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论胡瑗的师生平等与他的情感教育
论胡瑗的师生平等与他的情感教育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张树俊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师生平等;情感教育;宋代胡瑗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胡瑗还认为,劝人不能骄慢,待人要有和气之辞、安人之色。他指出:“劝人之法,不可骄慢也,不可傲易也,又当和汝之辞气,安汝之颜色,以待于人,人若能改其前行,克新厥心,而乃曰:我今所好者,德尔。如此则可以入大中之城也。”[4][卷下]胡瑗认为,对学生要有耐心,做到善劝,以至诚感人。他说:“夫君子之人,有善必劝,劝之不已,则不善至于大善,以至愚者必贤,贤者必圣也。”[2][卷4]安定学案载有胡瑗施教的一则趣闻:“某先生番禺大商子也。安定为国子日,遣之就学京师,所赍千金儇荡而尽,身病瘠将危,客于逆旅。适其父至,闵而不责,携之谒安定,告其故。曰:“是宜先警其心,而后教谕之以道也”。乃取一帙书曰:“汝读是可以知养生之术,知养生而后可学矣”。视之,乃《素问》也。读未竟,惴惴然惧伐之过,自痛悔责。安定知已悟,召而诲之曰:“知爱身则可修身,自今以始,其洗心向道。取圣贤书次第读之,既通其义然后为文章,则汝可以成名。圣人不贵无过,而贵改过,勉勤事业。”先生锐颖善学,取上第而归。”[3][卷1]后来罗达痛改前非,勤奋学习,坚持苦学数年,果然考取了进士,学有所成。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这样评价胡瑗的教育艺术:“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1][p293]显然,胡瑗教育教育学生并不以什么“师道尊严”,而是循循善诱。

  三、讲严格并不否认对学生之关爱

  胡瑗强调从严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1][p117]就教育而言,胡瑗也认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重在管理。作为教师要把教与管结合起来,只有从严管理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从严管理,必须从严立规矩开始。胡瑗任教期间,就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学生提出了严格要求,让学者“所据而据”。《安定学案》中也有记载,“其教人之法,科条纤悉具备。”[3][卷1]胡瑗对于学生的行为动作要求也很严格。如他初次见到学生徐积“头容少偏”时,便厉声说:‘头容直!’徐积猛然领悟到不但头容要直,而且心也要直,“自是不敢有邪心”。后来,他常对人说:“吾于安定之门,所得多矣,言之在耳,一字也不违也”。他执教后,常在众多学生面前,“多于空中书一‘正’字。且云:‘于安定处得此一字,用不尽’”。[3][卷1]在学校管理方面,胡瑗也有一系列要求。据史料记载,胡瑗去太学时,由于火禁甚严,太学生晚间不得在校留宿,天黑前必须离去。外地求学者须投靠亲友,或住客店,带来许多负担和麻烦。胡瑗了解情况后,便与孙复一道上书请求放宽规定,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得到批准。自此,“诸生方敢留宿”,“四方学者稍稍臻集”。那时,太学还实行寄宿制,这是一大改革。宋代开国以来,因为太学左侧紧靠着御书阁,一向重视消防,每到夜半时分,宿舍里的灯烛全部熄灭,学生不得留宿。到1056年,胡瑗与孙复主持太学,为了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过集体生活,就请示有关部门放宽火禁,如果发生意外,概由他们两人负责。从此以后,又恢复了寄宿制。但胡瑗制定了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由师生轮流值班,督促小心火烛。学生除每月放假四次,其余时间都在校内住宿,起身、就寝以鸣鼓为号;进出校门必须请假,平时不准随意会客或离校。

  但胡瑗的严格管理并不是建立在等级级制度之上的,而是从提高教育的效果角度出发的,所以他在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同样强调对学生的关爱。胡瑗是情感教育的高手。他把学生当朋友,他说:“惟朋友讲习,盖朋友之道,同心同德,其气相契。”[2][卷10]《安定学案》也记载说,胡瑗“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3][卷1]著名理学家程颐在太学中师事胡瑗时,胡、程师生之间,“知契独深,伊川之敬礼先生亦至;于濂溪虽尝从学,往往字之曰‘茂叔’,于先生非‘安定先生’不称也”。[3][卷1]胡瑗深为喜爱程颐这个高材生,不仅处以学职,还表示自己应向他学习,而程颐虽学业精进,但毫不骄傲,非常谦虚,对胡瑗倍加尊重,其师生感情历久弥深。这可以说是胡瑗建立师生平等关系的典型范例。胡瑗还对那些初显才华的学生给以特别的爱护,热心扶植。如,《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记载:“周之道,字觉民,湖州长兴人。少刻意于学,年十三以文谒胡先生,先生奇之,因留受业。”“潘及甫,字宪臣,扬州人。励志文行,闻胡安定倡学于湖,负笈从之,以其文呈安定,安定喜曰,非诸生比也,遂补学职。”“莫表深,字智行,邵武人也。泰山孙氏弟子说之子。闻安定讲学 上,往事焉。一见奇之,曰:“大有器识,所造未易量也”。以进士累官光禄丞,知饶州,称循吏,杨文靖极称之。[3][卷1]还有如,胡瑗的学子卢秉,字仲甫,德人。光禄卿革之之,虽说他“未冠,有俊誉。尝谒蒋希鲁(堂),坐池亭。希鲁曰:“池沼粗适,恨林木未就耳!”先生曰:“亭沼如爵位,时来或有之;林木非培植根株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节也。”希鲁赏味其言,曰:“吾子必为佳器。”[3][卷1]后经过胡瑗的精心培育,他武学精湛。据载,卢秉后来“中进士甲科,累迁制置发运副使,加集贤殿修撰知渭州。击夏酋有功,迁龙图阁直学士。元祐中,知荆南。刘元城论之,降待制,提举洞霄宫,卒。”[3][卷1]胡瑗还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如他的学生安焘勤奋好学,身患痼疾,仍坚持听胡瑗讲经,常被挤丫着听讲。一次病发,胡瑗知悉,当即“使人掖之以归,调护甚至”。后来,安焘官至观文殿学士以终。在胡瑗言传身教的长期薰陶下,他的学生不仅养成优良的学风,而且努力效法他的言谈、举止、容貌、服饰等。当然,效法胡瑗者非止安焘一人,史云:“(胡瑗弟子)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3][卷1]

  胡瑗对学生情同手足,关怀备至;学生对老师也敬重热爱,一往情深。胡瑗晚年去职休养时,其弟子纷纷前去送行,成群结队,相延百里不绝,其情况极为感人。这种异乎寻常的师生感情,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胡瑗实行无声之道德感化的结果。只有“诲人不倦”,处处关心爱护弟子的老师,才能教出因老师退职休养而成群结队,相延百里不绝送行的弟子。蔡襄在《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中说:“比去京,诸生诣阙下乞留者累日。公卿祖送都门甚盛,莫不惜其行也。”[1][p115]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说:“(胡瑗)东归之日,太学之诸生与朝廷贤士大夫送之东门,执弟子礼,路人嗟叹以为荣。”[1][p117]《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亦载:“胡瑗)东归之日,弟子(祖帐,百里有绝,时以为荣。”胡鸣盛在《安定先生年谱》中描述了胡瑗东归时的情景:“集贤校理钱公辅率太学诸生百余人,即佛舍为位哭,又自陈师丧,经假二日”。[5]可见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作用。明末清初的颜元,自称安定先生“真吾师,恨不及门”,并为自己出身不与胡瑗同时,不能直接求教而饮恨不已。[1][p75-76]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现代应用物理《现代应用物理》
《现代应用物理》杂志,于201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491/O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物理量...
国学学刊《国学学刊》
《国学学刊》(季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学术类文摘刊物。本刊以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宗旨,以经史子集和新出国学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季刊,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
干燥技术与设备《干燥技术与设备》
《干燥技术与设备》为工业技术性期刊,是目前国内的干燥工程类技术刊物,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可读性强。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
世界竹藤通讯《世界竹藤通讯》
《世界竹藤通讯》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909/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竹滕保...
源流《源流》
《源流》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494/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综述、简报...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