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新课程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法研究
新课程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法研究
来源:互联网 sk001 | 熊仕阳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小学各科相继推出了新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新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上不同于以往课标,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学生主动性受到压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找不到有效的教学方法等,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情景教学和探索式教学的案例,初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的重点是给读者确立一个清晰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在次基础上,让他们学习本文作者如何把常见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上来,实现有效的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21世纪,国与国竞争方式转向科技竞争,而科技的发展要靠教育。在我国,教育集中体现在学校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归根结底,教育大任最终落到了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教师身上。

  新世纪的教师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思考当今课程如何设置,应达到什么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教师们共同研究的成果。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并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现代教育理念还没有深入贯彻。传统教育理念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为主,教学方法实行满堂灌式、填鸭式,把学生看作是学习机器。现代教育理念是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为主,教学方法实行情境引入式,把学生看作是人。其次,信息技术老师对教学方法的阐述只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空洞的理论上阐述,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应用范围有限,有些不能摆脱旧式教学方法。

  本文对信息技术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接着对已有的几种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误区分析,然后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提出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分析。

  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新课程目标

  新课程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1]“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2]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知识素养: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或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2)情感素养:信息技术人文素养,辨证的信息或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或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突出了信息能力的培养。与现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相比,课标的目标中最突出的是增加了过程与方法部分,也就是突出了信息能力的培养。所谓信息能力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只是单纯地去学习计算机这一门课程,而不是将所学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应用但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不具备很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3]

  (三)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首先,全方位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开发多元智能,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第二,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过去大纲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第三,改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第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自评与他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第五,突出课程管理从刚性到弹性的转变:教学大纲,“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新课标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规定,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标降低难度,比“教学大纲”要求低。高中阶段则体现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统一。

  三、现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不足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现代园艺《现代园艺》
《现代园艺》杂志,于197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287/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用技术、...
云南建筑《云南建筑》
《云南建筑》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065/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建筑设备、...
商用汽车《商用汽车》
《商用汽车》(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商用汽车行业综合性汽车期刊,是行业相关政府、协会学会、高等院校、研供产销企业链上的管理、经营及...
临床心身疾病《临床心身疾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35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医学鉴...
节能《节能》
《节能》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115/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低碳环保与节能...
金融教学与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
《金融教学与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河北金融学校主办。本刊致力于建设金融经济理论,传播学术信息,培植金融学人。主要刊发金融经济理论研究和金融教育研究的...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