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对于项目导向型企业来说,项目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化经营。在新的经济背景下,项目的日益增多给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企业的项目组合价值最大化即项目组合管理是重要突破口。本文先介绍了项目组合管理的定义、特点以及现实意义,然后着重阐述了项目组合管理的流程研究,从而为企业的项目组合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不断实践、改进、实践的循环过程达到真正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型企业;现代项目管理;项目组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对于项目型企业来说,项目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化经
营。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身日益发展的规模要求迫使传统的项目管理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现代项目管理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企业管理模式,它将是未来项目型企业进行项目管理的趋势。
随着项目型企业的不断发展,面临的项目愈来愈多,但企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企业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实施所有的项目,因此用最合理的资源实施一个项目组合产生最大的价值是最令人满意的解。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分支——项目组合管理为求解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2.项目组合管理的定义、特点及实践意义
2.1 项目组合管理的定义
关于项目组合管理的定义纷繁各异。国外有:①PMI;项目组合管理是指在可利用的资源和组织战略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多个项目或项目群投资的选择和支持。②项目管理大师Bob Buttirick认为项目组合管理是科学和艺术地把项目管理知识、技巧、工具和方法运用到多项目管理中去,以达到或超过组织投资战略的需要和期望。国内有:③蔚林巍认为项目组合管理的重点主要是项目的组合,而非项目(单一项目或大项目)管理。④ 王井祥认为项目组合管理是对企业所拥有的项目组合,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约束条件下,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项目确定、评价、选择和管理的动态决策过程
[1]。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项目组合管理是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和拥有的资源能力对共用资源池的项目组合进行一系列动态管理过程,以实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项目组合管理的特点
项目组合管理具有以下特点:①动态性。在整个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依据企业的战略和资源能力动态地对项目组合做出调整,以达到最优状态。②层次性。项目组合管理包括:单个项目、部分项目集、整个项目组合三个层次的目标实现。③独特性。项目的一次性构成项目组合管理的独特性。④全程性。项目组合管理是一个系统。它经历从最初的项目组合准备、选择至最后的项目结束的全过程管理。
2.3 项目组合管理的实践意义
项目组合管理的意义:①降低项目型企业的经营风险。项目组合管理能确保各个项目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资源能力紧密相连,做到使项目既不超负荷使用资源,也不偏离战略目标,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②大大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传统的项目管理主要关注单个项目的目标实现,而项目组合管理不仅关注单个项目的目标,而且注重整个项目组合的目标实现,其管理复杂程度远高于单个项目管理,因此可以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组合管理采用一定的系统模型选择项目组合,组合中有当期经济效益很好的项目作为支撑,又有可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项目作为保证,兼顾企业发展的短期和长远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项目组合管理的流程研究
项目组合管理是一个持续进行、循环反复的管理过程。它始于项目组合准备、项目组合决策及调整、项目组合实施至项目组合后评价。具体项目组合管理流程如图1。

3.1 项目组合准备阶段
该阶段是全期准备阶段,包括四部分内容:(1)确定企业战略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兼顾短期与长期利益,制定系统的战略目标。SWOT是常用的分析工具,通过对企业外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内部优势(S)与劣势(W)的综合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使企业自身的条件与所处环境相适应,制定企业特色的战略目标
[2]。(2)评估企业的资源能力。企业资源主要有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其他因素,企业的资源能力包括获得资源、利用资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资源的约束性决定企业不能无限制支配资源,只有充分评估企业的资源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3)获取详细的项目清单。尽可能详细地获取待分析项目的各方面数据:目标效益、成本、要求、顾客、资源需求量。同时还要搜集与之相类似的历史项目的综合数据。(4)选用项目组合的方法技术。根据项目的详细数据,选用项目组合的指标、模型及其他因素进行项目组合的方法技术。
3.2 项目组合评价阶段。
准备阶段工作结束后,进入项目组合评价阶段。此阶段工作内容如下:(1)项目预筛选。待分析项目过多时,可先进行预筛选。初步筛选哪些项目:①不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②与关键项目没有关联③经济效益太低④风险太高。通过预筛选可以大大评价成本。(2)项目评价。采用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对项目进行评价
[3]。假设项目型企业有P1,P2,…,Pn,n个项目。根据系统性、全面性、相对独立性、可行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准则,设定项目整体评价的指标如下表:
目标层 |
准则层 |
二级指标 |
项目综合评价 |
项目对企业的经济回报(X1) |
财务收益(X11) |
提高企业生产力(X12) |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X13) |
增加市场份额(X14) |
项目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X2) |
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X21) |
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X22) |
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X23) |
顾客的满意度(X24) |
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X25) |
项目成功的可能性(X3) |
市场的需求与成熟度(X31) |
技术复杂性(X32) |
资金的充裕程度(X33) |
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X34) |
法律制度与环境(X35) |
其他(X4) |
项目的紧急程度(X41) |
履行社会责任(X42) |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