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从中英文句法差异看中学生学英文应注意的问题 全臻
从中英文句法差异看中学生学英文应注意的问题 全臻
来源:互联网 sk005 | 朱培培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中学生,汉语,英文,句法差异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为了打好中学英语基础,文章就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理解和表达上的主被动关系、形意合关系、正反关系、首尾重关系差异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探讨,旨在排除母语干扰,全面掌握英语语言理论和实用技巧,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汉语,英文,句法差异
 
随着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中西方经济、文化的双向交流日益广泛、深入。在这种双向交流的国际背景下,掌握好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对于希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青年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学生初学英语时,常常受本族语的干扰,导致双语理解和表达上出现误差,这都是因文化的差异所致。因此掌握和运用双语的规律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美国语言学家lado(1957)指出:“我们认为,学生接触一种外语时会发现有些地方很容易,而有的地方非常难。那些与本族语相似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很容易,而那些与本族语不同的地方就非常难。”我国外语界专家学者连淑能(1993)认为:“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要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法是与母语的特点进行比较。熟悉外语与母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将有助于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①]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中英文表达方法的差异表现可分为构词方法差异、句子表达方法差异和篇章结构布局方法差异等。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英语国家侧重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侧重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内隐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英汉句子结构的不同,这种不同被学术界称之为“句型文化”。考虑到人力、时间和能力的局限性,我们仅就其中的句法表达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揭示以下几个基本差异。
一、主动与被动的差异:汉语常采主动,英文惯用被动
英美文化注重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 思维习惯于从客观事物出发来看问题,英语表达趋向于采用物称表达方法,经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作主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万事以人为本,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导致汉语倾向从主观视角出发采用人称化表达法。因此,中文句子更习惯以人为主语,比较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而且一般用主动语态。而英文则相反,在陈述客观事实或者叙述一件事情时,习惯以物为主语,比较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则用得较多。
如:It is always stressed that//人们总是强调;The plan was carried out at last//最后,我们执行了计划;As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如果被理解成“许多人认为,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与科学家的思维活动相比,并且这些思维活动必须经过某种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则更加符合汉语习惯。这些例句中,汉语习惯是用人作为主语构成主动句,而英语则以物作主语构成被动语态。
汉语若要表达类似英语那种被动式的客观口气,则常采用无主句、主谓省略句、祈使句、无形式标志被动句,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结构被动式(英语中也存在意义被动句,但远比结构被动句少),这主要是因为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意义和形式的限制。在汉语的历史上,“被”(让、给、换、受、遭等)是用来表达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如“被捕”、“被杀”、“被剥削”、“被压迫”等。近现代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汉语“被字式”的使用范围扩大,也用于表达一般意义的事,如“被评为三好学生”,“被选为班长”。该病人不合理的要求遭到医生的拒绝//The patient's unreasonable demand was refused by the doctor。英语被动语态表示一种客观的描写,可以用于表达动作或状态。被动句式广泛地使用于科技说明文体、新闻文体、商务文体中。因为科技文体注重阐述事理,力求表达客观,避免夹杂主观情感,因而常常不提及施事者;新闻报道更注重口气的客观、间接、冷静,一般避免从施事者的角度评论,因此更适合用被动语态。而公文文体则注重叙述公正、无私、正式,这些正好符合被动语态的习惯。
关于汉语无主句的英译,常将汉语原句中的宾语译成主语,谓语用被动态,后面不跟介词by引导的介词短语。如:在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个小黑点迅速地移动着//A little black spot was seen moving quickly on the screen。有些汉语无主句在英译中可译成固定被动句型It is +过去分词。用“It”做先行词,在句子中充当形式主语,后加被动态谓语,“that”引导的从句和不定式短语充当真正主语。如:It is said (reported, proved, believed, estimated, noted, reviewed, stressed, concluded, ect.) that…据说、据报道、据信、据评论、有人强调是说、由此得出结论等)。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科技文章中需要隐含施事者时,汉语多用无主句、主动句,而英文多用有主句、被动句,或将动词名词化加以表达。所以在科技汉语无主句的英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英汉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使译文更符合科技英语的特点。
二、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汉注重意合,英文注重形合
形合指的是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意合则是指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不借助形态和形式词,即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形合注重的是以形显义;意合注重的是以意统形。
形合和意合两种手段通常都并存于一种语言中,但英语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英语之所以重形合,与汉语之所以重意合,有其两大原因:首先是由英语民族与汉族不同的文化特点、思维方式造成的。英语重形合是西方哲学崇尚严谨的分析思维方式、注重形式论证的思维习惯决定的;汉语重意合是中国的哲学传统强调将自然这个客体与人这个主体彼此相融、互相整合的系统性思维模式在语言上的必然体现。其次是由英汉本身各自的语言本身特点决定的。英语语言具有比较多样的句法组合手段,如英语主句与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和连词等都有连接组合句子的语法功能,可以有效地将句子各种成分紧密衔接在一起,形成严谨的形合表达关系;而汉语语言较少重视形式衔接,更注重语意的连贯,如主语和谓语只要求在语意上一致,无须在形式上对应,在英语中充当句法形合手段的各式联接成分在汉语中则是可有可无或者可以进行隐合化、模糊化的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纺织导报《纺织导报》
本站致力于《纺织导报》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纺织导报杂志社官方网站!投稿请联系杂志社,文章是否采用以杂志社的官方通知书为准。 《纺织导报》杂...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
国土资源情报《国土资源情报》
《国土资源情报》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479/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资源管...
宗教与民族《宗教与民族》
《宗教与民族》创刊于2002年,由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主办的图书。本书概述了宗教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并提出多元宗教信仰与各民族的和...
教育探索《教育探索》
《教育探索》(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多各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教育教学及时线新成果的讨论来开阔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原:市场经济与价格)(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杂志依托广东省市场研究所这一专业的市场...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