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和疑问,对于高校体育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组成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针对这些要素、教师如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凝炼、形成和发展自身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如何凝炼个性化教学风格、既体现创造性又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欢迎?教学管理者如何去保护并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等等这些问题还要需要进一步梳理和阐明。这些问题也正是本研究及后续研究者、尤其是教学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希望本研究能够基于概念界定的基础、为此类研究营造一个探讨交流的平台,并抛砖引玉对大家有所借鉴和启发。这对于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和教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以及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文集[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4月版。
(2)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张英英.高校教学规范下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6)。
(4)[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6)J.Alan,Individualized Teaching,in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992,Vol.18,59.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