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困境及解救途径
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困境及解救途径
来源:互联网 sk001 | 伍志燕 ,谢延洵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学生;网络道德;困境;途径与方法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给学生提供的各种便利的同时,学生的网络道德也出现了危机及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及无序性,社会、学校、家庭管理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走出当前的网络道德困境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学生;网络道德;困境;途径与方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1]网络的使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各种便利,但是网络的“双刃性”决定了它在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学生的道德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使学生沉溺其中、荒废学业,而且还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使学生误入歧途。鉴于此,引导学生合理上网、科学上网、绿色上网,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危机与困境

  如今,人类已进入了信息网络社会,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而且网络主体均可通过这一平台来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一平台上,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不断交织在一起,使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逐步延伸到网络世界中来,我们在肯定网络给学生成长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网络给学生的现实道德带来的危机和困境。

  经调查发现,当今学生的网络道德存在以下危机和困境:

  (一)网络信息污染严重,黄毒信息泛滥。据统计,“互联网上有几十万种色情图片资料,查阅人次600万以上,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1]被调查的学生中,有63.2%的人认为网络游戏中充满了非道德的内容,有23.6%的学生经常浏览黄色网站,33.4%的表示偶尔浏览;32.1%的学生对色情作品感兴趣,15.4%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以上数据说明:学生网民的网络道德现状和行为方式令人担忧,无不与互联网各种非主流信息、文化垃圾的泛滥相关。

  (二)网络活动方式多样,自由主义盛行。调查显示,学生参与过网络活动方式多样化,其中网络聊天的占98.1%、网络游戏的占53.4%、娱乐(影视、音乐、文体赛事等)的占94.6%、交友或网恋的占47.3%,学习的占83.7%,论坛、发帖的占47.4%,查找、利用信息的占98.3%,浏览新闻的占97.2%,博客、创作的占52.2%。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世界是自由的,学生网民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网络活动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助长了他们在网络中我行我素、肆无忌惮的自由主义之风。

  (三)道德情感冷漠,人际关系疏远。通过对学生“网络族”的“现实人际关系”调查:在问及“与网友现实接触情况”时,选择“从不”的占61.6%,“偶尔”的占27.3%,而“经常”的只有11.1%。问及“您与网友相处,最重要的是……”,选择“相互利用,互利双赢”的占37.8%、“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的占18.4%,而“以诚相待,互为尊重”的仅占29.7%。在问及“因为上网而减少日常的社交活动,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吗”,回答“是”的占42.9%。这些数据说明:长期沉溺于网络会淡化学生的现实人际的交往,逐渐失去或弱化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

  (四)网络行为失范,网络道德人格扭曲。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高达44.7%。”[1]在被调查的学生中,6.6%有过网络黑客行为,17.9%的有过网络暴力行为,69.9%的有过身份伪装行为。在网络游戏中,经常侮辱他人占6.1%,偶尔侮辱他人占的占29.8%;经常攻击他人的占10.1%,偶尔的攻击他人的占33%。网络环境过于宽松自由,缺乏管理、监督机制,从而导致长期沉溺在虚拟网络中的学生网民行为缺乏约束、随心所欲,最终丧失主流的道德观念,道德责任感削弱。

  二、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及无序性

  虚拟网络世界“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消弭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使得原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秩序逐渐失去效力,网络主体呈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网络活动方式是相对自由的,其网络行为也较少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干预、控制和管理,对于应该和怎样实施自己的行为,只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都是由自己来决定。因此,在网络世界里,网民的主体观念,在责任、权利、义务、利益等方面的道德意识相对于现实世界来说相对薄弱,网络道德也缺乏相应地约束力和规制力。

  同时,网络社会的开放性、超时空性等特性加速了人类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的飞跃,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空距离大大缩小,而交往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了,享受的信息量和服务也在不断的扩增,各种不同的道德观念在网络上相互交融、碰撞。那些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准则、观念、行为会受到人们的抨击、谴责和取舍;而那些与开放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准则、观念、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认同、接受和遵循。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社会道德的约束和羁绊功能,致使道德实践主体的个体权利和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张,使得道德实践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也难免打上开放性、超时空性的烙印。

  此外,网络突破了跨地域的信息交流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障碍,使得不同种族、国家、民族、宗教信仰的人们能够进行一种实时的互动和交流,使得道德实践主体有了多元化的道德价值选择和价值诉求。并且,在网络社会中,随着人们交往面的扩大,交往内容的丰富和交往层次的增多,包括道德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愈来愈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益的相关性和矛盾性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得调节人们网络行为的道德规范也呈现出无序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二)社会、学校、家庭管理的缺失

  网络信息化及高科技的发展对学校、社会、家庭管理也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就社会来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西方国家的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乘隙而入,惟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道德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此外,党风、社会风气不正,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学生对社会道德不屑一顾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扭曲,最终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语海新探《语海新探》
《语海新探》语种:中文,开本:16开,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由山东语言学会主办。 《语海新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
酿酒科技《酿酒科技》
《酿酒科技》(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酿酒信息中心和贵州省轻工科研所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酒业学术龙头刊物,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
西部广播电视《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458/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计算机...
视界观《视界观》
《视界观》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508/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视_视界新闻、...
力学进展《力学进展》
《力学进展》杂志,于197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774/O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动态、简...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由化工部化工劳动保护研究所主办。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