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祁东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向二水平(-850m)深部延伸,为了控制高地应力对大巷掘进施工的稳定性与维护产生的影响,本文应用ARMA模型对大巷掘进动态收敛取前n天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对后数据进行预报,结果表明预测曲线和实测曲线偏差很小,预测值与实测值也很接近,同时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深部矿井,动态收敛,预测模型,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U45
1 前 言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扩大向深部水平延伸开采,矿井深部大巷掘进动态收敛问题开始引起矿山领域广泛关注。巷道动态收敛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非平稳随机过程,动态收敛过程是通过各个时间段产生的位移和应力的实测连续数据,产生变化趋势,通过某种模型来预测巷道后期的变形情况。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深部矿井大巷掘进所观测到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随时间变化而相互关联的收敛数据序列进行分析,找出反映被观察对象内部隐含的,随时间变化的木质规律,从而提取时间序列中的特征信急,对数据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或预报[1]。
2 模型概述
2.1 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
时间序列的参数模型最常用的是ARMA模型(包括两种特殊情况:AR和MA模型)。它实质上是时间序列的差分模型。对于一元平稳正态零均值的时间序列,其ARMA(n,m)模型的算子形式为[1]
(1)
式中:;为n阶自回归多项式(满足平稳性条件);为m阶滑动平均多项式(满足可逆性条件)。
显然,时间序列的差分模型ARMA(n,m)和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方法完全相似。只要把和,分别当成系统的输人和输出,则即为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根据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不仅可以求出系统的动态特性,还可计算出该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
其中AR(p)模型如下:
(2)
上式中:为平稳化后的测定值,为参数,是白噪声,p为阶数。
2.2 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
模型识别就是要确定阶数p的值,使时序模型能充分描述动态收敛的特征规律,而参数估计是确定,可采用最小二乘法原则建立自回归(AR)模型[2]。对于一个具有n个数据点的P阶AR模型。
令:
(3)
对于一个估计的,要求残差平方和最小,即
(4)
由此可求的参数的用最小二乘估计为
(5)
2.3 模型实用性检验
从理论上来说,模型成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为白噪声。因此,模型适用性的最根本的检验准则是检验模型残差,是否为白噪声。另外,对于模型阶数来说,阶数太低不能准确反映动态收敛特征;阶数过高,则计算量大、建模过程复杂。因此,对于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应进行适用性检验,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综合考虑,建立适合的时序模型.进行模型适用性检验的方法很多,较为常用的是赤池信息准则(A 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准则)[3]。它适合于自回归(A R),滑动平均(MA)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 RMA)模型的检验。对于n个数据点的P阶AR模型,定义准则函数为
(6)
式中:残差方差,。显然,是模型阶次p的函数,当P增大时,减小,减小,而后一项2p增大。因此,综合考虑模型阶次和残差这两个因素,取值最小时的模型阶次P为适用模型阶次。
3 计算实例分析与对比
根据上述时间序列分析,以祁东煤矿二水平大巷围岩动态收敛数据为例进行建模分析。依据上述模型计算得到,并且令:AY(1)=EE,残差均值;AY(2)=,残差方差;AY(3)=AY(2+LP),LP个预报值;AY(3+LP)= AY(2+LP+N),主残差。由于ARMA(p,q)序列的参数估计为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计算量和计算过程很复杂,本程序对其阶数上限限定为,超过此限的用的是高阶AR(p)序列拟合。对巷道围岩内位移观测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⑴ 巷道围岩内动态位移计算
巷道围岩内位移共分析了4个测点,其中距巷道拱顶最近测点的计算结果如下:
巷道围岩内位移量测记录共96个,其多项式回归结果如式(7)所示,相关系数为R2=0.97,估计标准差为0.13mm,回归曲线如图1所示。
(7)
式中:为拟合时间序列,t为时间。
经平稳性检验,式(7)多项式回归结果满足要求,即为趋势项。经程序分析可得出残差的时间序列为AR(3)序列,如式(9)所示。巷道围岩内位移的叠合模型为式(8),其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8)
(9)
式中:为残差时间序列,为组合模型时间序列,。
图1 巷道围岩位移量测数据及5次多项式回归和叠合模型图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巷道围岩内位移的时间序列符合AR(3)模型,趋势项用5次多项式拟合可满足精度要求。
⑵ 模型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计算得出了巷道预测函数,本文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断面来对比。结果如下:
现取前93天的数据对后3天进行预报,预报结果见1表所示
通过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运用了时间序列模型对上述断面的预测。其结果反映了预测值与实测值,在前阶段差异较大,在后阶段数值很接近。其原因在于,巷道前期开挖巷道围岩应力释放还未完全,在后期巷道动态变形趋于稳定。因此,前期观测值跳动较大,后期观测值跳动小。
表1 巷道围岩位移预报值
名称
94天
95天
96天
实测值(mm)
1.205
1.202
1.207
预报值(mm)
1.172
1.171
1.168
预报误差(mm)
-0.033
-0.031
-0.039
4 时间序列分析处理
由于任意的ARMA模型总可以在一定精度要求下以适当的高阶AR模型来逼近它[4],即随机部分可以用AR模型按照额值为1递增进行拟合(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模型参数),直至残差为白噪声,如果模型阶数不高,则认为适用模型为AR模型,如果阶数太高,则改用ARMA模型。考虑到现场的实际需要,采用AR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建模分析处理,计算简单,易于满足现场实时性要求[5],下面以上述巷道断面为例得到预测效果精度。
(1)这里使用上侧分位数,显著性水平取为0.05;参数估计和F检验,得出表明AR(3)表明系统是稳定的,参数估计是适合的,时序预测效果如前面所示。
(2)AR(3)模型残差自相关检验,残差自相关的Bartlett范围()见图2所示和拟合不足的一揽子检验:
因此,认为AR(3)模型是合适的。
图2 残差自相关图
5 结语
⑴ 通过与矿井实测做出了对比分析,得到预测结果与实际符合很好,同时也证明了该动态时间序列模型,用来预测巷道变形得到很好的结果。
⑵ 通过前面预测结果看出,在前阶段差异较大,在后阶段数值很接近。其原因在于,巷道前期开挖巷道围岩应力释放还未完全,在后期巷道动态变形趋于稳定。因此,前期观测值跳动较大,后期观测值跳动小。