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3-10-04 来源: 访问:
把角色扮演融入思政课教学。有时教师也参与角色的扮演,实现师生互动。比如: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有关职业人培养的教学中,模拟求职现象,让学生扮演求职者,让班级其他学生对该应聘者对创设情景的反应及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做出评价。再如,在讲授爱情与人生时,可以设计不同的场景,比如校园里不文明的爱情举止,家长粗暴的干预等,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爱情以及恋爱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把学生分组讲课融入思政课堂。通过安排、组织学生针对某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或合作学习给全体学生展示的方法。比如在讲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的中国民族概况时,采取了分组讲课的形式。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提前一次课布置授课内容,把56个民族按居住区域划分成若干组,查找的具体内容有居住特点、风俗习惯、饮食习惯、音乐舞蹈、服饰、语言等几大类;其次,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给组员分工,如谁查哪个民族的资料,谁汇总整理,谁主讲,谁负责撰写总结等一系列事情;最后,关于计分,为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按组计分,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努力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知识储备水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理论知识讲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把辩论会融入思政课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事先布置辩论会的题目,选出主持人,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选出辩手,班级每个成员都必须为辩手提供资料,作为计分依据。比如:在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时,我们安排了“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的辩论会,辩论的目的不是输赢,而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两种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把论文答辩融入思政课教学。模仿学生毕业答辩的模式,把教学内容编为若干个题目,以宿舍为组进行选题,然后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一篇论文,进行答辩,评委由其他组每组出一个人组成。答辩时,答辩学生首先阐述自己论文选题目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其实际意义。随后,评委针对论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同学现场回答,考察同学们对论文的熟悉程度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评出优秀论文。
把课堂讨论和直接对话融入思政课教学。我们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选择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设计讨论或对话引导方案;授课中采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或学生与老师之间直接对话的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质疑、相互启发,直至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结束,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科学评价,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科学、更深刻的认识结果。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实现了师生在课堂上的互相参与、互相促进的和谐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教会了学生学习,还教会了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捕捉信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也加强了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以“专题式教学”武装学生
我们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开设几次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给学生补充大量课本外的、理论前沿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和思维空间。比如开设理财专题,让学生了解金融、保险、股票等一系列投资渠道,这里还会涉及到法律、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银行学知识的灌输,让学生管理好自己钱袋子的同时,增长了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再比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的讲座,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真正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民族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 以“信息化教学”吸引学生
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注重信息化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以及手机等资源,这样可以把思政课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除了会制作内容丰富、具体、生动的课件,还要适当选取先进人物短片、新闻联播、取材真实的电影、纪录片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邰丽华领衔表演的《千手观音》、开国大典、《复兴之路》、《卢旺达饭店》等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时,学生们都能聚精会神地观看。一些学生在观看《千手观音》时,被这些身残志坚的舞者感动的流下了泪水。在观看《卢旺达饭店》时,开始反思我们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深刻理解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我们还利用学院举办微电影大赛的时机,安排学生进行拍摄,教师针对学生拍摄的内容进行指导、加工,并配上解说词,最后进入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查阅相关知识、熟悉相关理论。
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学生手机的作用,现在学生可以说是人手一部手机,网络又发达,所以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给课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可以考虑通过手机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关于民族问题的讲解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查阅卢旺达大屠杀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源,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再加理论分析和引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1、 学院和各系部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院和各系部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联系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比如:博物院和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是思政教学部的教学实践基地,玛雅智慧公司是软件工程系的教学实践基地等。学院还建立了一大批“厂中校、校中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前,我院与内蒙古晶新科技有限公司、创维电子(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TCL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4个“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实训、就业、创业”基地。在这些基地中,按照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构建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教学工厂”厂校高度合一的新模式,使其具有教学、生产、实训、培训、考证、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实现“教学”和“生产”两个目标,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
2、充分利用假期、纪念日、专业实习的契机开展实践教学
利用专业实习的契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我院大部分专业都有专业实习,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践课堂中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比如:我们利用财经管理系在校企合作单位内蒙古清研电子商务孵化园有限公司对商务12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的机会,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加强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华夏医学 《华夏医学》杂志,双月刊,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桂林医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
油画 《油画》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447/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 《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年刊)创刊于2012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潍坊学院学报 《潍坊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2001年,由潍坊学院主办、山东省教育厅主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酿酒 并非《酿酒》杂志官方网站。 《酿酒》杂志,双月刊,于197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黑龙江省轻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