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三,明确网吧监管职责,政策扶持绿色网吧。从2001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并实施了多项网吧管理的法规和规定,经过十年来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摸索,基本确立了以中央政府为指导,以文化部门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协同执行的管理体系,引导网吧朝着规范管理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政府在管理权限上又陷入了“重复行政许可”与“多头管理”的矛盾,变成了各个相关部门都有职权参与网吧管理,却又不知道哪个部门具体去管理的局面,使得网吧在行政监管中的效率极其低下。同时,政府倡导发展绿色网吧,但是作为公益性投资,却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使得绿色网吧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进一步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管权限,加大对公益性网吧的投入,是保障网络游戏和引导网吧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二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强化网络道德评价
首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舆论和个人信念之间的矛盾。“社会纪律的任何形式(风俗、传统、风尚),既然是大多数人自愿遵守的社会生活规则,就要反映到人们的社会意识中,就要受到他们共同舆论的权威的维护”。只有在超越阶级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的条件下才真正确立了社会舆论的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而实际情况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舆论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由于市场经济最初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的,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此,市场经济条件的道德价值取向就倾向于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当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尤其在初期阶段,市场经济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满足了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一度被一些个人和群体所推崇。然而,社会主义道德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顾全大局,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于是,强调集体主义原则的社会舆论与个人信念之间就产生了矛盾,人们对于这种矛盾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这种矛盾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舆论与个人信念之间的矛盾恰恰是存在于新旧事物的斗争过程中,需要通过全体人民参与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被克服。因此,这个过程必然会出现各种声音,这就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针对网络游戏,社会舆论一方面要肯定其对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客观看待其行为失当的方面,旗帜鲜明地确立是非标准,帮助人们区别善恶,倡导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道德风尚。
其次,道德对于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舆论的作用。舆论不同于法,它往往是对社会个体成员或群体的行为或活动施加精神影响的手段,而不必制订书面的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约束。社会舆论作为社会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对道德活动主体的行为、品质等做出善恶判断和褒贬态度,这种判断和态度往往传递出一定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信仰、愿望等信息,具有一定的强制力量。特别是对于我们自古以来的熟人社会环境,舆论往往在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网络作为舆论传播的新兴手段,无论从时间上的及时性还是从空间上的广泛性,都让舆论在道德环境的建设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尤为重要。只有对正确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进行弘扬,对阻碍社会发展的观念和行为进行批判,才能有效地对网络游戏中的行为失当进行舆论监督,维护网络游戏的良好交往秩序。
三 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加强行业道德自律
提升网络游戏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针对目前国内游戏产品的同质重复问题,加强网络游戏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其次,应该将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的所有部门与生产环节当中,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将这种责任感切实履行到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社会效益的正面增长以及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之中;最后,随着各行业之间,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网络游戏企业应在立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加强与其他企业以及世界其他优秀企业的文化交流与整合,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文化品牌的建设。因此,树立网络游戏的品牌形象,不仅仅依靠外部的舆论宣称,更重要的是加强内在的企业文化建设。
此外,对于网络游戏产业发展中,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成为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行业自律是社会道德调控在某一具体行业进行道德自我约束和监督。首先,在同一行业内,对本行业各个成员主体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指导、约束和制裁,形成符合本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其次,行业内各成员之间加强监督;再次,行业内成员自觉遵循社会和本行业的道德规范,加强自我约束;最后,树立行业榜样,激励行业内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目标。行业道德自律能够在尊重行业各实体实现自身合法利益的基础上,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准绳,正面、积极地网络游戏产业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为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做出积极作用。2010年1月15日,在国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指导下,由网络游戏开发企业、运营企业以及行业周边企业联合发起并成立了网页游戏行业规范自律联盟,切实承担起网络游戏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
四 转变家庭、学校教育理念,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知识教育总是摆在首位,甚至成为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即使在倡导素质教育多年以来,唯考分是举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道德素质的教育往往成为教育的附属品,被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所遗忘。对于网络游戏玩家的种种行为失当,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适时转变教育理念,加强道德教育,构建良好的道德环境,无疑有助于青少年玩家甚至成年玩家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网络游戏的娱乐氛围。
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无疑是其长期存在的稳定场所,因此对他们的道德行为养成具有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结构完整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成长。就普遍情况而言,任何一个结构不完整的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一定的阴影。第二,气氛融洽,良好的家庭伦理关系有利于青少年的道德养成。亲情是家庭生活的道德基础,在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德中,就十分强调“亲亲”,把“亲亲”作为“仁爱”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同时,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家庭伦理关系。即父母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同时,也应该树立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核心地位,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孝敬长辈,而不是一味的被溺爱,长幼颠倒,造成孩子的性格扭曲。第三,父母的榜样作用,有利于激励青少年正确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疑起到了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乃至行为方式都将在孩子身上打上烙印,而这种潜移默化的长期作用往往更加根深蒂固。因此,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创建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对于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养成起到直接影响的作用。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