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正因为高允有高超动人的写作才艺,有大量的华章美文,所以《北史》著者李延寿说:“当时之士,有许谦、崔宏、崔浩、高允、高闾、游雅等,先后之间,声实俱茂,词义典正,有永嘉之遗烈焉。”
高允对天文历法的研究,也很精深。高允与崔浩修史期间,崔浩招集了几个通晓天文的术士,考察了汉代以来天体运行情况,制定了北魏的历法,然后请高允参看。高允阅后,言其有误,“时坐者咸怪”,崔浩不信,与之争辩,“后岁余,浩谓允曰:‘先所论者,本不注心,及更考究,果如君语。’”先前怪者,亦皆叹服。高允撰有《上天文灾异表》八篇,后之太乐令公孙崇追述道:“世祖(太武帝)应期,辑宁诸夏,乃命故司徒、东郡公崔浩错综其数。浩博涉渊通,更修历术,兼著《五行论》。是时,故司空、咸阳公高允该览群籍,赞明五《纬》,并述《洪范》。”(《魏书•律历志上》)经学时代,世人谓算学为小术,于仕无益,故多不为,而高允精研,并有成就,可谓奇人。高允“性好音乐,每至伶人弦歌鼓舞,常击节称善”,曾奏乐府歌词,陈国家王业、符瑞及祖宗美德,他不以古旧词曲为圭臬,而能与时俱进,追随当时盛行的歌谣,进行创作。前面述过,高允少时曾皈依佛门,至其晚年,“雅信佛道,时设斋讲”。可以肯定,他通晓佛道。高允博学多才,是其孜孜以求之结果。为官前,他靠舌耕笔耘谋生;仕宦后,政务繁多,他昼理庶政,夜则诵读。去世前十日,尚手不释卷,吟咏如常。真乃是少而至老,学而不厌,堪称学界楷模。
高允一生,执仁理政,秉义做人,无愧国家,无愧百姓,无愧亲朋,无愧自己。
注:□原字上面是“鹿”、下面是“加”,读作“jia”,电脑无此字。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