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福兮祸兮:从《夷坚志》看宋代蛇信仰的双重性
福兮祸兮:从《夷坚志》看宋代蛇信仰的双重性
来源:互联网 sk014 | 张春芳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夷坚志》;宋代;蛇信仰;福祸;双重意象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宋代民众在信仰方面奉行着“唯灵是信”的原则,民间信仰的信仰对象亦是多种多样,蛇信仰是其较为常见的民间信仰形式之一。《夷坚志》中记载着大量的有关蛇信仰的事例,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解宋代蛇信仰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夷坚志》中的蛇有着福祸并行的双重意象,反映了普通民众信仰中情感与利益的纠葛。

  关键词 《夷坚志》;宋代;蛇信仰;福祸;双重意象

  宋代是诸神信仰普遍化的时代,天地山川,无处无神,鱼鳖虫蛇,无物不可成神。①其中,蛇更是有着福祸并兼的双重意象:或被宋人视为祥瑞,誉之“小龙”;又或被视作祸根,谈之色变。由此,在情感与利益的纠葛中,蛇信仰逐渐成为当时民间较为普遍的信仰之一。本文拟以《夷坚志》为中心,对蛇在宋人眼中的不同意象,以及民众对其态度的双重性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宋代蛇信仰的情况有较为清晰全面的了解。有不当之处,还望方家不吝赐教。

  一 、福兮:蛇与祥瑞

  洪迈著《夷坚志》取材广泛,内容繁杂,且大多神奇诡异,虚诞荒幻。南宋周密就曾批评此书“贪多务得,不免妄诞”[1]序1。其中,蛇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种,更是成为该书诸多故事的主要素材之一。在相关书写中,部分蛇是以祥瑞之征的“小龙”形象出现的,或行雨,或聚财,或通灵,不一而足。

  1、蛇与求雨

  蛇喜居潮湿阴暗之地,常在雨前现身,古人便认为它当是“小龙”,可以行云布雨。如“桃源潭龙”[2]1108条载,淳熙中,“县境苦旱”,有县民吴彦柔与妻信佛,焚香祷告,“天久不雨,田禾将槁。伏愿一赐灵感,济以甘泽”,“少顷,一小青蛇出水面,俄化为巨鲤。久之,又化为鲇,而首则蛇也,悠扬自如”。吴氏诚心祈求,“若神龙能下雨救禾苗,当以家财建立祠庙于此,使民俗永远香火供事”。不久果然“大雨倾注,弥日方已”。尽管“吴不甚富”,仍然“卖其一为工匠土木费”来建庙。庙成之后,“夫妇弃家徙居于门,躬执洒扫之役”。又如“武当真武祠”[2]1231条同样记载了向蛇求雨的故事。据载,乾道六年,王明听闻蜀中久旱,便去到武当真武祠祷雨,“一金蛇出现,盘旋于几案匕箸间,忽尔屏迹”。殿中道士见此说道:“常人愿见此蛇而不可得,若出,必有梦感。”结果,“四路继申行府,云皆得雨”。在上述两则故事中,蛇都在人们祈雨时出现,继而天降甘霖。可见,在宋人眼中,蛇龙同形,确有行雨之能。

  2、蛇与财富

  宋人在辛勤劳动以获取财富的同时,也企望超自然力的神灵可以赐予财富。②“张方两家酒”条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西乡冷水村细民方九家,造斗酒,置瓮于床侧隐处,俄而挹之不竭。如是十余岁,日日获钱,了无劳费。赖以赡给数口,殊不知其所以然。后为长子娶妇,经旬时,偶客来,令妇取酒。妇以瓮在暗处,拿之出,见一小蛇绕结于傍。蛇望人至,即逸去,自是瓮一空。今方九已亡,独子孙在,而穷困不复可济矣。”[2]1022瓮中小蛇竟是酒得以取之不竭的根源所在,着实令人惊叹。值得注意的是,酒在宋代当属禁榷品,是不允许私家酿造的,所以,蛇助酿酒的说法可能只是 词而已,并非事实。另外,“颛氏飞钱”[2]1613条还记载了一则关于大蛇予钱的故事:太原颛氏之家“尝有飞钱入居室,充满庭户”,颛翁遂焚香祝祷曰:“小人以力农致养,但知稼穑为生。今无故获非望之财,惧难负荷!虽神天所赐,实弗敢当,愿还此宝,以安愚分。”不久便见“钱复起,蔽空行,声如风雨,有大蛇夭矫随之,绕林麓去”。五年之后,有一神人告之曰:“天赐颛氏钱十万缗”,但颛翁祷告如前,仍未接受。尽管并无证据表明第二次赐钱与蛇有关,但第一次的“飞钱”确系大蛇显灵无疑。不义之财,不劳而获,显然并不是本分老农之所愿。该故事实有劝诫世人的意味在里面,蛇在其中充当了财富的使者。再如,“蛇王三”条也记述了关于黑蛇旺财的传言,然而驱黑蛇者最终却“其家自是果破”[2]130。此类书写中,有蛇直接予财,也有蛇通过某种途径来旺财,虽方式不同,但蛇可以为人们带来财富,这当是不少宋人确信的事实。

  3、蛇与登科

  宋代科举制度已臻于成熟,影响也波及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当时科举常被与“龙”联系起来,如宋人通常会将中举视为跳龙门,而“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后第一次选士”,亦“谓之‘龙飞榜’”[3]57。龙蛇同形,因而蛇也常被认为具有预示金榜题名的作用。如“詹林宗”条载:“乡士詹林宗,绍兴三十二年读书于成西妙果塔院。晨起,巾栉有小蛇,正据巾上,移时方去。逮秋试,中第五人。乾道元年当科举,往近村大塘湖僧庵肄业,默自祷曰:‘前三年灵瑞已得第五,今举或魁选,当感大蛇为兆。’祷之明日,方独坐作《尚书义》,有蛇不知从何来,蟠其坐侧,伸首顾眄,惊之不动,久乃趋出。詹殊自喜,及揭榜,果第一人。”[2]252詹林宗竟因感蛇神预而于绍兴、乾道年间两度中榜,令人惊叹。同书“王省元”[2]503条也有类似记载:王省元“梦二蛇往来蟠舞一榻上,惊觉,不复能寐”,而在领悟其奥妙后发出“先旬日得之,至于蛇妖入梦。陶朱猗顿。果何人哉!宁蹑籥还家,茹藜饭糗,以终此身尔。功名富贵非吾事也”的感慨。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王遂参加科举,最终“省闱中第一人,仕亦通显”。可见,蛇的出现,的确预示着登科及第。

  4、蛇与孝道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蛇也有着旺盛的繁殖能力,诚如杨甫旺先生所言,“蛇崇拜的实质是生殖,与人类的生育、繁衍、发展有关”[4]68。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秉信该观念的宋人来说,向龙、蛇等神求子,并不足为奇。如“韩羽建墓”[2]1543条记载韩羽之妻夜梦二人认主,并赠予紫袋,“而中包一瓢,摇之有声”,翌日又被告知“七枣在内,可钻开取食。续当生七子,它时为国家栋梁。如至耄年,尚可与媳妇服,亦主生七孙荣显。”韩羽夫妇据梦中之言找寻二人,“于土内得一赤蛇,长一尺八寸,身红如金。一龟,高三寸,身绿色”。此中,二蛇赐予韩氏夫妻生子之灵药,以全其孝道。同书还收录有一则“小龙”直接化身人子的故事,即“宗立本小儿”[2]12:宗立本年长,但无子。在外行商之事,见一小儿独自所在,为父母遗弃,于是便收为养子。后来,一位僧人说此儿“是吾五台山五百小龙之一也”,“于是索水喷噀,立化为小朱蛇,盘旋于地。僧执净瓶,呼神授名,蛇即跃入其中”。尽管,小蛇所化之儿未能留于宗本之侧,但还是稍微弥补了他无后的遗憾。此外,“长溪民”条还记载了一家儿子因不孝敬父母,而受到蛇的惩罚,以致失掉性命的故事。[2]474表明,宋人相信蛇确与生殖延续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担当起惩戒不孝的职责。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应用科学学报《应用科学学报》
《应用科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大学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类期刊。 《应用科学学报》主要刊登创造性...
国家安全通讯《国家安全通讯》
《国家安全通讯》国家安全工作专刊。旨在争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和巩固反奸防碟人民防线,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和工作环境。 《国家安全通讯...
铁路技术创新《铁路技术创新》
《铁路技术创新》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841/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适用与...
声学学报(中文版)《声学学报(中文版)》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声学学报》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2558329,地址:北京北四...
中华针灸电子《中华针灸电子》
《中华针灸》杂志,季刊,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安徽水利财会《安徽水利财会》
《安徽水利财会》是安徽省水利厅财务处与水利会计学会主办、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内部资料[准印证(综)00-047],是集理论探讨、工作研究、经验交流、信...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