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病人安全”的理念和知识现状,分析实习护生发生护理纠纷和护理异常事的原因,为临床带教的安全开展及医学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护理学专业实习大学生(A组)、规范化培训临聘护士(B组)以及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临床护士(C组)各200名,采用问卷式自愿性调查了解他们对“病人安全”认知现状,分析护理异常和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结果 99.2%的受访者不了解“病人安全事件”的定义和潜在因素同时又认为“病人安全”是首要的;94.2%的受访者不知道何为有效“病人安全事件”报告系统特征;86.33%的受访者认为“病人安全事件”不可避免以及75%-89.2%的受访者未清楚WHO、国家和本地医院管理部门每年公布的“病人安全”事件数目。此外C组对“病人安全事件”报告系统的认可程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体医护人员对“病人安全”认知现状堪忧,应加强相关培训。此外相对于C组的冷漠以对,A组和B组学生更愿意去揭示和追究“病人安全事件”,提示学校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现实的落差,应对目前高等医学教育进行相关改革。
【关键词】实习护生 病人安全 临床带教 教育改革 调查分析
“病人安全”是指在诊疗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受到伤害[1]。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其指导思想是见微知著、防患未然。旨在降低医疗护理过程中潜在不合理的设计、操作及其行为所致伤害,其实质上是病人与以医务人员为外在表现的整个医院系统或社区体系之间各种矛盾,绝非仅仅局限于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冲突,它不仅与疾病、病人自身及其所接受的医疗行为有关,还与病人所处身的医院或社区管理等的体制性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它不等同于“医疗安全”、更不等同于“医疗差错”,后者仅局限为我们当前的医学知识下可知可防的不良事件 ,“病人安全”作为涵盖“医疗安全”的社会学概念更凸显“病人”在 “生物—心理—社会” 现代医学模式中的主体地位和更强调“病人安全”就是“医疗安全”的核心和目的[2, 3]。随着近年来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水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患者这种期望与现实服务所获差距较大,导致医患矛盾日烈,其中“病人安全”事件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凸显出其不容忽视的严峻性[4, 5]。可目前高等护理专业医学教育和训练体系对这方面重视似显不足[6-8],为此本课题组选取接受完学校教育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式自愿性调查形式了解他们对于“病人安全”的认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将来医学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5届、2016届护理实习生、规范化规范化培训临聘护士、3年以上工作经历临床护士各200名作为本次调查问卷对象,并进一步分为A组、B组和C组,以Kruskal-Wallis H 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他们答案的异同。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A组收回192份其中182份有效,有效率91%;B组收回190份其中186份有效,有效率93%;C组收回194份其中190份有效,有效率95%。排除标准:①因任何原因未完成实习学生;②未能完成两次调查或不愿参与调查的实习学生。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本次研究对象进行自愿性调查,调查问卷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性别、职务、学历、职称、组别(A组、B组、C组)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实习护生对“病人安全”的理念和知识现状,主要包含1.学生对“病人安全”概念性的认识,其中包含①医学上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②医护人员所认为“最好的治疗”与日常实际所提供者是有差距的;③有能力的医护人员是不会产生使病人受伤害的医疗差错;④大多数差错是医护人员无法避免的;⑤如果我发现一个医疗差错,我会选择沉默;⑥如果差错没有对病人伤害,也没必要去追究它;⑦只有医护人员才能确定医疗差错的原因;⑧报告系统无助于减少未来的差错和不良事件;⑨在差错发生后,有效的对策是更加努力和更加小心地工作;⑩医护人员不应容忍治疗病人时不确定性因素;⑪医学文化知识有助于建设性地处理医疗差错;2.学生对“病人安全”知讯的认识,其中包含①您对医院管理部门所统计的每年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数目;②您对国际组织每年所报导的可预防性不良事件数目,例如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报告:人人都会犯错;③您对所在医院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百分率;④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特征;⑤潜在因素的定义;⑥您充分地领会了“医疗安全”的知识;3.学生对“病人安全”改进方面的态度,其中包含①医护人员日常应安排部分工作时间去增加对病人的关怀;②“医疗安全”是重要的;③在医学院的课程中应利用适当时间去学习如何提高病人安全;④你愿意进一步学习关于医疗安全的课程;⑤支持和帮助同行如何设法应对和避免医疗差错;⑥分析个案并找到出错的原因;⑦向患者揭示出医疗差错;⑧向同行揭示医疗差错。
1.2.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形式进行,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研究对象自填调查表后由调查员回收调查表。调查表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下进行设计,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并且调查表经由相关专家讨论制定;调查过程中,调查员须向研究对象详细说明问卷目的,让其在充分理解问卷的基础上进行问卷填写,采用双录入法对数据进行录入,利用计算机频数分布和逻辑检错进行查错处理,若发现不一致时立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查阅。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行Kruskal-Wallis H 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强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以及同意和强烈同意共5项指标来描述被调查者的认知水平。 结果 2.1概念性认识方面
13.67%的受访者认为“病人安全事件”不可避免;12.95%的受访者同意“有能力的医务人员是不会出错的”;大多数学生反对“大多数差错是与医疗工作者无关的”、与“病人安全事件”的管理有关等观点;18.71%同意没必要去调查尚未造成病人伤害的差错,55.4%反对不公布“病人安全事件”的做法,66.91%学生不赞成“医疗报告系统无助于减少未来差错”的观点,60.43%反对只有医疗工作者才能确定“病人安全”事件成因;47.48%反对医生不能容忍治疗病人时不确定因素;82.01%认为“防范差错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更加认真和细心工作”, 78.42%认为医学人文建设有助于处理”病人安全事件”,数据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