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清代辽宁文学述略
清代辽宁文学述略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张永芳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清代 辽宁 文学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尹湛纳希从小熟读蒙汉典籍,通晓蒙、汉、满、藏4种文字。创作出蒙古族文学史上的第一批长篇小说《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红云泪》等,今人辑为《尹湛纳希全集》。他还曾将《红楼梦》和《中庸》译成蒙文,惜已散佚。他的创作成就,不但标志着蒙古族文学的成熟,更展示出蒙汉文化交流的成果,也标志着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的高峰。

  《青史演义》﹐又名《大元盛世青史演义》。计画写一百二十回﹐现存本69回﹐前59回写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历史﹐后10回写斡歌歹(窝阔台)即位后的历史。尹湛纳希在书中对成吉思汗及其将领﹑部属倾注了满腔热情﹐描绘了成吉思汗率诸将领统一各部的英雄业绩﹐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现出12—13世纪蒙古草原的历史风貌,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人物形像,尤其是深情歌颂了先祖成吉思汗,除了表现其“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的军事天才外,还赋予其“仁德之君”的各种特点,将成吉思汗加以美化和理想化,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从而使《青史演义》成为一部讴歌民族英雄的史诗。从书中也可看出,它曾受到《三国演义》、《水浒》等汉族文学作品的影响。该书在国际蒙古学界受到广泛重视,不仅是文学名著,也是史学名篇。原作为蒙古语作品,今有汉语译本行世。

  《一层楼》是尹湛纳希学习《红楼梦》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题材写成的长篇小说,暗寓比《红楼梦》更上“一层楼”之意。《泣红亭》是她的姊妹篇,取名得自《镜花缘》。《一层楼》和《泣红亭》的故事沿着男青年璞玉和炉梅﹑琴默﹑圣如的爱情线索展开,《一层楼》以悲剧告终,《泣红亭》则以三个姑娘都和璞玉成婚的大团圆喜剧结束。作品思想意义不足,艺术上也有比较明显的模仿因袭《红楼梦》的痕迹。 但尹湛纳希的创作﹐为丰富民族文学宝库﹐促进蒙﹑汉文化交流以及丰富和发展蒙古族文学体裁和文学语言﹐作出了巨大贡献。

  尹湛纳希一生中还创作了很多诗歌、杂文。他将汉文古典诗歌的形式运用到蒙古文诗歌的创作中,写出清新流利、生动感人的蒙古文五言和七言绝句。不论是蒙语创作还是汉语创作,尹湛纳希的作品都取得了蒙古族作家的最高成就。他不仅是蒙古族的骄傲,也是蒙汉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典范。

  除尹湛纳希外,另一个蒙古族作家哈斯宝也是《红楼梦》迷。他生平不详,自号“施乐斋主人”、“耽墨子”。哈斯宝为蒙文发音,意译为“玉的护身符”,可见他对《红楼梦》及其主人公贾宝玉的喜爱。他不仅将《红楼梦》译为蒙文(节译本,共40回),而且通过序言、读法与回批的形式,对《红楼梦》予以评论介绍,是颇有成就的翻译家和小说批评家。从其文字中可推知他是辽西地区人,与尹湛纳希是近邻或同乡。

  六、 慷慨苍凉的“流人文学”

  本土作家的成就只是辽宁地方文学的一个方面,偏重于辽宁文学对全国文学的贡献;外籍旅辽作家的成就,特别是因刑罪被流放到辽宁的“流人”文学,也是辽宁地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偏重于外域文学对辽宁文学的孳乳。辽宁流人文学起源很早,辽宁第一位文人作家箕子,在殷纣王当政时为避迫害逃至箕子朝鲜(今辽西),被纣王囚在当地,周朝建立后才获自由,当然可谓早期“流人”,其创作的作品《箕子吟》等自然是“流人文学”的鼻祖。至明代,流人文学已经成为辽宁地方文学的重要一翼;在清代,尤其是乾隆盛世,随着文字狱兴起的血雨腥风, 流民文学的创作也达于极致。

  (一)沈阳地区的流人文学

  沈阳(盛京、奉天)是辽宁的政治中心,并曾是满清入关前的都城,自然是流人首发之地。顺治五年(1648)僧人函可被流放沈阳,为清朝辽沈流人之先驱

  函可(1612—1660年),广东博罗人,俗名韩宗騋,是明代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年轻时为江南名士,“海内名人以不获交而耻”,27岁时因明末腐败成风、愤然出家皈依佛门,法名函可,字祖心,法号剩人,“剩人”的意思是希望躲避世俗世界。清军南下时,他正在南京印经,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写下传记体的《再变记》。顺治四年返乡时,身上所带《再变记》等违禁书稿被清兵截获,遂被押解到北京受审,清廷将其流放沈阳“慈恩寺”,命其在冰天雪地的盛京对佛思过,从此他来到了东北这片荒凉之地。在此,他不仅本人吟诗志感,还倡议创立了冰天诗社,首开清朝流人结社之风。顺治十七年(1660)函可在盛京坐化,弟子们在千山璎珞峰为他修建了一座剩人禅师塔。著有《千山诗集》与《剩人禅师语录》。其《初至沈阳》诗云:

  开眼见城郭,人言是旧都。牛车仍杂沓,人屋半荒芜。

  幸有千家在,何妨一钵孤。但令舒杖屦,到此亦良图。

  函可诗歌颇有气魄,直抒胸臆,读来十分感人。如《寄江南诸同社四首》(其一)云:

  白日歌声满大荒,于今斯道属辽阳。翻嫌李白归来早,不得长吟向夜郎。

  在函可看来,未能到达谪戍地点,是李白的遗憾;反过来,颇为自己的遇难庆幸。身处困境而保持乐观,正是函可诗歌的魅力。

  戴梓(1649—1726),字文开,晚年自号耕烟老人。浙江仁和(杭州)人,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诗画、史籍等,是当时著名的兵器制造家,曾研制出“连珠火炮”和“子母炮”。还曾写出水力专著《治河十策》。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有《耕烟草堂诗钞》行世。后人评价他“磨剑半生虚售世,著书千载枉惊人”。因才华过人且生性耿直,被人诬陷获罪,于康熙三十年(1691)被流放沈阳,靠卖书画为生,在戍地苦熬35年,直至70岁才遇赦回到京城,不久即病死。

  陈梦雷(1650—1741年),字则震、省斋,号天一道人,晚年又号松鹤老人,闽县(今福州)人。清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因在耿精忠逆案中蒙冤,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谪戍沈阳。梦雷精通满文,在沈阳十余年间,培养不少当地人才;并编撰《奉天通志》、《盛京通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著成《周易浅述》一书。康熙三十七年(1698)特恩释放,召回京师,主持编撰完成《古今图书集成》,这是中国历史上采集最博、收罗最广的一部类书。雍正年间,再次受株连,被发遣黑龙江,病逝戍所。著有《松鹤山房文集》、《闲止书堂集钞》等。

  其他留有诗作的沈阳流人还有山东沾化人李呈祥,著有《木斋诗稿》;江苏溧阳人陈掖臣,著有《雍正阳斋集》;浙江海宁人陈之遴,著有《浮云集》;陈之遴夫人徐灿,著有《拙政园诗集》与《拙政园诗余初集》。

  (二) 铁岭地区的流人文学

  铁岭是辽宁重镇,也曾是流人戍所。因其在沈阳更北的地方,又远不如沈阳繁华,更显得寒苦凄寂。

  郝浴(1623—1683),字冰涤,一字雪梅,自号负阳,直隶定州(今河北正定县)人,顺治六年(1650)进士,曾任湖广道都御使等职,因参奏吴三桂,被吴三桂以“冒功狂奏”参劾,朝廷“命免死,流徙盛京”,在塞外二十二年。后被召回关内,曾任两淮盐务大臣、广西巡抚等职,病死于故里。著有《中山郝中丞集》。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政法学刊《政法学刊》
《政法学刊》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007/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诉讼法学、...
国际经济评论《国际经济评论》
《国际经济评论》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799/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财政金...
中华消化《中华消化》
《中华消化杂志》(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为医学学术刊物。 《中华消化杂志》报道消化系统医学领域内基础理论与临床诊疗方面的研究成果。辟有临床病...
职场《职场》
《职场》(月刊)创刊于2006年3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出版并发行的国内及时本工作时尚类杂志。典型读者是职业经理人、公司白领,以及部分...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24/T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是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外发行与交换达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标准A4大16开铜版纸印刷。本学报力争反映我国植物科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