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8】在精神层面上要求百姓无知无欲,完全听从统治者摆布,这是不可取的,但是,让老百姓填饱肚子、保持温饱状态、维持基本的生存,倡导社会稳定和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权的思想是可取的。营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道家社会发展观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重视道德教化。
《老子》强调道德教化,认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他要求对社会各阶层的人要分别对待:一般的老百姓应“无知无欲”,听统治者摆布;“圣人”则要具有高人一筹的道德水准:“……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29】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30】 “视我身同宇宙,视宇宙同我身,民吾胞也,物吾与也,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无物我之分,无亲仇之别,一视同人,而入于人我一体,物我同化之境界,亦即天人物我之大同境界。”
【31】提出“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32】“圣人处世,有教无类,有用无别,故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救之物;一善恶,同天人,无差等,无分别,则自大通而大同也。圣人之于天下,以无所为而为之,与无所不容而同之,为极博大而极高明,故虽善救而无救之之心与救之之迹;且有教无类,有救无弃,救尽天下万世苍生,而若无一人被我救者,此善救世之极者也。”
【33】认为人们应该慈悲待人,对道德修养差的人也要进行道德教化。在对不同的阶层的人进行了不同标准的道德规范以外,他提出了共同的道德行为准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4】要求人们以善和美作为道德规范的准则。这种理想的道德准则利于引导人心向上,有可取之处。
第五、适时调整治国治民的策略。
《老子》总的治国治民的对内对外方针是“无为而无不为”,使用的策略是“夫唯不争,是以天下莫能与之争”、“柔弱胜刚强”等。把“无为而无不为”运用的淋漓尽致,懂得适时变通。例如,他斥责战争,有时也赞成“以奇用兵”;他主张无为,不过“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熟敢?”
【35】这些就是该有为则应为,该刚毅则刚毅,“无为而无不为”。总之,《老子》懂得适时变通,适时调整治国治民的策略。违背常道是会受到惩罚的,顺应自然规律的“无为”则可无所不为。
三 道家发展观的现代价值 以上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详细论述了以老、庄为例的道家发展观的内容。道家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发现道家发展观的切实有用的理论精华并使之作用于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道家的自然发展观提倡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可以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尊重规律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并且要在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把握“顺其自然”的智慧,进而保持恬淡平和的心境。道家自然发展观还提出使万物自足其性,任性而为,不以贵贱、等差论之。这样的道家智慧要求我们以平等的视角,平和的超世俗的心态来看待世间万物,万物都在本性范围内发挥作用,没有贵贱等级之别,这样的观点有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少些世俗的评判多些客观理智的理解和宽容,不汲汲于名利,安然自得、泰然自若的生活。道家的社会发展观主张“人本”思想以及提倡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进而使百姓保持基本的生存权利的同时营造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局面。这些观点中提出了“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人民群众的民生状态以及道德教化,这在现代社会也是有着借鉴意义的。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样态和道德修养是应该被重视的。道家社会发展观还提出了适时调整治国治民的策略,这里渗透的“变通”的智慧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以“变通”的思维来适时调整治国治民的政策,才能以最大的限度、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效果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总之,道家发展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精华,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道德经》(诸子集成本)第二十五章
【2】萧天石.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197页
【3】同【1】第三十七章
【4】赵汀阳 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同【1】第十七章
【6】同【1】第七十七章
【7】萧天石.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474页
【8】同【1】第四十八章
【9】同【1】第五十九章
【10】同【1】第五十九章
【11】王弼《老子注》
【12】《庄子.齐物论》
【13】同【1】第八章
【14】同【1】六十六章
【15】《庄子.齐物论》
【16】成玄英:《庄子.在宥》疏
【17】同【1】第四十九章
【18】麦小舟.再生的老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237页
【19】同【1】第三十章
【20】同【1】第三十一章
【21】同【1】第三十章
【22】同【1】第三十一章
【23】同【1】第三十一章
【24】同【1】第六十一章
【25】同【1】第八十章
【26】同【1】第五十七章
【27】同【1】第三章
【28】萧天石 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87页
【29】同【1】第二十七章
【30】同【1】第四十九章
【31】萧天石 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208页
【32】同【1】第二十七章
【33】萧天石 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208页
【34】同【1】第二章
【35】同【1】第七十四章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