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陶渊明《形影神诗》研究述论
陶渊明《形影神诗》研究述论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邹旻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形影神诗》;释慧远;生死;声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三 关于《形影神诗》的内容与主旨

  《形影神诗》究竟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换而言之,对于其中的“形”、“影”、“神”三个

  虚拟的抒情者究竟该怎样理解?三者的关系如何?这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宋叶梦得以为“形累于养而欲饮,影役于名而求善”、“故神释之曰:……谓之神之自然耳”[23],把“形”与“养”、“影”与“名”、“神”与“自然”相对应。宋罗大经称“岂不以我故”的“我”是“神自谓也。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以此心之神也”[24],把“神”理解为“心之神”。陈寅恪先生称《神释》“之意谓形所代表之旧自然说与影所代表之名教说之两非,且互相冲突,不能合一,但己身别有发明之新自然说,实可以皈依,遂托于神之言……”[25]因为陈先生的“旧自然说”是强调养生的,“新自然说”则是强调自然的,所以陈先生的观点其实和叶梦得的观点没什么区别。龚斌先生和袁行霈先生则直截了当地指出“形”、“影”、“神”就是指人的形体、影子和精神[26],在“神”的理解上与罗大经相似。袁先生又指出“形”指代人求长生的愿望,代表道教的思想;“影”指代人求立善名的愿望,代表儒家的思想;“神”指代人的理智[27]。称“神”即是“理智”,恐怕与古人对于“心之神”的理解又颇有差异。

  在三者的关系问题上,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的意见。一种以为“形”、“影”、“神”三者有一个是主导,其余二者处于被批判的位置,这一种观点又可细分为以“影”为主导和以“神”为主导两种类型。以“影”为主导者,例如宋陈仁子称:“生必有死,惟立善可以有遗爱,人胡为不自竭于为善乎?”[28]明黄文焕《陶诗析义》、清马璞《陶诗本文》、方宗诚《陶诗真诠》等均持这种观点,然而这一观点似乎已经被当代学术界所抛弃。以“神”为主导者,例如宋叶梦得称:“形累于养而欲饮,影役于名而求善,皆惜生之弊也,故神释之曰……”[29]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清吴瞻泰《陶诗汇注》、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邓安生先生《陶渊明年谱》等均持这种观点。唯有逯钦立先生《形影神诗与东晋之佛道思想》以为“诗虽并言形影之苦,然所谓营营惜生者,实指此影而不指此形也”[30],这样的话被批判的对象就只剩了一个“影”。第二种意见以为“形”、“影”、“神”三者是一种平行但有层次之分的关系,例如王叔岷先生《陶渊明诗笺证稿》认为:“三诗分陈行乐、立善、顺化之旨,为陶公人生观三种境界。……陶公一生,虽亦多感慨忧虑,而性质自然,终能达顺化之境,所以为高也!此为陶公思想最成熟时之境界……”[31]台湾学者黄仲仑《陶渊明作品研究》也持这种观点。第三种意见以为“形”、“影”、“神”三者就是一种平行的关系,是陶渊明思想的“三个方面”,李华先生《陶渊明新论》、袁行霈先生《陶渊明研究》持这种观点。

  与上述不同的理解相对应,对于《形影神诗》的主旨也就有着立善说、自然说、人生三境界说、思想三方面说等不同的看法。唯有逯先生因为强调《形影神诗》与慧远的关系,所以对其主旨的分析也就重在其与佛教思想相对立的一面,可以称之为“反佛说”。同样,各家对于《形影神诗》的小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以为小序中的“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的这些人,是陶渊明要批判的对象,陶渊明自己则不在此列,从宋叶梦得开始,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这一观点。另一种则以为,“惜生”者包括陶渊明自己在内,陶渊明所批评的弊病其实也就是他自己的问题,这一观点以李华先生《陶渊明〈形影神〉诗探微》一文为代表。但他仅以小序最后“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一句话,推断说《形影神诗》“所说似乎又包括自己,不象是单纯教导世人口气”[32],并没有展开加以论述。事实上,还有一些证据可以说明“斯甚惑焉”的这些人,正包括陶渊明自己,甚至可以说主要就是陶渊明自己。证明了这一点,也就可以证明“形”、“影”、“神”三者是一种平行关系的观点,同时还可以说明《形影神诗》与批判佛教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个证据,是《神释》中所写的“甚念伤吾生”。这一句以上是在质疑饮酒和立善,以下则提出了委运任化,这里的“吾”,完全可以理解为陶渊明自身。如果陶渊明只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批评“营营惜生”者的饮酒和立善,那么他完全没有必要去“甚念”,以至于到了“伤生”的程度。所以,所谓“营营惜生”者的饮酒和立善,也正是陶渊明自己所面临的问题:饮酒固然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但是无助于长寿;立善固然会有遗爱,但是又面临“身没名亦尽”的痛苦。陶渊明之所以写这首诗,最大的动机莫过于此,即对于生死、声名,尤其是身后之名的思考。他要解决的问题正是极度困扰他自己的问题。

  第二个证据是,在陶渊明的全部作品中,可以发现,他思索最多的也正是生死与身后之名这两个问题。例如其《荣木诗》写道: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寄,顦顇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游斜川诗》序言写道:“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其诗写道:

  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还旧居诗》写道:

  长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已酉岁九月九日诗》写道: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咏今朝。

  《拟挽歌辞》写道: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以上是陶渊明对于生死问题的思索,这样的例子在陶渊明的作品里还能找到许多。“有生必有死”,这早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已经很明白了,那个时代的诗人多是用纵情声色的方法来应对的。在陶渊明的诗歌里,也可以找到这种应对方法,“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千载非所知,聊以咏今朝”,都不过是古诗《生年不满百》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延续。“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与古诗《驱车上东门》中所写的“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也极其相似。所以陶渊明对于生死问题的思索,也自有他的时代的背景。对于身后之名,陶渊明同样考虑得很多。例如其《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写道: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电信业《中国电信业》
《中国电信业》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524/T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管局动态...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师大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
数字图书馆论坛《数字图书馆论坛》
《数字图书馆论坛》杂志,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59/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快...
水族世界《水族世界》
《水族世界》创刊伊始,其引领业内宣传潮流的特点和前卫、新颖、商业化的风格,将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其涉及业界信息、商贸往来、名企名品、水族风情游、养殖...
现代教育管理《现代教育管理》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570/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育督...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文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文告》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文告》(半月刊)创刊于2001年,是中国政府负责管理国防科技工业的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领域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