

  诗前小序,或交代创作年代背景,或交代创作缘由经过;诗后注释,或提供背景,或解释词语。由此切入,有助于准确理解诗词内容。

  例4:(05年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试题要求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如果我们从“注释”切入,则很容易理解解答出汪句侧重现实,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而苏句则侧重怀古,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

  例5: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问题: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有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

  从注释可知诗人身处南宋后期,当时南宋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江山大都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至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该句正是借这一反常人登高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通过不望不能、望之又不忍的矛盾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

  四、从 “情点”切入。

  情点即诗歌中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从此切入,我们可直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黄鹤楼》(崔颢)尾联一个“愁”字就点明了该诗的感情。

  例6:(11年全国新课标卷)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金融客《金融客》
《金融客》从上世纪后期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等在内的金融市...
时尚育儿《时尚育儿》
《时尚育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
办理其他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月刊,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27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416/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轨道交...
商事仲裁《商事仲裁》
《商事仲裁》创刊于2006年,由武汉仲裁委员会;湖北省法学会仲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商事仲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生态科学《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98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与专论、对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