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上的健全程度。由于上海市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关注较早,政策制定也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不断调整,关注范围也由最初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扩大到以后的升学考试阶段,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江苏和浙江省由于起步较晚,执行的大部分是国家颁布的宏观政策,省内各市的相关政策制定参差不齐,且并未联系实际情况,造成了两省政策执行力度较弱,发展缓慢。
人才引进政策方面 除了普通流动人口政策之外,各省市也十分重视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纷纷颁布人才政策以吸引高端人才流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哨战,对于人才政策的制定也更为谨慎(如表9,10,11)。
表9:上海市引进人才政策梳理 序号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1
《关于本市从外地调入专业技术干部暂行办法》(1984) 首次在政策上明确规定可以从外地选调急缺人才,突破了人才引进政策的限制。
2
《上海市引进人才实行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1992) 外省技术人员来沪工作,可以不迁户口,办理《寄住证》手,但持证人员不能享受和上海本地市民一样的待遇。
3
《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从外省调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意见》(1994) 确立了“两高一低”(高学历,高职称,低年龄)的政策目标。
4
《上海市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沪工作实施办法》(1999) 首次提出凡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均可引进,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的条件。
5
《上海市引进工作证实施办法》(2000) 引进人才不迁户口,均可享受上海市民同等待遇.
6
《上海市人才居住证》(2002》 首创“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人才柔性流动制度。
7
《关于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人才配套政策的操作办法》(2007) 与2007年出台的“三十六条科技配套政策”相呼应。
8
《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2010) 主要将目光对准了海外高端人才以适应上海发展需要。
9
《上海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 与国家“十二五”计划相呼应
10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指南》(2014)
资助重点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资助强度分为三类:团队资助为30至50万元;自然科学及企业创新创业类项目为20万元;社会科学类项目为10万元。 资料来源:每列所列出的对应的各年政策文件,经笔者加工整理所得
表10:江苏省引进人才政策梳理 序号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1 《关于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全方位地吸纳优秀人才。加大国内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开展境外人才(智力)引进工作。
2 《江苏省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计划》(1999) 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管理体制;大力调整人才分布结构;加速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市进程。 3 《江苏省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的若干规定》(1999) 开发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资源,建立海外高级人才信息库,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江苏服务。
4 《江苏省引进优秀人才工作实施办法》(1999) 凡是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均可在江苏自主择业。
5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1)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强化各类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加大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扩大高层次人才对外合作交流。
6 《江苏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2002.3.20) 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管理和指导人才流动工作,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
7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3) 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系。
8 《关于加强苏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4) 及时发布苏北五市急需人才专业目录,有针对性地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和智力。
9 《关于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 着力加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努力营造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0 《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2009) 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用好现有优秀人才;加大人才开发资金投入
11 《“百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细则》(2010) 引进对象条件为创业领军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年度确定为引进对象者可享受资金资助。
12 《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2011) 来江苏工作、创业的非本省户籍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依据本办法《居住证》。 资料来源:每列所列出的对应的各年政策文件,经笔者加工整理所得
表11:浙江省引进人才政策梳理 序号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1 《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若干规定的通知》(1999) 鼓励国内外人才以各种方式参加现代化建设,引进人才的重点对象高层次人才和急缺人才。
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意见》(2001) 积极鼓励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建立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绿色通道”;从优确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基本待遇;营造有利于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
3 《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高学历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意见(嘉兴)》(2002) 注重把好高学历人才的素质关;注意解决高学历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强对高学历人才的培养锻炼;加强对高学历人才的教育管理。
4 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2006) 提升党政人才的执政能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升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创业能力。
5 《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 主要择优资助近期回国来浙江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
6 《关于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业人才的意见》(2008) 引进一批海内外领军型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 7 《浙江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2011)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
8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若干意见》(2011) 培养创新型浙商企业家;壮大浙商企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落实浙商企业人才税收等优惠政策;回归浙商人才可破格晋升相应职称;认真做好回归浙商的社会保险工作;为回归浙商企业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