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考“扬州乱弹”
考“扬州乱弹”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孙利平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扬州 扬州乱弹 剧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扬州乱弹的以丑为中心的“二小”、“三小”脚色体制,与扬州花鼓戏的脚色体制完全一致,说明两者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血缘关系。

  九 服饰

  扬州乱弹的服饰,以及砌末等设施,按照具体班社的经济状况的不同,呈现出繁简、精粗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亦如今天的大剧团与小剧团、国营专业剧团与民办业余剧团之间的差异一样,是可以理解的,与剧种的性质并无关联。

  盐商置办的家班和农民自集的戏班,在服饰方面可谓贫富两极分化。

  关于农村班社的服饰,《扬州画舫录》以“音节服饰极俚,谓之草台戏”形容之。由“极俚”二字可以看出当时农村班在服饰之面的简陋状况,近代扬州的香火戏和花鼓戏艺人,也常有演出前夕临时向观众商借衣服的事,便知两百年前扬州农村乱弹班社的“服饰极俚”是毫不奇怪的。

  相反,城市盐商所拥有的班社则可在服饰、砌末等物质方面达到极端豪华铺张的程度。以春台班为例,《清朝野史大观》云:“扬州繁华以盐盛,……最奇者春台、德音两戏班,仅供商人家宴,而岁需三万金。……张氏容园为最著,一园之中,号为厅事者三十八所,规模名异。……梨园数部,承应园中,堂上一呼,歌声响应。”再证之以《扬州画舫录》所载,就可以知道春台班在当时乃是“聚众美而大备”的一个戏班:“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衣箱中有大衣箱、布衣箱之分。大衣箱文扮则富贵(即穷衣)、五色蟒袍……,武扮则扎甲、大披挂……,女扮则舞衣、蟒服……,又男女衬褶衣、大红夸……。布衣箱则青海衿、紫花海衿……。盔箱文扮平天冠、堂帽……,武扮紫金冠、金扎镫……,女扮观音帽、昭容帽……。杂箱胡子则白三髯、黑三髯……,靴箱则蟒袜、妆缎棉袜……,旗包则白绫护领、妆缎扎袖……,又加官脸,皂隶脸……。把箱则銮仪、兵器备焉。此谓之江湖行头。盐务自制戏具,谓之内班行头。自老徐班全本《琵琶记》请郎花烛,则用红全堂,风木余恨则用白全堂,备极其盛。他如大张班《长生殿》用黄全堂;小程班《三国志》用绿虫全堂;小张班十二月花神衣价至万金;百福班一出北饯十一条通天已犀玉带;小洪班灯戏点三层牌楼,二十四灯:戏箱各极其盛。若今之大洪、春台两班,则聚众美而大备矣。正如《中国戏曲通史》所说:”像乾隆年间扬州的春台班,恐怕是花部诸腔戏班中行头规模最大的一个了。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春台班的经济后台是江春,后来是罗荣泰,都是大盐商。最初,春台班只唱扬州的‘本地乱弹’,后因‘不能自立门户’,就加以改进。他们不但‘征聘四方名旦’,把京腔、秦腔结合了进来,而且在衣装、砌末上也作了极大的丰富。”

  十 班社

  扬州乱弹的班社,可由下列材料中见之: 李斗《扬州画舫录》:“郡城花部,皆系土人、……城外邵伯、宜陵、马家桥、僧道侨、月来集、陈家集人,自集成班”;“郡城自江鹤亭征本地乱弹,名春台”;“近今春台聘刘八入班,本班小丑效之,……惟胜春班某丑效之能仿佛其五六”。 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丰乐、朝元又永和,乱弹班戏看人多。” 郑板桥《书董伟业扬州竹枝词十七首》:“择善、朝元又永和,乱弹班戏看人多。” 上述材料共提到十二个班社。其中城内六个:春台,胜春、丰乐、朝元、永和、择善;城外六个:邵伯、宜陵、马家桥、僧道侨、月来集、陈家集。凡城内班社均有正式名称;城外班社均无正式名称,而以集镇名称之。

  春台班为城中班社之首,其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纯粹的扬州乱弹,、后期为吸收了京、秦二腔的扬州乱弹。至于其它班社,特别是城外的班社,都是纯粹的扬州乱弹班。

  十一 演员

  扬州乱弹的演员,知道姓名者,大部分见于《扬州画舫录》。现参照有关资料,分别叙录如下: 熊肥子,生或旦,擅演《大夫小妻打门吃醋》,曲尽闺房儿女之态。 樊大、生或旦,青木正儿原著、王古鲁译著之《中国近世戏曲史?疑其即《花部农谭》之樊八。能作旱目、飞眼,演《思凡》一出,如则昆腔,继则梆子、罗罗、弋阳,二簧,无腔不备,议者谓之戏妖。 小鄢,仪征人,旦。本救生船中篙师之子,生而好学妇人,其父怒投于江,不死,流落部中为旦。后舍其业贩缯,死于水。 谢寿子,旦。擅演《花鼓》,扮花鼓妇,音节凄婉,令人神醉。兼于评话。 陆三官,旦。擅演《花鼓》,又熟于京、秦两腔。 吴朝,丑。扬州乱弹小丑之始祖。 万打岔,丑。亦扬州乱弹小丑之始祖。 张破头,丑。兼工评话。 张三网,丑。 10,痘张二,丑。

  11,郑士伦,丑。

  12,张天奇,武丑。擅以头委地、翘首跳道及锤锏之属。《扬州竹枝词》:张天奇手会双叉,众眼睁睁看不哗。踮脚伸头听耳急,铁连环响满身花。”

  13,岑赓峡,名仙,武丑。磊落不受乡里睚眦,年四十,厚积数万,施之梵觉禅寺,造万佛楼,建坐韦驮殿,辟群芳圃,护火焚晋树二株。铸大铁镬,饭持脚僧。跌坐念佛,不拘僧相。自称曰岑道人。

  14,郝天,武丑。

  15,郝三,武丑。曾随福贝子康安征台湾,半年而返。

  16,刘家相,绰号刘歪毛,丑。本春台班二面,后为僧,赤足被袈裟,敲去板,高声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佛。“得钱则转施丐者,或放生。数年,坐化于高旻寺。家相幼爱梵声,长入梨园为小丑,声音嘹亮,盖于一部。年未老,老秃仅存数茎,人称之为刘歪毛,遂不复雉发,屏弃世故显头陀。清佚名《扬州梦》卷十五:“晚桥等正在小兴化家谈得高兴,忽听得门外高声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晚桥道:‘这和尚好生古怪,头儿蓬着,脚儿赤着,身上披了袈裟,云板儿敲个不了,那头发还留着几根不雉,那不是古怪得狠么?’……先春说道:‘这个和尚我终觉在那一个戏班上见过,只是一时想不出来。’晚桥拍手道:“是呀是呀,你提了这句话儿,我就记起来了。’先春道:‘春台班二十年前,有个二面,和那和尚一丝不错。那时登台,声音宏亮的不得了,不但春台班没有一个比得他的,就是别个班儿,也是望尘不及。他年纪没有五十,头发只存几根,因此人人称他是刘歪毛。’”

  17,樊八,或谓即樊大,旦。《花部农谭》:“自西蜀魏三儿倡为淫哇鄙谑之词,市井中如樊八、郝天秀之辈,转相效法,染及乡隅。”

  18,孙呆子,丑。擅演《借妻》,《扬州竹枝词》:“就中花面孙呆子,一出传神借花婆。”兼善戏法,《扬州竹枝词》:“孙呆周逢笑口开,眼中摘豆手飞杯。因之看尽人情巧,事事多从戏法来。”按“摘豆”为戏法之一种,《扬州画舫录》:“置五红豆于掌上令其自去,谓之摘豆。”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原:福建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1年,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主办。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继承与发扬并举,重视学术争...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月刊)创刊于2006年,是由内蒙古日报社主办的刊物。本刊主要介绍、探讨和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时间问题,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建设和实际应用水...
中学化学《中学化学》
《中学化学》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187/O6,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验研究、...
汽车工艺师《汽车工艺师》
《汽车工艺师》(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是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在整合60多年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创办...
科学与信息化《科学与信息化》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北洋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性...
现代妇女《现代妇女》
《现代妇女》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2-1004/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至爱亲朋、...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