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探究高职声乐教学中提高审美意识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9-27 来源: 访问:
(三)歌词的情感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歌曲的情感美首先来自歌词,歌词的情感是通过词作者对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的体验之后,进行提炼、加工,同时注入情感的因素,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创作、表现出来的。歌词应反映社会生活积极向上、真善美和正能量的内容,表达发自内心的歌颂、赞美的情感。例如,《我爱你,中国》,运用叠句、排比句的手法,来抒发词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词作者敞开了联想的翅膀,歌词描绘了祖国不同时节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南海北国、深林群山、小河清波、秧苗硕果、青松红梅……词作者对这些自然景物、景象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了我国海外游子对祖国满怀热爱之情和拳拳爱国之心。我认为,好的歌词,精简凝练,意像俱美,情真意切,爱憎分明,形象感人,同时应注重社会意义,这就是歌词情感价值美。
三、注重声乐实践课教学,提高声乐审美意识
在声乐教学中,经过民意调查,高职学生大多喜欢欣赏音乐,喜欢唱流行歌曲,但是,其中很多学生的音乐素质较低,音乐审美素养较差,也就严重影响了他们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声乐演唱能力的发挥。所以,严格按照高职音乐教学大纲施教,注重音乐实践课教学,增强学生音乐素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这已经成了当今高职院校音乐教师为祖国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可或略的关键性任务。
(一) 乐感训练
学生乐感的强弱,可直接影响到声乐演唱和音乐欣赏的审美意识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乐感训练是高职学生学习声乐不容忽视的基础实践课。
1、符号。在声乐教学中,当学生拿到一首新歌乐谱时,就会遇到里面会出现一些感情术语、力度符号等各种记号,教师应有表情、形象地讲解,如,通过相应曲例来引导学生练习,学生会感受强弱变化的力度感。让学生知道“连音”常常用在非常联贯、连绵、流畅和抒情的声乐作品中。“顿音”一般用于节奏鲜明,具有动感的军歌、劳动歌等声乐作品。
2、音准感。音乐教师应擅长用键盘乐器来训练学生音准感,通过静心聆听、模唱、比较、辨别等方法训练后,学生可以感觉到几个乐音之间的细微变化,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声乐练唱中,辨别自己是否唱准、跑调。
3、节拍感。在节拍训练中,对于节拍感较差的同学,声乐教师应鼓励他们边视唱,边打拍子,要求用匀速且强弱分明地练唱,几遍之后,如节拍打稳了,可以用较快速度来练唱。学生只有在老师指导下耐心多练,念打拍子,节拍感就会得到增强。
4、节奏感。用强弱组织起来的乐音的长短关系,就叫做“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旋律进行中音阶、音符或者音节的长短和强弱等组合。音乐的节奏好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主要是指乐音的长短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各种节奏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同时,在声乐教师准确的节奏示范下,进行专门的节奏训练,可以用唱节奏、用手掌击打节奏和同时唱打节奏的方法来训练。还要专门挑出较难节奏型,老师重点讲解,学生反复多练,这样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抓住教学重点,持之以恒练声
声乐课是高职院校效果特别显著的美育课程,也是普遍受到学生喜爱的艺术课程,不用购买乐器,学习比较方便。要想唱好歌,就要练好声。练声的好处有: 练声可以使声音更洪亮、更优美,练声可以培养自信、胆量。自然、明亮、流畅、柔美的声音是最好的声音。然而,练声塑造好的声音,必须遵循发声的规律,讲究科学的练声方法。声乐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基础来辅导练声,发掘他们的声音特点,如声音音色是偏宏亮,还是偏暗淡;是偏美声,还是偏民族,来帮助学生选择努力的方向。初学的学生练声不能急于求成,应根据自己的基础,在声乐老师的指导下做好练声计划,选好练声曲,先简单,后复杂。不能好高骛远。如,声音比较暗淡的,可以多采用气息下沉、顿音、渐强的练声曲来练。声音比较散的,可以用控制气息、集中气息、喉头稳定、口腔固定的方法来练,要养成良好的坚持练声、技巧练声的习惯,塑造明亮、流畅、婉转 、柔和的声音。
(三)增加舞台实践,提升歌唱表演能力
在高职声乐课程中,舞台实践课是不可或略的声乐技术表演课,在声乐教师的精心策划、组织指导下,学生在实际舞台上,经过数次演练,锻炼心理素质,磨炼声乐表演技能技巧,积累舞台临场经验的重要课程。教师课前要做好细致的授课计划,注重声乐舞台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表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舞台实践教学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学生舞台演唱的优、缺点,及时精讲点拨、精准启发。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发挥联想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把优美的声音、真实的表情与到位的形体动作协调起来,进入意境,全身心的进行歌唱表演,塑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声乐教师还应该要求实际演练的同学课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也要求参加观摩的学生课后分析比较,做好笔记,写出学习心得。这样就能够做到把声乐歌唱技术理论的学习与舞台声乐实际演练相结合,“教”与“学”默契合作,师生互动,协调一致,才会有及时的效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经过不断的磨练,积累舞台表演经验,自然而然就提高歌唱表演的能力。
高职声乐教学模式有多种,大班的声乐理论课、声乐技巧课、小组课、个别课、合唱课、声乐作品欣赏课和舞台实践课等多种形式,声乐教师应根据高职声乐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单独选用某种课型,也可以灵活采用综合课型。声乐教师应根据学生声乐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注重美感训练,讲究实效。
总之,歌唱的声音是有色彩的,主要体现在歌唱声音的明亮度、厚度、虚实度和立体感等,关键是要根据美的规律去发现、去探索、去塑造美的声音。要求学生把握好歌词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歌唱性的特点,去领略歌词的意蕴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声乐基本理论的扎实掌握,有利于声乐实践的有效开展。增加学生声乐实践课的课时,拓宽声乐实践的渠道,适当给予声乐歌唱的比赛机会,从而较快提升学生声乐审美意识和声乐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语言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07)219.
[2] 岳睿.浅析美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色美[J].北方音乐,2016.16,(149).
[3]石旭东.论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6(08).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华神经外科 并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网站。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月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247/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电气技术与经济 《电气技术与经济》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539/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
中国临床医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4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手术 电话:010-84280076-8712,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 《手术》杂志创刊于2016-01-01,双月刊,是国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