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体社会化还是“人之为人”的丰富与拓展,是从“人对社会”的角度来实现作为社会关系主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个性发展。
正是通过这个过程,个体的人才具有了不同于其他个体的丰富而独特的个性,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建构人的本质的现实社会关系是一个相对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人的本质具有相对性和多层次性。人不仅作为类的人、群体的、阶级的、民族的人而存在,而且还作为现实的个体的人而存在。因此,人不仅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共性,具有群体性、阶级性、民族性,而且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个性。个性就是处于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不同社会活动的个体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属性,它是由许多个性特点构成的某种统一整体。这里,人的自然禀赋、先天素质是其个性的自然生理前提,而且个性也是由人体活动于其中的整个社会关系的总和造成的东西。人的本质正是通过个性表现出来的,脱离了个性,人的本质就抽象化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的社会存在和阶级地位,决定了不同群体、阶级的共同的利益和要求,决定了他们共同的本质,使他们具有共同的群体性、阶级性。不同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们的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造成它们之间不同的特点,形成不同的民族性。群体性、阶级性、民族性对于个体的个性而言是共性的东西,而对整个人类而言又是个性的东西。在这里,借口发展个性,而否认、抹杀群体性、阶级性、民族性是错误的,而借口群体性、阶级性、民族性,而否认、抹杀个性的发展,更加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