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章 当前的问题 作为网络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游戏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在吸引了大批网民关注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它在这近十年来里程碑式的成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发布的信息,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在2010年为323.7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同比增长26.3%。与网络游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网络游戏的社会效益则一直饱受社会各方的质疑。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作为网络游戏产业的主体之一,因为过度关注自身经济利益的获取,很大程度上,只强调网络游戏的娱乐性及其消费功能,往往忽略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游戏内容以及运营方式上多有道德失当的行为。
而在网络游戏的另一主体——游戏玩家,其中学生人群是主要的构成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网络信息发展现状调查的数据表明:在网民构成方面,最大的构成群体仍是学生,他们的主要网络应用之一就是是网络游戏。据统计,网络游戏在各个应用中排在第六位,其中有73.8%的中小学生参与网络游戏。这一部分的网络游戏玩家由于其年龄层次偏低,且恰恰处于他们身心发育成长、性格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缺乏较好的辨别能力,同时对自身缺乏较强的控制能力,网络游戏的娱乐性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常常令他们废寝忘食流连其中。由于时间和精力乃至金钱的大量投入,致使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荒废学业。社会上对于网络游戏给网游玩家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报道,造成了对整个网游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对网游玩家的较低评价。
如何来解决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负面评价之间的矛盾,网络游戏真的就是和毒品一样的洪水猛兽吗?网络游戏主要有哪些问题呢?
(一)网络游戏内容的道德价值错位网络游戏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游戏的故事设定、角色、游戏任务等剧情性的策划。故事作为网络游戏设计的基础,奠定了一款网络游戏的风格,它的趣味性能够吸引网络游戏玩家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网络游戏的内容设计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达文化信息和道德价值取向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游戏玩家的社会认知。
大部分网络游戏直接宣传的就是杀戮和暴力。甚至有的游戏还对杀戮和暴力持鼓励的态度。。在现实中违反法律和道德的种种行径都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实现,并且被加以鼓励。很多游戏完全颠倒了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精神,导致了道德价值的错位。这种道德价值的错位,往往很容易让玩家从虚拟世界带到现实生活中,而确实有事实证明,有人因为受到游戏的影响去偷盗汽车。
(二)网络游戏画面的审美价值错位
网络游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信息图像性特征,即图像信息占有绝对的传播优势。因此,游戏画面成为网络游戏开发商继游戏内容之外,决战市场的又一竞争亮点。但是一部分网络游戏开发商为了迎合市场的低级趣味,满足部分玩家对视觉冲击力的需求,往往忽略了画面开发设计中游戏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导致审美价值错位。
暴力美学的审美错位。部分网络游戏强调所谓的暴力美学境界以及无与伦比的激烈快感。游戏设计者要玩家体验到的实质内容是暴力所带来的一系列纯粹视觉的强烈冲击,从而从心理上获得一种激烈的快感。就美学而言,暴力只有被赋予了一定的道德内涵,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以一种善对恶的批判呈现出来时,才具有美学的价值。同时,游戏对于所谓暴力除恶的道德渲染,无疑会误导青少年玩家以为暴力是维持社会秩序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而忽略了暴力本身并不具有道德的本质。尤其在当代法制社会,在何种情况下暴力能够具有合法性与合道德性,青少年玩家都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而最终暴露的社会问题就是,一些网络游戏玩家对于游戏内容的单纯模仿,将虚拟的“暴力美学”在现实中呈现,突破了道德的底线,构成犯罪行为。
(三) 网络游戏运营商的行为失当
网络游戏运营商作为一个商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经营目的,在相关法律、监管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它的成长总是会因为这个经营目的而忽略社会道德责任。
网络游戏运营商的行为失当首先体现在增值服务中,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在游戏中使用虚拟货币,加入虚拟物品的交易系统。比如,游戏运营商会推出相应的充值活动,规定在活动期限内充值最多的玩家可以获得游戏中唯一的也是最好的一件虚拟物品,运营商的这种运营方式,使众多游戏参与者感受到金钱的巨大能量,因为只要有钱就可以在游戏竞争中获得胜利。由此形成了“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以功利主义为主导的道德取向,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
其次网络游戏运营商追求利润前提下,倡导着一种非理性的消费模式,孕育着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玩家们发现实际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不消费,那么在游戏中就始终处于弱势。游戏运营商们已经将游戏的本体价值完全外化为实现商业利润的途径和手段,这一功利性的目的对于希望在网络游戏中真正获得身心放松和愉悦的玩家来说,是十分失望的。同时,一定的消费模式必将滋生相应的价值观。很大一部分网络游戏运营商牺牲了大部分游戏用户的正当利益,满足极少部分用户的个人虚荣,从而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运营商大力推行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游戏运营模式,而是潜在地也推行着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对于参与游戏的众多青少年玩家而言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四)网络游戏玩家的行为失当网络游戏玩家的行为失当首先是网络成瘾。 “网瘾”导致的心理依赖使得玩家无法摆脱网络游戏对自身精神上的控制,他们不得不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地投入到游戏当中,以致于自身生理系统紊乱,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另外,游戏玩家,尤其是青少年游戏玩家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的界限,导致了虚拟角色与真实自我角色冲突以及人格异化,降低了他们对现实社会和家庭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削弱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妨碍了他们对自身和现实的正确认知,对玩家的心理成长和道德养成产生巨大的危害。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