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快速理解古诗内容三法导练
快速理解古诗内容三法导练
来源:互联网 sk001 | 杨亚全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方法一 善于补充、调整、认知还原,理解诗句内容。

  古诗受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限制,或为取得特殊效果,语句上有省略、倒装和使用修辞等特点,理解其内容须善于补充出省略部分、调整语序和认知还原修辞等。

  一、补充出省略部分

  补充出诗句中省略的主谓宾语等句子成分,或表明句间关系的关联词等。

  例1:(11年江苏卷)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理解颔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就应补充出省略部分方知这是对李诗的赞颂:李白的诗有庾信诗的清新,有鲍照诗的俊逸。

  理解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就更需联想诗的题目和尾联等内容进行补充,才能明白其内容与关系: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二、调整语序

  为适应格律要求,或为取得特殊效果,古诗句里常有语序颠倒现象,要准确理解其内容须会调整还原语序。

  例2:(11年湖北卷)

  登城(刘敞) 望湖楼晚景(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刘诗“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应分别调整语序为:“闲重上楼倚城隅”“山色浅深树高低”。

  苏诗“横风吹雨入楼斜”应调整语序为:“横风吹雨斜入楼”。

  三、认知还原修辞

  古诗常用比喻、拟人、借代、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准确理解其内容须会认知还原修辞。

  例3:(11年四川卷)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睡起”句就使用了拟人和借代描写春日苕溪:苕溪仿佛从睡梦中醒来,溪水碧绿,汩汩滔滔蜿蜒东去。

  “客子”两句用“诗卷”“杏花”“雨声”代指自己的客中吟咏送日的宁静、愉悦自然的闲逸洒脱生活。

  “北栅”句 “固穷”则出自《论语·卫灵公》之“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使用典故写天经安于穷困精于儒学。

  “纶巾”句“纶巾鹤氅”用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来代指自己卓尔不凡,“试春风”则代指自己风度翩翩踏上了访友的路途。

  再如例2刘诗“一片”句使用比喻,应还原为“好似一幅江南水墨图”;苏诗“电光”句则应还原为“时掣电光恰似紫金蛇”。

  练习一:使用补充、调整、认知还原法,理解下边(划线)诗句。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3、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4、(10年浙江卷)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①。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②。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王安石《定林》)

  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7、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杜甫《禹庙》)

  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9、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杜甫《出郭》)

  10、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

  11、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

  12、一身许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3、(03全国卷)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14(10年上海卷)社坛烟淡散林鸦①,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②,不羡日夕佳③。(王恽《[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练习一答案提示:1、调序、补充(洒满阳光的平川历历在目,汉阳树看得更加分明;芳草青翠茂盛,鹦鹉洲显得更为秀丽。)2、调序、补充。3、补充、比喻。4、①调序(漱甘病齿凉,坐旷烦襟息。因水边脱屦,就岩上敷衾。)②借代、比拟。5、补充、通感(秋风阵阵,城郊万竿翠竹飒飒作响;汉陵周遭,松涛阵阵,翠色苍苍,弥漫着凄神寒骨的冷。)6、补充、比喻、比拟(游子的心情就像浮云飘忽不定,朋友惜别之情犹如夕阳傍山缓落,依依不舍。)7、调序、比拟(禹庙云雾飘涌,好似从青壁上生发出来;积满白沙的大江,传出江水奔腾咆哮的声音。)8、补充、比喻、通感(夜深了云鬟为露水浸湿,有似香雾;玉臂在月光中更感寒冷。)9、借代、互文(故乡他乡都烽火连天,还处于兵荒马乱之中。)10、借代、比拟、通感、补充(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听之不忍,就飞回北方。)11、补充、借代(明因果关系:今日六军在马嵬驿驻军不发,逼迫玄宗处死贵妃,是当年七夕玄宗与贵妃同望牵牛织女星,相约生生死死为夫妇,只顾私情,不理政事引发的。)12、补充、借代(明转折关系:自己一身许国有万死不辞之心,然而如今双鬓已白,无再青之时了。)13、调序、活用、比拟、通感(溪水之中危石耸立,泉水不能顺利流淌,使泉水好像发出呜咽凄切的声音;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冷色的青松,使照在上面的日光仿佛也变冷了。)14、(此曲为王恽出判平阳时所作,写尧庙祭神庆丰收的欢乐场景)①调序;②用《世说新语·简傲》中的典故“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形容尧庙周围山景、空气清爽宜人;③“日夕佳”出自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西佳,飞鸟相与还”,陶诗旨在抒写隐居之乐,而该句则表现诗人积极入世为民谋福的精神和与民同乐的志趣。

  方法二 善于映现画面,把握诗歌意境。

  一、首先扣住表时空人事(物)等名词,把握意象,勾勒画面场景轮廓。

  (1)点明或暗示诸如初春深秋、清晨黄昏、月夜雨后等时令时间的名词(短语)。

  (2)点明或暗示诸如塞北江南、庭院旷野、家居旅途等地域地点的名词(短语)。

  (3)表景物、事件、人(动)物的词(短语)。(抒情主体往往是诗人自己)

  二、再是扣住形容词、动词,把握意象特点。

  (1)表色彩等性状的词(短语)。

  (2)表情态动静等的词(短语)。

  三、最后串联意象,映现画面。

  借联想和想象,将意象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营设映现画面,体会意境。注意:①意象的远近、主次、动静和色彩等;②诗人(抒情主体)所处位置;③充分调动生活积累,根据意象的代表性和暗示性进行补充,使之生动形象。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金融客《金融客》
《金融客》从上世纪后期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等在内的金融市...
时尚育儿《时尚育儿》
《时尚育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
办理其他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月刊,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27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416/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轨道交...
商事仲裁《商事仲裁》
《商事仲裁》创刊于2006年,由武汉仲裁委员会;湖北省法学会仲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商事仲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生态科学《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98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与专论、对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