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实施素质教育也是适应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腾飞,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强烈要求。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由冷战时代的军备竞争转向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以国民素质为核心的经济、科技、军事、人才的竞争,是国家教育水平的竞争。在这场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中,各国政府都明确地把角逐的重点放在教育改革上。美国的《先驱论坛报》撰文说:“在土地中开掘资源的时代,美国是一个富国;现在是从人的头脑中开发资源的时代,美国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美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英国在《科学技术白皮书》中宣称“我们有压倒一切的理由和要求加强每个人的科学教育,更加注意下一代合格的科学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法国总统密特朗曾指出“教育制度方面的国际竞赛,对于法国经济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日本更是咄咄逼人,声称日本“已告别了明治维新以来的赶超型近代化时代”,“正向成熟化、信息化和新的国际化迈进。”扬言日本要“培养能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其他一些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韩国等政府也都纷纷表明为提高综合国力要把教育作为战略重点的决心。由此可看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再次,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自从20世纪中期开始的新技术革命以来,已经并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世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瞬息万变、日新月异”。21世纪,整个世界变化的节奏将更快,幅度将更大,影响将更深。如果说,20世纪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那么21世纪将重点进入“人才资源、知识资源”的时代。21世纪新技术革命对人们的挑战,不仅仅是来自智力方面的挑战,而是来自以思想道德素质为主,当然也包括智力、生理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挑战。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认为,现代教育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会继续学习;二是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生存发展并作出贡献。应该说,佩雷斯的教育观念对我们培养21世纪人才的素质是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再其次,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我国教育领域自身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国教育事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目前我国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合格的劳动者。但同时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批评。97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应试教育”危害甚大,一是顾少失多,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二是高分低能,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三是求偏启全,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使中华民族在下一世纪能站在世界前面,为使我国在下一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们在强烈地呼唤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三、素质教育下的一些基本对策。
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真正使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现代教育轨道上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既然问题已经提出,目标已经明确,道路也已开通,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前进道路上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将迎难而上。因为这是历史、时代和未来所赋予我们几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如何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呢?
江泽民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的 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努力提高绝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准。”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实施素 质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克服障碍,探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途径乃当务之急,以下略陈管见:
1.改革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标准,必须先行。
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标准,主要是升学率。每年高考结束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以此分 别作为奖励学校、奖励教师的依据,甚至整个社会也以此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 。这样整个教育系统,甚至整个社会都围绕升学率而转。在这种氛围中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推行素质教育? 谁搞素质教育,谁就必须以个人的政治前途为风险代价。湖南汩罗一中黄泽南老师,是岳阳地区著名的数学教 师,也是“片追”的高手。正因为他对“片追”的危害看得很清楚,1984年他被任命为县教育局局长后,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决心纠正“片追”。结果家长、领导、亲友都群起而攻之,三次差点被免官。因之,改革以 考度制度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改革教育评价标准,不亚于“科学尖端”。笔者在这里想谈一点粗浅的想法。其一,新的评价标准与实施 素质教育应同步进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目前素质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双轨”制往往会使实际部门既要 顾此,又不能失彼,很不便于操作。其二,基本的考试制度应坚持。纵观历史,考试虽有弊端,但仍然是竞争 选拔人才的最公平的途径。因之笔者认为,实行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是较好的,但是在目前腐败盛行的时 期,要加大监督推荐的力度。其三,改革考试制度关键要改革考试的形式。考试形式应该朝多样化、灵活性方 向发展。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考试形式应依据学科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考试形 式在时间上也要多变,让考生无法猜测。其四,教育评估的其它标准应与考试形式协调一致形成整体。推行新 的教育评价标准,政府社会必须大力宣传,以变革家长的思想观念,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创造条件。
2.反对形式主义,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
目前的素质教育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有些地方领导或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徒有虚名,给自己搞点 政绩,是纯粹的形式主义。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应加强理论研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投资,设立项目 ,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提出行之有效的评价原则、标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教材内容与教学形式、方 法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