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前言 3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
2.1 研究对象 3
2.2 研究方法 3
3分析与讨论 5
3.1教学模式实验设计思路 5
3.2情景教学实证分析 6
4 结论与建议 11
4.1结论 11
4.2建议 12
5 致谢 13
6 参考文献 13
附录一中央民族大学网球公选课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15
附录二中央民族大学网球公选课学习情况访谈提纲 17
附录三专家访谈提纲 18
中央民族大学网球公选课运用情境学习理论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摘 要:通过文献检索与搜集,得知国内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依旧采用陈旧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之我国正处在素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很多教学方法都在尝试和探讨。本文即按照所获得的资料,试图在探究情境教学理论及以网球教学实践经验为来源的教学模式研究基础上,从情境学习理论的学习观、认知基础、学习发生机制、教学观、学习环境等作为理论依据,指导网球教学,并运用实验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网球校级公选课两个教学班60名学生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网球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个人素质,并能更好的促进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学习 网球公选课 教学模式 实践共同体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结构良好的概念性知识
1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世界竞争的需要,21世纪伊始,我国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改革的方向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教师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的“学”),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探索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体育教学,尤其是大学体育教学越来越多的引起各界的关注。因为体育教学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学科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有效开展素质教育、是否可以加强全民族体质,以及人才建设与培养的有效性。而学校是体育教育开展素质的最关键的一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后,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构建形成知识。在涉及学生健康的体育教育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其中所指出的“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收益”,无疑是要求体育教学针对个体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实质性阶段的今天,对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是必须的。
目前国内体育专业人员训练中广泛采取了情境教学模式,尤其在篮球专业训练中,更多的强调“情境”,在激发运动员潜能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情境教学的“实践共同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运动员充分体会“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多元角色对个体技能提高的重要性。而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初学者的基本功训练,却很少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本文研究所选择的中央民族大学开设网球公选课已有多年历史。从2005年至今,网球公选课程教学由专职教师担任,课程教学模式统一采取传统的 “教授-重复练习-个别指导-考试”,对于情境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涉及。根据对于学校老教师的专家访谈结果,学生对于网球学习积极性不高,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掌握所学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文即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在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央民族大学网球公选课两个教学班级共计60人中选择实验组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中央民族大学网球公选课运用情境教学理论教学模式。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及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检索,在论文准备过程中,查阅了2000年以来的体育相关杂志、期刊和优秀硕博论文47篇,并对相关教材、专著、政策文献和会议报告等进行了研读,尤其是对体育教学标准、素质教育相关政策,体育教学模式相关文献的加工整理,构成本文的理论依据。 2.2.2专家访谈法在确定在中央民族大学实习任教之后,走访了学校网球公选课现任教师3名,了解该校网球公选课的以往教学模式和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及这些教学模式指导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听取各位老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理解,同时,恰逢加拿大教育学家John Berry到中央民族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借此由翻译服务人员翻译,了解了情境教学模式在加拿大的应用现状和利弊。后又访问了教育学相关专家2名,听取其对情境教学理论应用于网球公选课的建议和实施策略分析。据此,较为深入的掌握了情境教学理论,并对于网球公选课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了相应的计划。 2.2.3个案分析法本研究中,由于个别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突出,本文对实验组优先和最后完成教学阶段目标的实践共同体成员,以及对照组中动作技能掌握最熟练和最差的学生各5名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困扰及解决方法。(访谈提纲参见附录三) 2.2.4三角互证和问卷调查法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三角互证[1]的方法,即为在质性的研究中保证效度从多个角度来相互印证应用的效果,对学生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参见附录一)。
图1 三角互证示意图 2.2.5教学实验法在担任中央民族大学网球教师期间,对非体育专业校网球公选课进行实践教学,检验了情境学习理论在该校公选网球课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2.2.6数理统计法实验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2003对学生各项成绩进行了统计,不同教学实验组、不同教学项目的成绩平均值、成绩分数段、不同教学阶段所用时间有效对比研究,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具体现象。用SPSS 14.0的初步加工统计,计算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与教学模式的相关程度,以及在不同教学模式下,是否能够形成学习的正迁移以及不同网球动作项目之间学习迁移效果进行分析。 3分析与讨论 3.1教学模式实验设计思路 3.1.1样本选取和实验分组样本来源及选取:本教学设计实践选取中央民族大学网球公选课两个自然班A、B,每班30人,共60人。
实验分组的具体过程:由于人数较少,为保证总体中每个个体分组的机会均等,采取简单随即抽样的方法。每个班学生上课前按照高矮顺序排队,1、2报数,报1学生选为实验组,报2学生选为实验组,每个学生选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机会均等。 3.1.2情景教学实验设计方法情境教学模式概述:尽可能的创设“情境”→教师示范,同学观摩→请实验组三个组中各选取一名同学示范教师所讲授动作,其他同学观摩,启发学生纠错,形成结构不良动作技能知识(基本了解动作要领)→将两个实验场地分为四个半场,每组五个学生各占一个半场,轮流担当不同角色:捡球、喂球、练习、旁观指导→当一组成员全部掌握所学内容时,进行下一项学习,未掌握的继续学习→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