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终身教育内核是伴随终生的连续性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来谋划改革发展,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内部沟通的、面向社会开放的、面向未来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终身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衔接与沟通教育观念 非学历教育 开放
我国在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就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在刚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
毫无疑问职业教育,也必须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来谋划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断调整办学思想、实践策略、教学改革,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内部沟通的、面向社会开放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崭新的制度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终身教育理论内核
终身教育内核是伴随终生的连续性教育,即受教育者完成某一阶段教育,参加工作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教育。终身教育主张彻底颠覆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
从横纵坐标讲,终身教育纵坐标指向的是一个人从婴儿、幼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等六大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持续不断的各级各类教育,是人们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横坐标则指向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目的是提高个人或诸集团自身生活质量。
终身教育高度重视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的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终身教育除了关注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还重视铸造人格、满足发展个性,精神个人需求,使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终身教育的理念涉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涉及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基层组织内部等各种教育类型和学习场所;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层次;涉及全日制教育、脱产教育与半脱产教育、在职教育与任职教育、面授教育、远程开放教育以及培训、研讨、自修等多种教育方式和形式;涉及生存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创新教育、人格发展教育、思想意识教育等各项教学内容。
因此,终身教育包括一切教育性质、教育类别、教育形式、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和环节;而且,终身教育不是各种教育的简单叠加,而要打破各类教育间的隔离状态,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和发展,以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根本目的。
二、用终身教育理念审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两部分内容。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而且职业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很明显,这种职业教育定义与分类是狭义的,对于国家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提升、老年大学绘画、书法学习、学龄前儿童特长班等,都应该列入大职业教育的范畴。
(一)职业教育要注重与各类型的教育衔接与沟通
由于高校连续扩招,加剧了普通高中学校航空母舰式地无限扩张,职业教育自身又陷在专门化技术性“职业”的怪圈子里,经济不景气,加上毕业生就业难等自身和客观原因,造成职业教育连续多年在低估持续徘徊,尽管国家出台许多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也仅仅是一些招生数量的微小变化,实质性的诸如招生更加困难、生源质量急剧下降悲剧不但没有发生好转,而且情况更加糟糕,所以当前职业教育似乎只能惨淡经营,它的困境是真实存在的。
鉴于对职业教育的现实无奈,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强大舆论下,以及传统教育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偏见鄙视,甚至把职业教育解读为“低层次”的教育。自己则过分强化了职业教育的操作性或工具性,无限降低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因而囿于了职业教育发展。在社会形成一种上职业学校,找一个对付工作,没发展,没前途,将为就业做准备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置于正规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变成终结性教育,为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习新技术,或是由于再岗需求学习新技术,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让毕业生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权利和能力。
以我校为例,每年要求参加成人高考的人数很多,有参加考试意愿的人数更加庞大,但是考上的人却很少,这部分人有的是基础较差,也有的是由于职业学校开设文化课过于简单(文化课变成文化讲座),尽管学生有接受成人高考的要求,而且许多企业或是事业单位也必须要求员工有这样的学历,为了学生前途考虑,学校专门免费开设了成人高考辅导班,由于学生基础太差,辅导时间太短,考上的成为凤毛麟角。
根据终身教育观点,教育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所以在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时,必须树立学生是发展的学生的理念,不能将学生看成一手技能吃终身,一个岗位一辈子。近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函授、职工培训、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开放大学等各种类型成人教育发展十分迅速,教育对象从青壮年扩展到一切具有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的人,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打破时空制约的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形成一种开放型的、形式多样新的教育体系开始,满足人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需要。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打通职教、成教体系,初、中、高,正规与非正规,普及与提高的职成教体系之间的篱笆,和多样化成人教育形式的培训教育沟通和衔接,从学生未来职业成长过程考虑,为学生的成长构建一个合适的平台。
(二)抓住终身教育开放性特点,打破职业教育封闭办学壁垒
1、打破职业学校的围墙壁垒,形成开放的弹性的职教模式
现在职业学校基本是在办学历教育,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和社会独立的封闭结构,沟沟坎坎、条条框框束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把职教办活,职业学校必须向社会敞开大门,广泛吸收在职成人进入学校学习,把成人的中职培训纳入学校的计划,还要利用优势举办开放的知识讲座,使校区向社区开放,发挥学校的文化、专业技能中心作用,促进现在社区教育的大力发展,而且职业学校举办面对对社会的专业教育以及各种文化讲座,尤其是对成人的开放性要达到零限制的地步,通过公开讲座、成人教育中心、函授等形式为人们提供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