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4.2 钙盐/镁盐: 针对L-OHP对神经元离子通道的改变作用,尝试用 Na+通道阻滞剂和钙剂减轻L-OHP神经毒性反应,Ca2+能改变电压依赖性Na+通道的特性,增加细胞内Ca2+的浓度,影响细胞膜的超极化,促进Na+通道的关闭,在L-OHP治疗前和治疗后给予患者钙镁合剂可以大幅度减少L-OHP引起的急性神经毒性[11、12]。
3.4.3还原型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人体内一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残基组成在体内起活化代谢还原系统、解毒等作用,并参与体内多种生化代谢反应。Cascinu 等[13]研究发现,在应用L-OHP前给予谷 胱甘肽1500mg/m2静脉滴注,当其D达 800mg/m2以上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毒性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但2组的肿瘤治疗效果无差别,且临床观察证实谷胱甘肽本身无特殊毒性。
3.4.4α-硫辛酸: 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有益,曾用于治疗15例使用L-OHP后出现神经毒性的患者,在中位反应时间为4周时,其中8名患者的神经毒性症状至少改善Ⅰ度以上[14]。
3.4.5三磷酸胞苷: 核苷酸类药物,通过参与神经细胞内磷脂和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可调节神经细胞生物膜性结构的合成和改建,支持神经细胞活性、促进神经突起的再生长,提高细胞抗损伤的能力。
3.4.6 阿米福汀: 阿米福汀是细胞保护剂,多应用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的治疗中,Gedlicka等对15例因OXA治疗引起神经毒性的患者,给予阿米福丁600mg每周静脉滴注,连续3~5周,随后600mg,每天3次,口服,直至患者的神经毒性症状改善(口服给药≤6个月),其中8例神经毒性症状至少改善Ⅰ度以上,中位起效时间为4周。研究发现其可用于预防顺铂引起的神经毒性,也可被用于预防L-OHP引起的神经毒性[14]。
4 中医药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认识和治疗
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痹症·血痹”范畴。关于痹症的记载,《素闻·痹论》论曰:“痹在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伸不利,在于肉则不仁”。血痹病目前较为认可的病机是气血不足,感受外邪,血行不畅[15]。如《内经·痹论》所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素问·风论篇》曰:“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内经·五脏生成》曰:“血凝于肤者,为痹。”关于病机及治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提出“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者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濯,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沈金鳌《杂并源流犀烛》认为“麻,气虚是本,风痰是标;木,死血凝滞于内,而外挟风寒,阳气虚败,不能运动。”恶性肿瘤始于癌毒内生,虚、痰、瘀、是其根本病机。《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于化疗的患者尤其如此,肿瘤化疗,损伤正气,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故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痛痒不觉,运动障碍。诚如王清任所云:“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瘀”(《医林改错》)。目前中医药治疗也主要以活血通络为治法。
4.1 中医内治法
4.1.1汤剂 代志毅[16]用黄芪加四君子汤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30例,观察发现在治疗6周后对照组(单纯化疗)神经毒性发生率为50%,且有1例患者出现功能障碍,治疗组(化疗+中药)神经毒性发生率为18.5%,无1例出现功能障碍,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阎丽珠等[17]认为本病基本病机是由于化疗药物乃大毒之品,伤及人之阳气,造成元阳亏损,温煦不足,推动无力,而致瘀血阻络。故以益气温阳活血法加减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周围毒性,结果治疗组22例,痊愈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 36%,对照组20例,痊愈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 00%。文汉英等[18]等将30例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及治疗组(化疗加中药内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加味,观察发现对照组神经毒性发生率70.3%,治疗组神经毒性40. 0%,有统计学意义(P<0.05)。
4.1.1注射剂 刘展华等[19]静脉滴注川芎嗪预防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反应观察14例患者,化疗后出现的神经毒性反应为28%,且都为Ⅰ级,与报道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90.5%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卢明东等[20]将使用奥沙利铂化疗的206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化疗加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10%GS 250mL化疗前30min静滴;B组:化疗加维生素B6 0.2g加入10%GS 250mL中于奥沙利铂前30min滴注;C组:联用参附和维生素B6,剂量及用法分别同A、 B组。每例病人均接受4个或以上周期联合化疗。观察发现C组防治方法分别与A组、B组比较,患者神经毒性总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9. 1%、 60.9%、 58. 8%, P<0. 05)。
4.2 中医外治法
4.2.1中药熏洗 王玉霞等[21]将66例使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加中药外洗)3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36例。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中药外洗观察4个化疗周期后两组患者的慢性神经毒性的发生、持续时间及程度。结果治疗组末梢神经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王春妹等[22]将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90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只接受化疗,B组接受温经通络方熏洗+化疗。(熏洗1次,d1,量为1500ml),时间为30min/次,部位为四肢肢端),2个疗程后熏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单纯化疗组。
4.2.2穴位敷贴 卢午儿等[23]将80例使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化疗同时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穴位为八邪、阳池、阳溪、阳谷、中渚、商丘、丘墟、太冲、足三里、阳陵泉、足临泣;对照组40例,化疗同时采用热水袋暖手。结果显示,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总发生率治疗组为62.5%,对照组为87.5%。
4.2.3针灸 田艳萍[24]将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分为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温针灸组采用针灸加艾灸治疗,穴位选取合谷、阳溪、外关、手三里、曲池、太冲、足三里、阳陵泉、气海、丰隆,双侧取穴。对照组使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结果显示,应用温针灸治疗由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具有较好的效果。崔德利[25]也在临床中观察31例应用奥沙利铂的患者,温针灸曲池、外关、后溪、合谷、中渚、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悬钟、照海等穴,可以减轻防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
5展望
神经毒性作为奥沙利铂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奥沙利铂的临床应用,并且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于OXA引起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慢性累积型神经毒性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次,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尚不统一,疼痛、麻木等症状属主观感觉,无客观的量化指标。另外,多数研究缺乏长期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可靠性不足。今后,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机制研究将为治疗指明方向,若能发现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或改善措施,必将使药物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得以提高,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不再受到神经毒性的限制,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