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写中学书写,从谈话中学谈话,……从推理中学推理”。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系列活动,如阅读(精读、泛读、速读、参读;默读、朗读、品读)、仿写、缩写、扩写、改写、谈读后感、观察实物、排演课本剧等一系列活动,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语言、写作技巧等。仿写生活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仿写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机械仿写。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占主要地位,学生独立写的成份很少。第二阶段,半机械仿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和教师的提示组织材料,按要求仿照文章的结构进行写作练习。这一要求比第一阶段的要求提高了一步。第三阶段,综合仿写。在这一阶段,仿写要求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能仿照一篇文章来写,而且能仿照学过的几篇课文来写。
(2)结合课文进行扩写练习。
扩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对课文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写。扩写时,或给句子加上修饰成分,或给人物加上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或扩充情节,或续编故事。这一练习的开始时间,是一年级上学期。
二、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实现广泛的知识积累。除了应向学生提供生活实践外,还应要求学生多阅读各种有益的书刊,让学生涉猎广泛的知识。我们在指导学生的阅读时,重在导。首先,引导学生阅读适合其年龄特征的书籍;其次,辅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低年级的重点是摘录字词,中年级的重点是摘录好句子,高年级的重点是记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读后感受;第三,指导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所得,这种交流有时是通过组织读书知识竞赛,举办故事会或读书笔记展览会等形式进行的。上述做法,既广泛地进行了知识积累的交流,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爱读、读有所得,读以致用。
三、不同课型的结合。常规教学,一般设置教读课、阅读课、写作课、活动课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学生的迁移能力之低。如:初三学生有的学生读了很多书,作了好多文章,可作的文章依然是那几句口语,那么一些抽像的词语,这就是“读与写”能力的脱节。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一种综合课型,它把常规教学中的课型合而为一,每节课九十分钟,中间可休息十分钟,让每节课都要有阅读活动、说话活动、写作活动、朗读作品及听读和讨论、辩论等活动。这能突出教材的示范性,同时增加了活动时间、综合训练时间,避免两节作文课白白浪费的现象发生。
七、课题研究步骤
本次活动历时二年,具体如下:
1、2010年上半年,确立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组织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2010年下半年,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并组织课题研究的实施。
3、2011年,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情况的交流并予以调控。
4、2011年底进行实验总结,并以书面材料形式记录科研成果。
八、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和操作上有章可循,学校制定如下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由教导主任任组长,主持人具体负责,教研组长把关,实验教师具体实施的一条龙领导科研体系。
2、各年级成立课题组,由备课组长负责,仔细研究课题任务,分工到人,科研到位。
3、开放阅览室,全天候供教师、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九、实验条件
1、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2、五四制办学,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已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
3、实施素质教育,电教设施、图书资料齐全。
4、精讲多练及活动课探究性课程研究已有一定基础。
5、教师有一定的教改基础、教改能力,师资较好。
十实验的结果与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读说写并重作文教学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实验班学生对作文训练的态度,由怕说变为爱说,由怕写变为爱写。实验班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高于对比班。实验班学生作文题材的范围比对比班广泛。实验班学生的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描述明显多于叙述;而对比班学生作文内容大多比较空洞,叙述多于描写。实验班学生作文的条理、谴词造句的能力、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明显优于对比班。实验班学生比较能写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一轮实验中,实验班有15多名学生曾在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中获奖,
十一、实验评价
首先,我们认为,这一实验和实验中采用的新教法,不仅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而且富有现实意义。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获得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知道说与写的基本方法,能够把话说正确,说清楚。应该追求写作手法、谴词造句等方面的创造性。显然,要高效率地实现作文教学的目标,从仿作入手是一个极其有效的策略。
其次,读说写并重作文教改实验较好地处理了作文训练中读、说、写的关系。在读与说、写的关系上,课题组以读开路,以仿作作为读与说、读与写的桥梁,以提高说、写能力为归宿;在说与写的关系上,课题组既以说为先,为写铺路,又说、写并重,让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第三,这一体系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课题组不仅构建了包括阅读悟法、练说效法、练笔迁移、评价明法四个步骤的仿作入手、读说写并重作文教学过程,而且还从实验中总结出仿作入手、读说写并重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无疑为这一作文教学体系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积极寻求新思想、新策略、新模式的过程;是改革、发展、创新的过程。在这项实验 过程中,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实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化,转变与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使其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进入第二阶段的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确立起的新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即一以贯之的教育价值观;使全体教师即时了解新课程内容的重大变化,掌握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使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十二、课题实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教师的思想意识、自身素质等因素差异,造成全体教师投入教学研究的信心、意志、能力、发展不尽平衡。特别是课题组以外的教师信心不够坚定、精力不够充沛、持之不能以恒。有的甚至蜻蜓点水、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